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精神导师,国人独立人格与民本思想的源头。
精华笔记
《孟子》:先秦思想经典、儒家四书之一。
体例:语录体散文集,汇编了孟子的言论,一共有三万五千多字。
孟子生平:原名孟轲,比孔子晚生了一百来年,但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念推行于天下,是儒家亚圣。
贡献:儒家思想是道德理想主义,如果说孔子是道德理想国的缔造者,他搭建了道德理想国的框架,那么孟子的功绩,是把这个道德理想国装修得更加富丽堂皇。
理解孟子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性善;二是仁政;三是治乱。
第一个关键词:性善
人性本善,是孟子一切思想的基础。事实上,孟子的整个思想,都是由人性善这个心理前提直接推导出来的。
“善”就是把“好”大而化之的说法。孟子说,如果有一种价值,是值得大家追求的、大家也都想去追求,这种价值就是善。
孟子认为,善是从人的本性里出来的,他有一个著名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性本身既然包含了这四个善的源头,所以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
孟子主张,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在这点上起点相同。
恶的来源:孟子认为,人性本身是向善的,但是外在的环境会带坏人,让你作恶。要从向善转向真正的行善,依靠本能是不够的,你要对善有相当的自觉,才能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回复性善的发力点:
1、淳化外在的社会风气,这可以缩减社会给人作恶的空间,不过要依赖先知先觉者的教化。孟子认为有先知先觉的人,比别人更能洞察世界,比其他人总是快半拍。孟子自我定位是先知先觉者,他这样的人有教化天下的责任。
2、让每个人持续提高自己的修养,抵制外在的侵蚀。提高修养的方式,有三个做法,养心,养性,还有养气。
养心:寡欲,也就是削减自己的欲望。欲望少了,精力就腾出来了,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本性了。
养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养气:把“理性凝聚为意志”的过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把你思考过后认为对的、好的东西,变成你的信仰,来支撑你的行动。
修养的终极目标: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担当,不是判断形势利弊后的选择,而是从自己的人性中主动生发出来的东西,很有感染力。
第二个关键词:仁政
从人的心理出发,孟子先提出了一个“不忍人之心”的概念。“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恻隐心,它是天生的,是一种同理心。仁政的根源,就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政治家才会怜悯百姓,才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政治家这么做,就是广施仁德,就是推行仁政了。
仁政思想的宗旨,是“民贵”,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这个“民贵”这个宗旨,贯穿于仁政的方方面面。
从经济上看,是把百姓生活的富足放在了第一位。高明的君主,必须让老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也就是一个家庭,能养得起老人,能娶妻生子,平安的年岁不会挨饿,遇到灾荒也不至于横死。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跟从君王。
富民二策:
1、重视民生,其中包括恢复井田制,井田制是儒家理念里一个理想的制度,孟子想象出这套制度运转良好的样子,他说,“五亩之宅,种下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衣无忧了。家禽家畜,把握好他们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百亩之田,只要让农民及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不用挨饿了”。这是要分田地保障生产,实现基本温饱。
2、轻徭薄赋,重视收入分配。这一点继承的是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这个“均”字,并非现在人理解的“平均”的意思,而是“均衡”,就是“各得其分”。儒家没有不主张等级制的,在等级制下面,经济分配就不可能平均,只能是均衡。所以孟子主张轻徭薄赋,意思是税负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或者不收税。
从政治上看,是重视民意,孟子认为民心向背是政权兴废的标准。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从军事上看,孟子反对军事屠戮,主张“不嗜杀人”。道理很简单,如果天天打仗,生灵涂炭,人命当然就不值钱,那就不是“民贵”,而是“民贱”了。
孟子之前,统治的合法性主要来自于天,孟子用民意替代了天意,这就是所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也就是天意,本身就是民意,民意成了统治合法性的新来源。孟子将这种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他甚至认为,政府有绝对的义务养民安国,但人民无绝对的义务服从政府,只要政府失职,那老百姓也没必要服从它。
第三个关键词:治乱
孔孟之辨别: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代全盛时候的秩序,他不愿直说周武王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
孟子急于要天下实现大一统,孟子多次提到汤武,称赞周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不仅如此,孟子寄希望来统一天下的,也不是周王室,而是新王,这个新王,在当时必然出自诸侯之中。
孟子为新王崛起,找到了一套新的论据,“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孟子认为王朝的兴替,是一套天命左右的,它表现为尘世间治和乱的更替。既然政权的兴废来自天命,那打破原有的政治秩序,就谈不上篡逆或者冒犯,而是有道伐无道,顺理成章,不用遮遮掩掩。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孟子通过王朝周期律来论证革命的合法性,但因为这一周期律源自天意,所以暴君只待天诛,天命不到的时候,人民并无革命的权力。
孟子影响力:
1、孟子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导师
唐代韩愈提出道统说,认为儒家学说的正统,只有四人,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孔子把学问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子思,然后又通过子思传给了孟子,孟子死后,这个正统就失传了。孟子的地位由此提升,到了宋明时代,理学家登上思想舞台,像北宋大儒程颢、程颐两兄弟,还有南宋的朱熹,他们都从《孟子》中汲取营养,来创立新的学说。所以宋明儒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像气、天这些观念,都能在孟子那里找到源头。南宋时期,朱熹选出了儒家“四书”,其中就包含《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一直到清末,“四书”都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孟子成了中国人的必读书。由此可见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性。
2、先秦儒家中的抗议精神:大丈夫的人格,永远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勇敢地追求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堪称伟大。
3、民本的极限:现代民主制度,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政治上人民自己做自己的主。而民本思想天花板,却是君主制,是君王为民做主的等级制度,不存在人人平等的可能。孟子还为这套等级制做了设计,他把不同的等级与不同的职业关联起来,把人分成士农工商,作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孟子认为农工商这些阶层有供养他们的义务,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
解读 | 萧三匝
独立学者,知名智库总裁,出版多部专著,在思想界具有广泛影响。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一
摆烂就好 回复 @我是无敌的无敌的111: 一′′′′
非常好
心里
图兔兔图图
听友399986446 回复 @1522932jfha: /
什么傻逼节目,一打开app就弹出来。
听友399407341 回复 @听友142110349: ‘
非常好
听友381306950 回复 @腾格里teng_ge_li: “”
搞这些,孔啊,孟啊,有个鸟用,用了几千年,现在用上了吗,
女主太强了,不需要伴侣,
非常好听
只争朝夕_mg 回复 @听友325254537: 、
sha逼广告tm天天放你的烦死了
14896256 回复 @周舟粥儿: shabi广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