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机 2

八次危机 2

00:00
09:29

八次危机2:跟着苏联混的下场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叫做八次危机,今天我们来看看1958年到1980年期间的几次危机,改革开放之前的这几十年,这个时间段发生了3次三次危机,也就是60年,68年和75年,在这些年份中,也出现了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00万在城市不能就业的青年,被安排到了农村去插队。作者说,这三次运动,并非是偶然而是必然,当城市劳动力过剩,就会想到把人力资源泄洪到农村,也不是什么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说到底就是城市已经没有这么多工作岗位了。大量的无业游民出现在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作者翻看数据,1960年城市就业人数是1.3亿,而到了1962年,则仅为4537万,也就是说8500万人,基本上是处于失业状态。



一般情况下,只要失业率超过10%,一个国家就会发生严重的社会动乱,这个跟我们当年的一些运动,基本上也都是相吻合的。为什么会有那些年的动乱,根本问题还是失业。



刚建国之后的那几年,经济非常困难,粮食只有战前年均水平的75%,也就是说,还不如打仗时期,为了继续战争,当时财政赤字已经占了财政总收入的46%,而当时国军撤走的时候,带走了黄金储备。所以我们之只能不断地超发货币。建国后物价出现了灾难性的暴涨。通胀率是5-6倍。尽管我们从全国调配粮食,但是1950年,粮食价格还是至少涨了1倍。当年这些经济灾难,基本上全都发生在城市,而农村却稳定的多,而且进行了土改,4亿农民分到了土地,所以农村几乎没感受到这种经济危机。大部分农民的日子过的还是相当于安稳的。



49年开始,城市却出现了非常大量的问题,投机倒把,营私舞弊,贪污腐败全都发生在城市,在这种条件下,工商业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正在全国经济,上下一片混乱之下,1950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中国军民付出了几十万人的代价,才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当然也为国内经济打来了全新的局面,老齐给你补充一些历史背景,朝鲜战争其实是苏联人撺掇出来的,但他们却并没有直接出兵,而最后我们替苏联打赢了这一仗。后面才有了苏联,援助我们54亿美元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投资。在这批最早的原始资本拉动下,我们才迅速走出了建国之初的经济低迷,开始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当时一直宣传中苏友好,再加上传媒条件有限,其实很多5060后的老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稀里糊涂的认为,苏联老大哥是好人。



其实几乎跟朝鲜战争同步,苏联的援华项目开始启动,50个重点项目接踵而来。最后实际建设47个,涉及煤炭,钢铁,电力,有色,化工,机械,军工等多个部门。这对于我们早期的工业可谓是至关重要,当时这些项目有个统称叫做156工程,分几批给到我们,按照规划,中国将产生自己的汽车工业和拖拉机工业,看到这种希望,我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正式启动。苏联当时也是狮子大开口,要求我们给苏联专家开出双工资方案,当时要求每月开出1万斤到1.8万斤小米的工资,相当于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级别的3-4倍。我们希望给商品,苏联人不同意,坚决要求给卢布。当时我们也没得选择,只能答应,这也为日后的严重债务危机埋下了祸根。



与此同时,在50年代上半期,我们在城市内,也全面苏化,苏联模式成了亲爹,但其实我们的领导人还是有所竟觉得,1955年开始,逐渐的矫正这种思维,防止对苏联过度神话。1956年我们也完成了对于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是好景不长,1957年这一切美好,突然中断,中苏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分歧,本来我们跟苏联专家,制定出来的宏大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胎死腹中,苏联也在这一年开始大幅缩减了对我们的投资。我们又想到了超发货币来弥补流动性的短缺,以及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政府赤字显著增加,1960年爆发了赤字危机。




自打1958年,苏联停止投资,撤走专家后,我们的国民经济出现了猛烈的下滑,1960年下滑超过了21%。我们自己也想了一些办法,就是第一次向地方政府放权。促进国内一些经济增量,从而替代突然中断的国际资本。而且在60年代,我们一直强调一个词,叫做自力更生。其实你自己想想,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朋友了,所以想不自力更生也没办法。



此时你应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大跃进大炼钢铁,发生在这一时间了,那意思就是告诉苏联人,没你们,我们自己也照样行。中国人就要争一口气。但是,离开了苏联专家的技术支援,地方干部都是农民出身,于是就只能瞎搞了,高成本高浪费,最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口号喊的震天响,动员人数也创纪录,但是这事还真不是只有热情就能干成的。



把事情搞砸之后,经济出现了崩溃,8000万人失业,政府当时也没办法,只能展开自救,于是就把这些剩余劳动力,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借口,轰到了农村。弱化城市失业的巨大压力。这几年我们的农产品严重短缺,但是我们还必须勒紧裤腰带来偿还苏联1950年以来,对我们投资的54亿美元债务。后来各种史料里面,约定俗成,管着三年,叫做三年自然灾害。但其实并不是什么天灾,大家都懂的。这次灾难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作者说60-62年期间,人口增长曲线出现了下降,未增加人口达到2000万人。那么这2000万人口到底什么情况,没有统计,大家只能自行脑补。



1962-1963年,在经济上出现了一些复苏,但是也并非是城市工业增长,就业上升,而是在于农民退出。也就是说,之前搞得人民公社,基本上搞不下去了,高度集体化的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在生产队里面,进行分地退出。这其实就是放松了,50年代以来,全盘苏化的对于农民的全面控制,农业生产开始有了积极性,农产品供给开始恢复增长。农业税收入从8%上升到了22%



不过工业化的局面并未好转,整个经济还是处于崩溃的边缘,第二个五年计划,没能落实,而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反而又加入了一些军事战略的考量,当时美国飞机和军舰不断地入侵中国领海,而苏联当时也对我们很不友好,甚至多次策划以核威胁,对我们进行讹诈。这段时间我们是与全世界交恶,似乎热战一触即发。所以领导又做了个重大决定,要饭也得有根打狗棍,宁可遭受损失,也得把沿海容易遭受军事打击的基础工业,搬迁到内地去,形成大三线战备。这就需要以战争为目的,耗费巨大的资金,进行重复建设。从64年到80年,我们为这个花费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



大家可以想想,从东南沿海,把重工业的工厂搬到山区和内陆,一时之间很难形成配套条件。而且经济效率也极为落后,各种不方便。这种战略布局,为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可以说当时我们面临的情况,跟现在俄罗斯和北约的情况差不太多。所以总有军事隐患的情况之下,其实你很难去发展经济。但你说他对不对呢?尽管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依然无法给出一个评价,从结果上来说,后来没有打仗,那么这个大三线建设好像是错了,但是如果真打起来了呢?所以这种事没办法复盘,因为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过其实我们倒是可以换一种思路,在打与不打,进攻与防御之外,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起码后来的邓公,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总之,这第二次财政赤字,造成的城市危机,解决办法依旧是向农村去泄洪,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