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拇】第86集-不论什么理由,失去自我都是迷惑

【骈拇】第86集-不论什么理由,失去自我都是迷惑

00:00
10:5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不论什麽理由,失去自我都是迷惑。


我们要介绍《庄子‧骈拇》篇的第三章,我们说过〈骈拇〉篇整个是一篇论文,叙述非常丰富的内容,前面两章最后面提到:如果提倡仁义的话,会让天下人感到迷惑。现在到第三章了,跟底下的第四章要说什么呢,我们先简单说一下,先把原文的材料做个介绍,第三章分两段来看会比较清楚。


首先,庄子说。

“小的迷惑使人改变方向,大的迷惑使人改变本性。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自从虞舜标举仁义来带动天下,天下的人无不为了仁义而拼命奔走,这不是用仁义来改变人们的本性吗?所以现在要试作申论。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的人无不为了外物而改变本性。小人为了利益而牺牲生命,士人为了名誉而牺牲生命,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生命,圣人为了天下而牺牲生命。这几种人,所做的事情不同,获得的名声也有别,但是他们在损伤本性、牺牲生命方面,却是一样的。”


他把小人、读书人、大夫跟圣人并列,圣人在内。庄子后面会一再的严厉批判圣人,因为现在开始,圣人经常代表儒家跟墨家在人间推广的一种完美的人格典型,就是:他是统治者,他不一定要悟道。


庄子继续这样说。

“男仆与小孩结伴去牧羊,结果两个人的羊都走失了。问男仆在做什么?他说是手持竹简在读书;问小孩在做什么?他说是掷骰子在玩游戏。这两个人,所做的事情不同,但是失去羊却是一样的。伯夷为了名而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利而死在东陵山上;这两个人,赴死的理由不同,但是残害生命、损伤本性却是一样的。何必要认为伯夷是对的而盗跖是错的呢?天下的人都在牺牲生命啊!


牺牲是为了仁义,就被世俗称为君子;牺牲是为了财物,就被世俗称为小人。他们牺牲生命是一样的,却有的被称为君子,有的被称为小人。如果就残害生命损伤本性来看,则盗跖也和伯夷一样,又如何在他们之间区分君子与小人呢!”


这样的言论越来越激烈了,为什么很多学者念到《庄子》的外篇,就念不下去,觉得这样讲太过分了。伯夷是善的,盗跖大强盗是恶的,这还有什么好说呢?两个人都牺牲了生命,一个为仁义,一个为财物,为什么把前面的称为君子,后面的称为小人?都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牺牲生命,从这边就知道,道家跟儒家确实不一样。


从儒家来说:他行仁义,是因为肯定人真诚,具有力量由内而发,让自己去行仁义,这是儒家的立场,也是一套完整的说法。如果只看表面的话,什么都不要分,反正从永恒来看、从无穷来看,所有的一切最后通通结束了!这一下就看到消极的、负面的,跟庄子所要强调的积极的、逍遥的、潇洒的一面背道而驰。


为什么道家思想有它的危险性,因为它可能被别人做各种解释。它讲的话有没有道理?你刚刚听我前面念:「男仆跟小孩,羊都走失了。男仆在读书,小孩在玩游戏。」但是羊走失这个事实是一样的,它所要强调的是:残害生命、损伤本性都是不好的。


这一来,人什么都不要做吗?为什么念到外篇的时候要提高警觉,要知道里面很多话有它的道理。如果说太年轻了就念到这些,很可能到最后认为人间的一切通通一样,没什么好计较的。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学道家对于所谓的善跟恶,不要太去区分。它要强调的是真实,真实可以到审美,并不是说善、恶通通不要。


庄子的思想一定要常常记得“外化而内不化”。我只要活在人的世界上,外在跟别人来往,别人这样行善做该做的事,该孝顺就孝顺。《庄子》里面后来就发现很多人间的规矩,在庄子的笔下非常的生动活泼,并且跟他的基本思想没有矛盾。外化嘛!我尊重世俗的发展,但重要的是“内不化”,如果忽略了“内不化”只有“外化”,那就麻烦了,就变成真的是忘了自己的本性怎么一回事了。所以念到《庄子》外篇要提高警觉,你继续念下去,同样的有很多话让人担心的。


再接着到了〈骈拇〉篇的第四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我一直强调〈骈拇〉篇整篇四章是一个完整的论述。庄子继续说。


“再说,把仁义当成本性的目标,即使像曾参、史鰌那样杰出,也不是我所谓的善;把五味当成本性的目标,即使像俞儿那样杰出,也不是我所谓的善;把五声当成本性的目标,即使像师旷那样杰出,也不是我所谓的聪;把五色当成本性的目标,即使像离朱那样杰出,也不是我所谓的明。


我所谓的善,不是指仁义,只是善待自己所得的一切而已;我所谓的善,不是一般所说的仁义,只是随顺性命的真实而已;我所谓的聪,不是要能听见别人,只是要听见自己而已;我所谓的明,不是要能看清别人,只是要看清自己而已。


看清别人而看不清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得不到自己的肯定,这是让别人有所得而不能让自己有所得,让别人得到安适而不能让自己得到安适。让别人得到安适而不能让自己得到安适,那么即使盗跖与伯夷的作为有别,也同样是邪恶不正的。我面对道与德而自觉惭愧,所以往上说,不敢奉行仁义的操守,往下说,不敢从事邪恶的行为。”


在这里就看得很清楚了,它也界定什么叫善,道家所谓的善是什么?

