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要点
1、同性恋群体对社会的塑造;
2、压力到底是让人吃得更多,还是吃的更少;
3、看多爱情动作片的害处;
4、婚姻会不会消亡;
5、沙盘到底靠不靠谱。
本讲精华内容
在这周的两期节目里,我们都留了思考题。
思考题一:除了我们这几期节目讲到的例子之外,你还能不能举出其他一些与性有关的因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塑造社会的例子?
这样的例子当然有很多。
比如说,美国的一些实践发现,同性恋人群经常是一个重建那些破败的城市社区的中坚力量。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听到,在美国有一些城市或者城市里的某一个社区会因为产业调整或者是犯罪率上升就陷入衰败,人口减少,社区破败。城市管理者们当然很想复兴这些社区。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搬到这样的社区里去。
这时候,实践发现,如果城市管理者能够以一个包容开放的态度发出对同性恋人群的欢迎信号。那么同性恋人群是最有可能、最有意愿入驻到这些社区里去,并且他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他们所住的社区里,这间接帮助社区复兴。
这背后的原因,通常都跟孩子有关。有孩子的父母对犯罪率、学区这些因素更敏感,而这些因素,正好是那些有待复兴的社区的致命弱点。但是,同性恋群体拥有孩子的比例远远低于异性恋群体。
这样一来,总体上来说,同性恋群体对于破败社区里那些风险的容忍程度就要高得多。所以他们更愿意入住这些社区。
第二个原因,还是跟孩子少有关。由于很多同性恋家庭没有孩子,所以往往是一对伴侣同时都有工作。这样一来他们的收入平均就比异性恋群体高不少。
再加上一旦形成同性恋群体的聚居效应,他们也更愿意在自己周围这个氛围比较友好的社区里消费。于是,他们在经济上对社区的贡献就大。
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最后大家看到的结果就是:一个社区破败了,然后一些同性恋家庭开陆陆续续住进来,之后一些同性恋主题的酒吧、咖啡馆就开业了,各种产业、各种服务重新出现,慢慢地,社区就复兴了。
这就是一个与性有关的因素意想不到地改变世界的好例子。
思考题二:面临巨大压力时,有些人说“我紧张焦虑得什么都吃不下了”,但也有些人说“我得赶紧吃几块饼干压压惊”。那么,压力到底是让人吃得更多,还是吃的更少呢?
关于这个问题,《饥饿的大脑》这本书里做了挺详尽的分析。首先有一个数据,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有79%的受访者都说,自己压力大的时候,饮食会发生变化,但怎么变化呢?两种变化截然相反。
有43%的受访者表示一有压力就会暴饮暴食,而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吃不下饭。也就是说,我们问题里的情况,都会出现,而且几乎各占一半。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会吃不下,什么情况下会吃得更多呢?
科学家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群猴子放在一个资源紧张的环境里,这样呢,猴群里就会马上分出阶层来,那些强壮的猴子会占据最好的资源,成为统治者,而比较弱的那些就成了被统治者,整天被强壮的猴子欺负。
统治阶级的猴子,基本没有压力,而被统治的那些,压力很大。
这时候,如果你给猴子们吃的是那种我们节目里说过的粗加工健康食品,那么统治阶级的猴子吃得跟平时一样多,他们没压力嘛,饮食就照常。但是被统治的猴子,就会吃得很少。他们的表现就是“紧张焦虑得什么都吃不下了”。
但是,如果你给猴子选择的自由,它们既可以吃粗加工健康视频,也可以吃那些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那么统治阶级的猴子虽然更喜欢吃垃圾食品,但还是吃得跟平时一样多。但是那些被统治的猴子,它们不但也是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而且变得暴饮暴食。
也就是说,一旦有垃圾食品在,它们就变成了“我得赶紧吃几块饼干压压惊”。
看来关键的区别就在于,你身边是不是容易找到垃圾食品。如果身边垃圾食品随手可得,那么你很有可能在压力下暴饮暴食,而如果不是,那么你就会有吃不下饭的感觉。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一有压力就吃得太多,那就尽量让自己远离垃圾食品的各种线索。
到这里呢,已经回答了这个思考题。但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狂吃一顿垃圾食品似乎就可以缓解压力呢?
