前言
在經濟以令世界震驚的方式高速發展的同時,富裕起來的國人反倒開始有了一種隱隱的不安和彷徨,我們所期待的快樂為什麼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自動降臨?當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更鼓的錢包伴隨我們揮灑的汗水漸漸從夢想走進現實時,我們怎麼反倒丟了快樂?焦慮、抑鬱、挫敗感、失控感、不安全感,已經不再是心理書籍上的名詞,它們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
對快樂的迷惘讓整個社會都開始再次反思那個兒歌裏就唱到的問題:你快樂嗎?所幸,這樣的追尋並非無可借鑒,《哈佛大學推薦的20個快樂的習慣》一書就是哈佛大學的資深快樂研究者對這一問題所做的獨到思考與回應。
那麼,快樂到底是什麼?它從何而來,與富足又有著怎樣的關係?
其實,關於快樂的討論,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就開始關注快樂這一概念,關於快樂最早的定義,或許來自亞里斯多德,他認為:“快樂就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東西。”
經歷時事的變遷,時代的更替,快樂的本質或許沒有變,然而人們對快樂這一概念的討論卻變換出不同的面貌和身影。19世紀末,經濟學家馬歇爾將快樂與物質需求的滿足相聯繫,從此以後,在經濟學中,“快樂”這一概念便逐步被“效用”所代替。快樂一度被等同於需求的滿足和福利的增加,等同於人們佔有多少商品,擁有多少財富。
然而,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經過調查和研究認為,當住房和食物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額外的財富對增加快樂感的作用可謂微乎其微。統計資料顯示,在過去30年裏,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然而認為自己“非常快樂”的美國人口比例卻下降了約5%,或者說減少了大概1400萬人,同時,人群中患有臨床抑鬱症的人數較之從前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如此看來,財富根本無助於快樂感的產生,在很多情況下,它甚至起著相反的作用。
為此,哈佛大學開設了諸如“積極心理學”之類的快樂幸福課程,很快這些能“改變每個人的人生”的快樂課程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成為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聽課人數甚至超過了王牌課程“經濟學導論”,其授課教授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講師”和“人生導師”。
懷著願每一位朋友都能儘早尋到快樂密碼的美好期望,我們精心收集整理並進行編寫了這本《哈佛大學推薦的20個快樂的習慣》。
本書全面總結了哈佛關於快樂的授課精華,將獲得快樂的方法和哈佛大學關於快樂的科學研究成果完美地結合起來。全書娓娓道來,直達心靈,享受之餘讓您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反思自我,品味生活,實現快樂。希望本書能為焦慮、壓抑的人,在未來的日子裏獲得真正的快樂。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