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中华文化3-心猿悟空
大圣齐天莫奈何
五蕴如山压心魔
舍却三界五行幻
到得西天见我佛
《西游记》整本书都在探讨一个主题
“心”
从开篇述说天地之数
129,600(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将一元分为12会,乃天干十二支之意
每会18,000(一万八千)岁
从戌会之终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
到亥会黑暗混沌一阳初动万物未生
至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月星辰天开与此
及丑会重浊下凝有水火山石土谓之五行
终于到寅会天气下降地气上升
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论
故曰:人生于寅
人之异于禽兽之处就在于 “心”
人有对天地宇宙包括自己的觉悟
我们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
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在自己“心”里
也许是自小就熟读《西游记》之故
开篇所解释的终极命题“人从哪里来”
让课本上的达尔文进化论显得可笑
只是为考试达标而背诵的“标准”答案
说我是猴子变的我是不会接受的
虽然母亲从小数落我猴子屁股坐不住
可我只觉得那是对我无限的溺爱
从没有把自己和猴子画上连接号
即便是后来很喜欢读《西游记》
孙悟空也是我儿时心中的英雄
可从未怀疑过我是从哪里来的
只接受我是妈妈所生这个事实
“进化论”就交给老外纠结吧
希望他们能在猴群中找到自己的表亲
我早就弄明白自己从何而来
这一生从未纠缠在这个“狭窄”的命题
孙悟空降生之地名唤“花果山”
字面上意思是有花有果的山
可细究猴子的出身就能明白
石猴乃是天地精华所孕果实
(古文“花”“华”相通)
这猴所做的第一件事也颇耐人寻味
他带领群猴找到一处所在“水帘洞天”
何谓“水帘”?就是人的“眼帘”
何谓“水帘洞”?就是人的“眼睛”
石猴进入水帘洞的寓意非常深刻
就是在追问终极命题:“我是谁”
是谁在眼睛后面观看这个世界
是我,那我又是谁?
《西游记》里那条坎坷的取经之路
就是一条探寻自我内心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有无数的可能
可以沦落为魔也可以一路向西矢志不渝
就是在这个水帘洞中
石猴觉悟到生命的局限性
纵然他是天父地母孕育而成
也终有一日生从生处来死向死处去
就是这心中的一念觉悟
才有了接下来波澜壮阔的一整本演绎
让我们再在“水帘洞”中稍作停留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水帘洞的妙用
就能感受悟空的选择多么的不易
他舍却了上天的赐予要自己求索
且看书中如何描述这个洞天福地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可别小看了西游记中的这些“闲笔”
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西游的体系里各路妖魔为何而修行
因为即便你法力通神同样要受到制约
其中最为各路妖魔鬼怪头疼的
莫过于“三灾八难”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
一为雷灾;二为火灾;三为风灾
八难者
一者得生人道难;二为去女为男难
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
五者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
七者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
八难先不必赘言
这雷灾、火灾、风灾
是各路妖怪避无可避之劫难
每隔500年出来一次
为什么妖怪们都神态狰狞性格扭曲
这好不容易觉悟修炼出一点点道行
500年一到马上被雷击散火烧尽风吹灭
这种痛苦大家可想而知
绝大多数妖怪500年就被归零了
即便是侥幸躲过劫难也为此疲于奔命
所以好不容易挺过来的妖怪们
即便保住了性命也会因过度的痛苦
落下严重的后遗症
或神情恐怖、或心理变态
说起来都是泪啊
先把三灾的厉害做个交代
雷灾:天降雷灾,需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火灾:这火不是天火不是凡火,唤作“阴火”
自脚底涌泉穴烧起,直透泥垣宫(头顶)
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风灾: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
不是和熏金朔风,不是花柳松竹风
唤作赑(bì)风,自囟(xìn)门中吹入六腑
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其实
这是经书中对人体死亡之时
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的文学描述
真是被著书者天纵奇才的想象力深深折服
若非悟空学得72般变化如何躲得过这三灾
还记不记得在水帘洞说明书上的注解: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这个好所在竟然天然的躲避了三大灾害
雷灾、火灾、风灾
这正是妖魔鬼怪在悟空去念书的岁月中
强行占据洞天福地“花果山”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三国演义》讲的是“谋”
那么《水浒传》讲的就是“真”
而《红楼梦》讲的是“情”
至于《西游记》嘛,讲的就是“心”
石猴到了学校有了自己的法名“悟空”
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又给混名“行者”
这两个名号中正是修行的不二法门
理要顿悟事要渐修知行合一明心见性
且看悟空脱困五行山之后
马上碰到六个山贼
这六个山贼的名字颇耐人寻味
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这六个山贼正是佛家修行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悟空让这六人和自己平分所劫财物
正对应了七情六欲
悟空打杀这六个山贼
正是断六根灭七情六欲之暗示
再加上之前打杀老虎之后降服小白龙
正是佛家“降龙”“伏虎”之功德
“龙和虎”在佛家代指的是人的贪嗔痴
正是要降服内心的猛虎和恶龙
《西游记》中妖怪众多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可书中并没有交代降服妖怪的操作流程
只说了一部治心的法门《心经》
心治了,妖也就治了,魔性就转成了佛性
唐僧代表真法
悟空代表心悟
八戒代表戒律
沙僧代表清净
白马代表笃行
悟空是“心”唐三藏是用“心”之人
人心相合崎岖的取经之路就是坦途
唐三藏三次赶走行者皆入邪魔之手
就是人和心背离所产生的可怕后果
《西游记》是对修“心”最美妙的解读
把艰深的修行融进奇思妙想的西行路
既让普罗大众在取经的路上有所收获
也使明眼人在修行的关键点披荆斩棘
一体难修真寂灭
二心搅扰大乾坤
—————— 未完待续 ——————
讲的好
青青子衿Allen123 回复 @n3ele3qgexguhh0el9o6: 谢谢您的鼓励,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听完后感觉西游记需要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