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刮刮乐?

盲盒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刮刮乐?

00:00
06:05

202012月“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市值一度翻倍突破千亿港元。而在大白写稿的同时(312日),偷偷瞄了眼,现在的股价只剩下36.05港元,已经破发。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以及所有被称作盲盒经济的玩法,会出现泡沫破裂吗?

首先可能除了王宁之外,其他所谓盲盒经济根本就是来凑热闹的,那些稀奇玩法本就是为了处理自己的过剩产能,他们有什么动机去在乎盲盒被做烂呢?盲盒就是年轻人的刮刮乐,“薛定谔的猫”那种刺激感是有的,博彩吸引人的东西在盲盒里都能看到。但如果彩票注水太多,总是翻不出一等奖,而是处理尾货的“韭菜盒子”,当大量商品用盲盒包装成为套路的时候,盲盒信誉破产就真的走到头了。

你还记得前些年的区块链发币吗,自己编个名目就能让人购买、炒作。盲盒也是同理。人们发现只要自己发行一套盲盒货币,拿到铸币权,就可以随意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哪个模型是稀缺的,快递盲盒有什么价值。你以为稀缺的Molly是市场自发炒作的,其实是厂商拥有铸币权人为掌控的。短短两年时间,盲盒经济滥用这种虚拟信用的结果,必然走向混乱。

说到这里,你可能听明白了,包括泡泡玛特在内,大家都在创造概念诱导你的消费。所以,大白觉得很难鉴别清泡泡玛特的初心,到底是发现了虚拟铸币权的妙用,还是为了创造IP宇宙让你开心。

实际上,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营收从2020年就开始下降,占比从2018年的41.6%下降到2021年的11.5%,只能尝试联名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成熟IP。泡泡玛特缺乏强IP的支撑,从“IP尴尬症”来看确实更像借着盲盒卖货的先行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1年中国盲盒市场规模达到139亿元,而相比泡泡玛特当下500亿港币的市值,仍然相当于整个行业规模的近3倍,显然它的市盈率过高了。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曾有人用《阿甘正传》的台词来诠释盲盒经济的内涵。所以当你告别了情绪消费的冲动,回归理性,潘多拉魔盒的吸引力也就告一段落了。泡泡玛特市值下降背后,正是资本对盲盒长期不看好的清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好吃的让人为难

    就是一阵泡沫

  • 杨小鍚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