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读|170:有德司契

成语解读|170:有德司契

00:00
09:16

【出处】第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语义说的是悟道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却不刻意索取那样,宽容而不苛责。


寓意老子看到了人间悟道的人对他人的一种慈悲包容的情怀:拿着借债的契据存根,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计较,不折不扣,毫无人情。当然,老子在这里只是用来比喻,并不是指责税收官员,只是用这样事例来比喻做人不要太苛刻。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善的人。


素描】经常听人们提到在现实中做人做事的一个准则:“先小人,后君子。”说的是做事的时候先谈规矩,在规矩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感情。但很多人恰恰做反了,尤其是好朋友之间做事,往往不是首先谈规矩,或者不好意思谈规矩,尽管心中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用感情的模式去做事了。这样的做法,往往最后特别容易在做事上出错,感情也容易受伤,甚至最后闹上法庭打官司。作为借贷双方来说,借东西的人往往事先承诺的很好,但并没有留下足以制约自己的一些证据。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向对方承诺超出常规的一些利益回报。对方若是被说动,或者被诱惑,就会拿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东西借给别人,而这种借贷关系一旦出现变化,双方都会陷入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即使是反目成仇,上法庭打官司,也已经于事无补了。也有一些付出代价而获得了教训的人,他们首先在规矩的基础上来建立关系,而不会沉迷于那些没有规矩的友谊。真正会做人的人,即使向别人借东西,也首先要由自己主动提出并坚决的坚持按照规矩来办事。当然,建立借贷关系也需要双方都有个正确的判断,也就是对方是否真的有能力来兑现他的承诺,以及用什么样的条件来保障兑现这个承诺。即使是后续的过程出现了变故,也能保证对方不受损失。同时,借出的一方也需要对于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那就是我借出去多少若是不能够按期还回来,我仍然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若是按照对方承诺的美好或者理想的或者超值的回报来安排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这多半就会出现问题。明白了人间的这些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和规律做人做事的人,就容易形成长期健康的友谊。


老子在这里教导我们: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想明白最坏的结果再确定如何保障把做事做好。并且,一旦遇到有变故,也要去努力向着好的方向推动,而不是在感情冲动恼怒之下,让事情和感情进一步恶化。在这方面,不少的成年人屡屡犯错。由此也在证明,自己在不懂规矩的情况下按照感情去做事,往往会把事情做坏。世上有一条不变的规律,一个人的损失都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欠缺。当然一个人外在的收益也都来自于自己内在的富足的那一部分力量。


真言】“先小人,后君子。先理性,后感情。”不管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都要首先做自我检讨,都要坚定的向好的方向推动。若是出了问题,又做出了让问题恶化的举动,那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又在制造新的问题了。


自省】经常听到看到成年人之间做事发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好朋友之间,因为不讲规矩,而把事情和感情都做坏了,甚至反目成仇,甚至上法庭打官司。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实际上,即使我们是成年人,也会犯错误,关键是要学会总结教训,发现自己在这些问题上个人的原因,而不能把全部原因都推到对方身上。否则,这一类的错误在未来还会重复。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处理这个错误时不能错上加错。只要合作,就是有缘,只有共同携手,才能在解决这个错误中让大家获得正面的收益。


成语是文化的基因,道家是醒世的智慧。


心中装进智慧成语,灵魂就会觉醒放光。


让我们一起记住道德经成语有德司契,不仅仅是在教导我们做人要厚道要舍得,而是在教育我们,在人生一些重要的利益问题上,一定要按照合于道的方式来进行。当然,人一辈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把错误的责任全部推给对方,而要学会自省,因为如果没有自己弱点的配合,对方是不可能形成那种错误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2285561

    没有自己弱点的配合,对方是不可能形成错误的。 感恩老师。真是这样的呀。🌹🌹🌹

  • 1352554ki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