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三连峰会”后,马克龙为何说要减少对某些盟友的依赖

拜登“三连峰会”后,马克龙为何说要减少对某些盟友的依赖

00:00
06:40

3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出席北约特别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图/新华社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飞赴欧洲,连续参加北约、七国集团及欧盟峰会,并前往华沙访问波兰,意在督军、抚友、示强。

俄乌冲突下,美欧表现得“空前团结”,刻意安排三场峰会集中召开。

然而,在这场冲突中,美欧之间的付出过于不平衡,各自战略的展开境遇大不相同,因此,多少“团结”的甜言蜜语、“必胜”的豪言壮语,也难以掩盖大西洋两岸内心的分歧酸涩。

美国花了很多心思

美方对拜登此访用足了心思、做足了安排。

军事上,美方紧锣密鼓大幅增加对乌克兰军援。北约在东线连增四个战斗群先声夺人,10万美军云集欧陆,“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在地中海巡弋演习,在核武、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不断敲打俄罗斯。

经济上,美国为欧盟带来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额外合同,适时宣布放宽对英国的钢铝关税,施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宣称将带头接纳10万乌克兰难民。

美方在“西方团结”上大呼小叫,掀起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在华沙皇家城堡前呼唤“信仰的力量”,老调重弹将俄乌冲突描述为民主对独裁的自由之战,直言要把普京赶下台。

“欧洲之都”布鲁塞尔在其空前忙碌的一周中,再次重申了所谓跨大西洋的“团结”。

从北海到黑海,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东欧一线国家都接受了北约的战斗群,4万军队归北约直接指挥,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和意大利“加富尔”号航母亦加入了美军的航母巡航。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拜登共同宣布成立工作组,致力于解决对俄能源依赖的问题,联手削弱俄罗斯央行使用黄金储备的能力,并原则上同意建立新“隐私盾”协议,允许美国公司简化使用欧洲信息数据的手续。

搬不走的俄罗斯

然而,欧洲与美国之间毕竟隔着大西洋,与俄罗斯比邻而居的不是美国。

欧盟同俄罗斯的贸易额是美俄贸易额的十倍,美从俄进口的油气不足欧洲从俄进口的零头。尽管都面临通胀的压力,但是美联储的工具库要远比欧洲央行丰富得多。与美国应允未来接收的乌克兰难民数量相比,目前欧洲接纳的超300万难民是美国接纳难民数量的30倍,欧洲面临迫在眉睫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经济上的切肤之痛,欧洲的体会要更加直接、更为深刻。

比利时布鲁盖尔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俄乌冲突引发的通胀、能源危机、军备升级及难民问题将令欧盟今年至少增加一笔1750亿欧元的额外账单,相当于欧盟GDP 的1.25%。

当美国总统拜登到处夸耀美对俄实施油气禁运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坦言,如若即刻禁止从俄输入油气,欧洲经济将不可避免陷入衰退。

而美军大规模重返欧洲则耐人寻味。

近年来,以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为代表的中东欧诸国由于惧怕俄罗斯军事入侵,一再邀请美军常驻以为安全保证,但美国扭扭捏捏,以营为单位的轮岗更多是象征性的入驻。

此次俄乌冲突发生后,波兰在美外交官的鼓噪下,曾提议将本国的米格29战机交给美国在德驻军,再由美国负责转运乌克兰,以支持乌克兰的空中防御。

不料美国迅速变脸,断然拒绝了波兰的建议,理由是不愿与俄发生正面冲突。

事实上,美军一开始就给自己划定了红线,不会军事介入乌克兰事件,换句话说,派兵对俄作战不在美国的考虑范围内。

经此风波,美方更明确了自身的立场,但也令波兰等倚重美国的中东欧国家不得不思考,美国大兵为他们挺身而出的真实可能性。

拜登此番欧洲之行,除布鲁塞尔之外刻意前往波兰华沙,亦是看到了中东欧小伙伴的疑虑,其在波兰重申“捍卫北约国家的每一英寸土地”有针对性安抚的意味。

只不过,面对记者是否会划定北约参战的红线提问时,美国仍然闪烁其词,拒绝回应如何“实质性”应对俄罗斯可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

实际上,由原先6.5万人迅速增至10万人的美国驻欧军队,不足以也不会以俄罗斯为攻击目标,其在强化欧洲东线防御的同时,也盯牢了欧洲德法等国的重整军备计划。

刺激欧洲补强军事短板的决心

俄乌冲突的副产品是重新激活了奄奄一息的北约,但也刺激了欧洲补强军事短板的决心。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出人意料地宣布将今年军费提升至2%GDP的水平,并额外筹集1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更新军备和战力。

欧盟也抢在拜登访欧之前公布了“战略指南针”计划,拟建立5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欧洲人自己掌管的“欧洲军”箭在弦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三连峰会”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欧洲需要在军事上“减少对某些盟友的依赖,从而拥有更多的战略自主能力”。

美国领导力的衰减也令欧洲人胆寒。

价值观是美国人动员欧洲盟友的一张“王牌”,在此次拜登访问欧洲的过程中也被运用到极致。然而,言辞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却日益凸显。

在欧洲人眼中,当下的美国对外缺谋略乏担当,拜登表态和讲话还需要美国务院一再出面澄清、抹平、善后。

其次,美国对待他国也是“双标”尽显,用之则和,不用则弃。例如,为了平抑通胀油价,不惜与一度“你死我活”的委瑞内拉、伊朗关系寻求缓和。美国内部歧见频出,政策落地艰难,“特朗普派”蓄势待发,让欧洲的大西洋派心生惶恐。

总的来看,拜登此次欧洲之行谈不上空手而归但也所获甚微,欧洲独立自主的决心虽然没有明言但也愈发坚定,北约、G7、欧盟接力连开峰会对维系“西方王国”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

文 |陈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384676fwv

  • 万有引力168

    马克龙也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