又有科学家做了实验。他们招募来一群受试者,把他们放在高压的环境里,这时候给他们其中一组喝能补充能量的糖水,给另外一组喝没有卡路里的甜味剂冲的水。结果发现这两组受试者的压力都得到了缓解,而且缓解的程度没有差别。
这个结果就回答了我们的追问,它说明抚慰压力的并不是吃饱这件事,而是“甜”这种味道——是让人愉快的味觉感受缓解了压力。
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是真的觉得饿,想补充能量,而是想让自己有一些快乐的感官体验。用快乐来冲淡压力。
所以,下次如果你再遇到压力,那么请回想一下这个道理,你要的是快乐,而不是能量,要获得快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看部喜剧电影,慢跑,跟朋友聊聊天,很多可以带给你快乐的事情,缓解压力的效果跟暴饮暴食差不多,但是副作用要小的多。
问题:看多爱情动作片的害处
关于爱情动作片这期节目,有几位同学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比如 NIC云飘同学说:
如果这种动作片看多了,男人阈限值提高了,生活中的女人不能满足他们了或者直接对女人失去性趣了怎么办?
我们在这期节目里说,爱情动作片会刺激男性实施性犯罪,这方面的证据,从整体上来说,是找不到的。
而NIC云飘同学的问题,其实正是想到了另一个方向。那就是爱情动作片不但不会刺激男性性犯罪,反而会大大削弱他们对真实世界女性的性冲动。没错,事实上,有很多证据都表明,这种可能性很大。
我的另一个节目《心理朋克》的第12期“女you改写人类进程”正好就是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喜马拉雅里直接搜索“心理朋克”,就可以找到那期节目。
http://www.ximalaya.com/75035160/sound/35685594/
问题:婚姻会不会消亡
NIC云飘 同学还问到: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男人和女人,性与繁殖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婚姻是不是将会不复存在?
这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首先,婚姻的功能已经被大量的取代,比如今天无比发达的外卖其实就是丈夫或者妻子的一部分功能的外包,所以今天的婚姻,虽然它表面上还是婚姻,但跟三十年前的,其实已经很不一样了。三十年后,一定会继续面目全非下去。
其次,性与繁殖也会分得越来越开。就像陈志武老师经常说的,以前中国人提倡的那种孝道,其实根本不单纯是一种道德要求,这种父子亲情其实一点也不单纯,它是一种金融保险,养儿防老。
而在今天,有了养老保险、有了市场化的养老机制之后,这部分子女的功能外包之后,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亲情反而变得更纯洁了。我觉得同样地,今天,爱情、性、繁殖、亲情都打包捆绑在婚姻家庭里,而在未来,这些东西也许会相互分离,到那一天,没准爱情这些东西反而会更加单纯。
问题:沙盘到底靠不靠谱
心画艺术杨颜 同学问:
能否讲一讲沙盘疗法吗?沙盘疗法其实有一些潜在风险,为何现在国内沙盘师的培训如传销般的铺开呢!而沙盘带来的风险该怎么办?
先简单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沙盘疗法。沙盘疗法是这几年来在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地一种心理咨询手段。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
简单来讲就是在咨询室里摆出一个乒乓球桌大小的桌面,里面有沙子,有各种道具,小人、房子、车子、树等等。然后心理咨询师就让来咨询的孩子按自己的心意去玩、去摆放这些玩具。
随后心理咨询师会从孩子摆放玩具的过程和摆放的结果里分析出孩子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在玩的过程中,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就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缓解。
那么怎么评价这种沙盘疗法呢?