一、它不是指仁义,而是指善待自己所得的一切而已;我生下来从道所获得的本性跟禀赋是什么,我善待它。在这里我们再强调一次:我善待我自己的本性就是我要保存它。但是保存就是要修练,修练就是要回归,而不是向外往而不返。同时,它所谓的善是什么?是随顺性命的真实而已。


什么是性命的真实?你生下来有什么就珍惜它,不要刻意去追求特别的耳聪目明,至于说行仁义受别人称赞,也同样在不考虑之列。所以这边特别强调不要让别人有所得,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所得,不要只让别人安适,而是要让自己得到安适,叫做“自得其得,自适其适”。这就是庄子很漂亮的话。


譬如说,你奉行仁义礼乐,跟你相处的人都觉得很开心,但你自己压力很大,结果弄错了怎么办?你可以照样做仁义礼乐,但首先你要自己很开心由内而发,可以自得其得,自适其适。这样才是正确的途径!要不然盗跖跟伯夷,说实在,盗跖也提心吊胆,因为他是大强盗;伯夷也不开心,因为他有高尚的道德原则,到最后这两个人都为了某种目标,或是外在的财物或是人间的名声而牺牲了。


庄子在这里从外篇开始,评论许多古代的正派的人物,他都不看你用心怎么样,只看你结果怎么样,如果说你很孝顺,结果不好,庄子就认为说,你大概缺乏智慧吧;你是个忠臣下场悲惨,你恐怕也缺乏智慧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先守住自己的本性跟禀赋,所以特别强调什么?我面对道与德而自觉惭愧。


注意这句话“面对道与德而自觉惭愧”,不是说你要行仁义,不是的!跟那个无关,更不是说你要去做坏事。道是根源,万物的来源跟归宿;德就是人从道所获得的本性跟禀赋。所以你学庄子,牢牢记得“道”跟“德”这两个基本观念,不要把它跟其他的善的行为、仁义混同,这就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掌握这一点的话,其他的问题就小多了。

下一集就要进入到《庄子》的第九篇〈马蹄〉篇。


主题是:伯乐培养千里马,代价太高了。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君悦读

    道是根源,万物的来源跟归宿。德是人从道所获得的本性和禀赋。

  • 自适其适

    老师这一节课讲得最辛苦,感觉骈拇把老师以前反复说的人性向善推倒重来。庄子认为仁义道德契约信仰行善利他都是骈拇歧指,胶漆绳索。为財为货为名为利为天下,万物归一,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没有差别。守住本性禀赋野鸭腿短仙鹤腿长不忧愁。利他才可能利己,信仰是精神鸦片,无所谓君子小人,不向外往而不返。不远复,走失归来,迷途知返,元吉。

  • 听友376468418

    在庄子看来,古往今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如果是为外在的“名利”与“仁义”奔走都是迷惑,最终都是戕害生命,损伤本性,实质都一样那就不符合“道”了。

    听友376468418 回复 @听友376468418: 庄子强调他所说的“善”,不是一般世人所认为的“仁义”,只是随顺自己性命的真实而已。要做到“自得其得,自适其适”。

  • J之大盗

    •德与孽是相连的,如不知机妄做,虽然做德而不免作孽了,道不明白,担任大事办不好也是造孽。人的罪都是造的,有的时候是争来的罪,有的时候是捡来的罪。 关公是志、意、心、身都成了,而身杀人太多,终不免有杀身之祸。所以志成得志界报,意成得意界报,身成得身界报,伯夷死后成圣贤,盗跖死后下地狱,活法不一样,死法怎会一样? •得道的诀窍就是志、意、心、身。 得道的要决就是去习性化禀性。 了解自己,修炼自己,成就自己。谢谢老师

  • 得道之旅

    你要善待自己所得的一切。打深一层,比如说你的朋友,你要善待,善待朋友就要按照人间的通常做法,要互相帮助,互相成就。这就是外化而内不化。在打深一层,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整体,我们如果不善待周围的人与物,那最终损害的就是道,那就是损害我们自己。

  • 迷疑lele

    “善就是善待自己的所得”,这句话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人在某个时期因为欲望,因为比较之心,而迷失自己,走进误区,最后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回头看清了自己的误区,更加接受自己不得已的现状,也就慢慢学会了顺其自然的。善待自己的所得,也就学会了不比较的生活,量力而行的生活,也就学会了正确生活,不刻意的生活,认真的生活,不拧巴的生活。找到自己适合怎么样的生活,慢慢走向自洽。还是感谢傅老师的讲解,每天必听一集,时刻自省的良药。

  • 阿白聪明豆

    生下來有什麼就珍惜它,所以不要再被白幼瘦定義美,你本來就很美!

  • 容容读故事

    高级

  • 听友376468418

    庄子与亚里士多德是同一时代的人,亚氏比庄子大15岁,他们俩的观点有类似之处,都是以理性来思考“上帝”、“造物主”或者“道。并未关乎信仰。

  • 呆呆up

    庄子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老子》24章:自见者不明。两个自见应该不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