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法力无边的《系辞传》,在最心静的时候才来找到你

6、法力无边的《系辞传》,在最心静的时候才来找到你

00:00
15:50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在前三讲分别介绍了《彖传》《象传》《文言传》,这三种传的共同特点,都是一句一句地解释卦爻辞的,其中《彖传》只解释卦辞卦名;《象传》既解释卦象又解释爻辞,《文言传》则是对乾坤两卦的卦爻辞进行解释。从今天开始我要来讲其他四种的《易传》,那就是《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这四种传文不是一句一句解释卦爻辞的,而是独立的,在通行版本《周易》中,它们是放在整个六十四卦卦爻辞之后,独立成篇。相比较而言,前面三种随文解释的传文由于解经的需要还受到卦爻辞经文的限制,还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后面这四种传文就不同了,它们可以不受卦爻辞的束缚,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所以它们的哲学成就更高。我今天就开始介绍《系辞传》。


《系辞传》又简称《系辞》,通行版本的《系辞传》分上下两篇,各为十二章,共二十四章。是对《易经》的通论,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将《易经》由一部占筮著作提升为哲学著作,是《易传》哲学思想的代表。在整个《易传》七种十篇中思想最丰富、理性最深邃,学术成就也最高。


《系辞传》的最大贡献是将“易”提升到“道”的高度,“易”不仅仅是“术”,而是“道”;《易经》一书不仅讲“占”,而且是讲圣人之“道”的经典。《系辞传》对“易”作了哲理发挥,这是很了不起的。这个“道”就是“易道”,也就是大易之道,按照《系辞传》的说法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我在前面介绍《易传》的作者之谜中已经说过,《易传》虽然不是孔子亲自写的,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系辞传》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应该经过孔子后世弟子的整理。同时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以及阴阳家、稷下道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之作,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孔子阳刚精神和老子阴柔精神的有机融合,是孔子崇阳思想和老子崇阴思想的有机融合。我还过一个比喻,如果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那么先秦诸子百家就是从这个源头流出来的各条支流,而到了战国后期《易传》又把诸子百家各条河流汇聚在一起,从此形成中华文化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大河,灌溉孕育了汉代及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如同先秦诸子百家受到《易经》思想的影响,汉以后各派思想家都受到了《易经》和《易传》思想的影响,所以后世有儒家易、道家易甚至佛家易。汉代儒家把包含《易经》和《易传》的《周易》奉为五经之首(易、书、诗、礼、春秋),魏晋玄学新道家将《周易》奉为三玄之一(易、老、庄)。


这一切与《系辞传》将“易”提升为“道”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系辞传》第一次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命题,第一次提出阴阳-乾坤是《周易》的大门,是涵盖天地人的“三极之道”“三才之道”。我们来看一下《系辞传》对“易”的一些描述金句: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以天地为准则,是对天地自然的模拟,所以它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大规律、大道理。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周易》的道理广泛啊博大啊!用它来比拟遥远的事物是没有止境的,用它来比拟近处的事物是宁静而可以验证的,用它来比拟天地之间的事物是十分的完备的。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周易》这本书的道理十分广大,无所不备,含有天的道理、地的道理、人的道理,含有远近、大小、显微等一切事理、物理。


说明《易》概括了天下万物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了天、地、人三极之道。这个“易”不仅是《周易》这本书,而且大易之“道”,所以清代礼部尚书、大学士,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在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就赞叹:“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说明“易道”的外延已经无限大,所以它的内涵就趋于无限小,这个内涵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这个内涵是什么呢?《系辞传》说: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是没有思虑的,是自然无为的,寂静不动的,它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是出自于本性,出自于自然本能而得到的。只有在与天下万物相感应的时候,才能通晓天下的道理。说明易就是“无”,是天地万物的本性本质。这一命题其实就是老子“道”思想的体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注意是“易有太极”不是“易生太极”,这个“易”就是“无”,好比是“无极”,但这个“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有太极以及两仪、四象、八卦。


“易”就是阴阳之道、乾坤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易”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大规律,这个大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一阴一阳、一乾一坤:“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主管创始,坤主管生成。乾卦因为容易而被人知晓,坤卦因为简单而发挥功能。


“易道”有什么功能?什么作用呢?《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易”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万事万物生而又生、生生不息。


“夫易,圣人之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易是圣人用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扩大自己的事业。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是开创万物而成就事业,涵盖天下事物的一切道理,就是如此这般罢了。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是圣人用来穷尽隐藏的道理,发现微妙的时机的。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易》可以彰知往事而察知未来,可以显现出细微之事而阐发幽深的道理。


经过《系辞传》的阐释,《易》已经远远超出了占卜吉凶的原始功能,而成为探讨宇宙万物变化规律、教化人们修养道德、成就事业兴旺发达的著作,从而使《易》的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将《易》由一本占筮书变成了哲学书,由巫术书变成了理性书。


《系辞传》说“易”有四种圣人之道,辞、变、象、占。作为一部解经的著作,《系辞传》对《易经》占筮原则也作了阐发,但这种阐发已经不是简单的为讲占筮而讲占筮,而是赋予了哲学含义。比如通行本《系辞传》记载了“大衍之数”的揲蓍起卦的具体操作过程,用揲蓍法不仅可以确定一卦六爻爻象,而且可以“遂定天下之象”。《系辞传》还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序列说明揲蓍画卦的过程: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六十四卦的根源是“太极”,即大衍筮法中四十九根蓍草混而未分之状态,也有一种说法说“太极”指大衍五十之数中抽出的“一”数,但真正含义是指万事万物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分而为二以象两”,即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而为两份,则为“两仪”,又指天和地;“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指四根蓍草,但表示四时——春、夏、秋、冬为“四象”。所以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占筮算卦了,而是提升到哲学高度了。


《系辞传》对卦爻辞、卦爻象的占筮意义也作了一些论述,但没有逐卦解释,而是提出一些原则性问题,如认为爻位有贵贱之分——“列贵贱者存乎位”,总结了一些规律:“三多凶,五多功”、“二多誉,四多惧”。居中位之爻一般为吉。


总之,《系辞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从下一讲开始我慢慢讲给你听。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航97

    学习周易的人,都应该把系辞传背过!

  • 小飞龙还潜在渊

    《系辞传》又简称《系辞》,通行版本的《系辞传》分上下两篇,各为十二章,共二十四章。是对《易经》的通论,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将《易经》由一部占筮著作提升为哲学著作,是《易传》哲学思想的代表。在整个《易传》七种十篇中思想最丰富、理性最深邃,学术成就也最高。

  • 李超杰lichaojie

    儒家道家中国化佛家都是对《易经》的解读

  • 钟鼓同声2

    张其成老师,大慈大悲

  • 荒城之月47

    老师的声音好亲切

  • 谭燚飞

    中医有三个层次,医者义也,医者意也,医者易也,最高层次的就是易经风水哲学命理的探索

  • 孙隐玄

    听了张教授讲易传,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修行人都用易经叙事

  • 黄天宇hty

    先秦诸子百家皆出于易

  • 王群93

    经过《系辞传》的阐释,《易》的性质发生了转变,《易》由占卜书变成了哲学书!

  • 知非lyu梦菲

    易道无限小的内涵,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就是无思无为、感而遂通的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