首先申明,我自己不是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是站在一个把心理学当做一门科学来看待的心理学老师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怎么评价沙盘,要看你把它当做什么东西来用。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疗法,它既然叫沙盘疗法,那么评价的标准就在于它到底有没有疗效。对于缓解某些心理问题,到底是不是起作用。而疗效,是需要用严格的对照实验来确定的。
可是,我找遍了各种数据库,我几乎没有找到靠谱一点的用严格的对照实验来评估沙盘疗法疗效的论文。所以以我能查到的资料来判断,我认为,沙盘这种东西作为一种疗法,它的疗效没有靠谱的科学依据。
也许很多咨询师会反驳这一点,他们的亲身经历会让他们深信,沙盘的治疗效果很好。我相信他们的感觉,但我要说,那些疗效很有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对于来访者来说,当然是好的。但是使用沙盘的人,自己要心里有数。
我们再换个角度。如果你不把沙盘当做治疗手段,你只是把沙盘当做一种评估孩子心理问题的工具,那么评价的标准就是这种工具有没有好的效度和信度。
效度就是你凭什么说沙盘上把这几样东西摆在一起,就能够说明孩子有某某问题。信度就是说,评估的结果是不是够稳定,会不会孩子摆出一个图案之后,咨询师A和咨询师B分析出来的心理问题完全不同。
只有效度信度都经过科学验证,它才是一个合格的评估工具。
可是,我还是没能查到任何一篇像样一点的文章,能够证明沙盘疗法的信效度的。
所以,我认为,在科学上,不论是把沙盘当做一种疗法还是评估工具,都很可疑。
但是,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来访者和咨询师要面对面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沙盘也许可以起到治疗和评估以外的一些作用。比如说,通过玩沙盘游戏,来访者会变得放松,
咨询师也可以通过和来访者一起玩游戏,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来访者放下戒心。
所以,我的观点综合起来就是,沙盘可能是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但靠谱的评估和矫正,还是应该借助于其他更科学的手段。
魏老师好!中国知网中的有关沙盘游戏或治疗的文章是否不足以说明其效度和有效性?您能否推荐一篇像样的效果研究的文章?多谢您!听您的读书分享很受益,既能直接获取知识又能激发读书的兴趣和动为!
魏知超 回复 @13692240uzi: 你好!感谢夸奖 关于沙盘疗法的效果,我是直接在google scholar上搜的(没有找中文数据库,因为沙盘这种东西是个产业,不太相信国内的东西),我用的关键词应该就是sandplay validity reliability 这类词的组合,结果在我的搜索范围内是没有找到靠谱的效果评估研究。
我们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并不是真的饿,而只是想体验那些快乐的感觉。所以下次你想吃东西的时候,你或许可以想一想是否有其他的东西来可以刺激你的快乐。就比如看电影,慢跑。和朋友聊聊天。
是你们男人广大心声吗?😂😂😂
说婚姻可能灭绝。😂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很多男人不是巴不得婚姻灭绝吗?哈哈
可是广大男性朋友不同意此说法…………😃😃😃😃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不同意哪条啊?
推荐一些心理学前沿的研究
本节魏老师提到了一个沙盘推演,让我想到之前迷人的假象中提到的笔仙的故事!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问题,是关于易经占卦的,如果说请笔仙是一种催眠的话。那么,在易经占卜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是一种催眠的过程,占卜的人,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经过催眠,将问题交给自己的潜意识,然后由潜意识将问题抽象成卦象,再进行解读?
魏知超 回复 @七月流火_a0: hi,我是老魏 你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啊,很多灵媒什么的,可能也未必是有意骗人,但他们所谓通灵看到的一些东西,其实都是自我暗示。推荐理查德怀斯曼的《怪诞心理学2》这本书,这方面的各种伎俩,那本书基本上都揭穿了。
确实对于现在国内有很多丧偶式婚姻的出现,以及女性越来越精神独立 经济独立,我们已经在思考这个婚姻的意义在哪里?爱和婚姻的关系如何维系?婚姻模式是否改变?魏老师讲婚姻的这部分很有意思,相信未来的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改变……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未来已在眼前啊
魏老师也可以谈谈对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证考试这件事情的看法哦,在国内心理江湖派泛滥的情况下(当然一些高校老师也把心理咨询培训作为一种可以赚钱的模式),很多心理咨询机构甚至走向商业化模式,如何让我们的心理咨询业往更专业方向走?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心理咨询方面,实在是了解的不多 改天跟我做咨询的同事们聊一聊,我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期待爱情更加纯粹的那一天。
魏知超 回复 @奥粒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