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说明:
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点击图片,通过左下角分享按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学习社会心理学。
对社会心理学家来说,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题目。因为,我们所处的情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言语和行为,这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即使是微小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也会对人们的反应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同样是讲课,上午8:30的课堂上,学生会安静听讲,会友好地向我问候。而在晚上7:00的课堂上,我常常不得不打断学生热烈的讨论。
基本归因错误
结合上一期我们讲到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当人们解释别人的行为时,会低估环境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我,有时也会忍不住下结论,认为晚上7:00的学生比上午8:30的学生更加外向。
生活中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会觉得人们摔倒是因为他们笨拙,而不会觉得是因为他们被绊了一下;或者,你会觉得人们微笑是因为高兴,而不是他们故作友好等等。心理学家们把现象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而这种基本归因错误,在许多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其中一个比较知名的实验是:杜克大学学生实验。心理学家们整理了一些评论家们有关支持或者反对某国领导人的辩论稿,然后让被实验的学生们进行阅读。当告诉学生这些演讲的立场是由评论家们自己选择的时候,学生们会认为,演讲内容反映了评论家的个人态度,但如果告诉学生,演讲的立场是指派给评论家们的时候,学生们会说:“我知道他是被指派的,不过我认为他真的相信那个观点。”
通过类似的实验,专家们总结说:人们只是假装支持某个立场时,会总结超出你预期的强有力的论据。所以,尽管学生们知道评论家的立场是以被指派的,但也不影响他们最终下的判断。
简单来说,我们通常会认为别人的行为就是他们的态度和内在特点。这也是我们之前讲到过的“灰姑娘效应”,当灰姑娘在家里时,人们忽视了环境,会认为她非常温顺;而当灰姑娘在舞会上时,人们则会认为她是个自信又有魅力的姑娘。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专家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游戏。他们随机指定了一些大学生扮演考官,另一些学生扮演考生,其他一些学生作为旁观者。研究者要求那些作为考官的被试者向扮演考生的被试者提出一些能够证明自己知识面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所有考生和旁观者都会错误而天真地认为扮演考官的大学生确实要比他们懂得更多。后续的研究也表明,越聪明和社交能力越强的人反而更容易触犯归因错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发起并控制着谈话的往往是那些拥有社会权力的人,而这常常会使我们高估这些人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比如,我们认识一位医学博士后,往往会认为他在其他许多与医学无关的领域同样也非常优秀。这就像学生会高估老师的智商和能力,而很多学生后来也成为了教师,他们才意识到,老师其实并不像他们学生时代认为的那么有智慧。
回忆我们自己的经历,会发现其实有许多基本归因错误。比如我们在上学和参加工作后,为了结识一些新朋友和小伙伴,经常要强装笑脸,小心翼翼地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别人都谈笑风生,轻松愉快。而自己却经常害羞和紧张。实际上,其他人也与我们一样,也犯有同样的归因错误,他们的内心同样紧张得要命,都认为我们和其他人是自信和欢乐的。
归因错误原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低估环境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呢?归因理论学的专家说,这是因为我们在观察他人时的观点,与观察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是有所不同。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力,因为我们是行动者;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
心理学家伯特伦•马莱在分析173项实验后总结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是极小的,当我们值得赞赏的行为是出于自身主观时,就会将它归因为我们自己的优点,而不认为是环境和情景的作用 当我们表现得不好时,我们才更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
出现归因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从自己关注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和进行解释。可能在工作场合我们看到的一个非常外向和健谈的人,但是他的这种特质仅仅聚焦于某些场合的行为,在许多其他的情景或者陌生的环境中,这个人也许是个害羞和内向的人。
基本归因错误能够影响着我们做解释的方式。各国研究者都发现,人们的归因倾向可以预测他们对穷人和失业人员的看法。那些将贫穷和失业归为是因为他们太懒、没有上进心的人通常赞成不同情这些人的国家政策。那些作出情境性归因的人,例如认为居住环境较差,得不到良好教育,受到歧视等原因的人,则倾向于支持给予穷人更多直接帮助和救济的政治立场。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课程所学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的课程中,我们讲了“基本归因错误”,这是我们在解释和评价他人的行为时常犯的错误。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
第二部分的课程中我们谈到了“归因错误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更多地以自己的有限思维作为出发点,而极少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客观考量。好了,今天的书就讲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