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45-01】分别尔炎识灭名涅槃

【2-44.45-01】分别尔炎识灭名涅槃

00:00
17:04



《楞伽经导读》110


2-44.45-01分别尔炎识灭名为涅槃


内容提要


第二品第44


经文】:


1、“复次,大慧!我今当说五蕴体相,谓色、受、想、行、识。


佛说五蕴的自性相,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2、大慧!色谓四大及所造色,此各异相。受等非色。大慧!非色诸蕴犹如虚空,无有四数。大慧!譬如虚空超过数相,然分别言此是虚空。非色诸蕴亦复如是,离诸数相,离有无等四种句故。数相者,愚夫所说,非诸圣者。


2.1“色”是由各种不同相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之物。受、想、行、识四蕴,不是有质碍的物质存在。


2.2、这四种蕴如同虚空,而虚空不能数,虚空也是被妄想分别为虚空。


2.3、受、想、行、识也如虚空一般,并不能数出四个蕴,而且远离有无与四句,是被愚夫们说可以数数,圣者不数。


3、“诸圣但说如幻所作唯假施设,离异不异,如梦如像。无别所有,不了圣智所行境故,见有诸蕴分别现前。是名诸蕴自性相。


3.1、蕴,圣者认为不过如同幻术师的幻术所成,只是假名安立,远离异与不异的二边,如梦、如镜中像。


3.2、不了圣者智慧所行境界,蕴其实与阿赖耶识这个“所依”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分别而显现,这就是诸蕴的自性相。


4、大慧!如是分别,汝应舍离。舍离此已,说寂静法,断一切刹诸外道见,净法无我,入远行地,成就无量自在三昧,获意生身,如幻三昧、力、通、自在皆悉具足,犹如大地普益群生。


4.1、诸蕴的分别应该舍离。舍离了分别,就应该宣说寂静法。


4.2、“寂静法”梵文是viviktadharma,也译“寂静空法”或“空寂法”,就是清除凡夫的增益,领受凡夫境界根本无生之法。


4.3、为断除外道见解,而在一切众会之中,宣说一切法空寂无生,以此证“法无我”而清净,入菩萨第七地远行地,成为无量三昧自在者。进而获证意生身,从而得如幻三昧、力、神通和自在,如同大地一般供养一切众生。


第二品第44段经文学习圆满。


第二品第45段。


经文】:


1、“复次,大慧!涅槃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诸法自性无性涅槃,种种相性无性涅槃,觉自相性无性涅槃,断诸蕴自共相流注涅槃。大慧!此四涅槃是外道义,非我所说。


1.1、四种涅槃:


第一种“诸法自性无性涅槃”,梵文是bhāvasvabhāvābhāvanirvāṇa,就是以为证得了凡夫境界的事物的自性不存在,就是涅槃。


第二种“种种相性无性涅槃”,梵文是lakaavicitrabhāvābhāvanirvāṇa,就是以为证得了凡夫境界种种事物的外相不存在,就是涅槃。


第三种“觉自相性无性涅槃”,梵文是svalakaabhāvābhāvāvabodhanirvāṇa,就是以为证得了能觉知凡夫境界的事物的自相不存在,就是涅槃。


第四种“断诸蕴自共相流注涅槃”,梵文是skandhānāṃsvasāmānyalakaasatatiprabandhavyucchedanirvāṇa,就是以为证得了对于诸蕴断除了其自共相的相续,就是涅槃。


1.2、以上这四种涅槃,都是外道的理解,不是佛说。


2、大慧!我所说者,分别尔炎识灭名为涅槃。


2.1、佛所说的涅槃是“分别尔炎识灭”。


2.1.1、“尔炎”,是梵文jñeya的音译,意译就是“所知”,就是在凡夫虚妄分别时,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


2.1.2、“分别尔炎识”,就是凡夫误以为心外有事物存在的虚妄分别的识,这个识就是“意识”。


【阐述】:意识就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


2.2、佛所说的涅槃,梵文是vikalpakasya manovijñānasya vyāvttir nirvāṇa,就是“证得分别的意识的转灭是涅槃”。


2.2.1、分别的意识的转灭才是佛说的涅槃。


2.2.2、“转灭”梵文是vyāvtti,是“以转而灭”的意思。


【阐述】:佛陀在这里说的“意识灭”,不是压制意识不生起,而是通过“转染成净”的修行,使得没有杂染种子的现行,从而意识灭,这就是“以转而灭”。


3、大慧言:“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耶?”佛言:“建立。”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识灭?”


3.1、世尊,您不是建立了八个识吗?佛陀回答:是的。


3.2、既然建立了八个识,为什么只是说意识灭,而不是说其他七个识灭?


4、佛言:“大慧!以彼为因及所缘故,七识得生。大慧!意识分别境界起执著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无别体相,藏识为因为所缘故。执著自心所现境界,心聚生起,展转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现境界风吹而有起灭。是故,意识灭时,七识亦灭。”


4.1、佛说其他的七个识是以意识为因和所缘而生起。


4.2、第六识——意识以执著种种外境而生起,并以此熏习下的杂染习气种子,滋养第八识——阿赖耶识。


4.3、第七识——意伴随着执著我与我所,并没有随转而起区别于意识的另外形态。它没有区别于意识的独立体性,而且以阿赖耶识为因和所缘。


关于第七识——意,请回顾第二品,第9段经文的第4讲内容。


4.4、由于执著“自心所现”的外境,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也就是阿赖耶识聚合而生起,而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又生起对“自心所现”外境的执著,这两者展转相互为因。


4.5、正如“自心所现”境界之风,吹动海浪有起有灭——这就是“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因此,以第六意识的转灭,其他七个识也就转灭。


关于涅槃的其他内容,请回顾第二品,第32段经文的第1讲。


偈颂】:


5、尔时世尊重说颂曰:我不以自性,及以于作相,分别境识灭,如是说涅槃。


5.1、我不以事物是否有自性为涅槃;不以觉知事物的自相是否存在的作为为涅槃;也不以断除自共相的相续为涅槃;而是于分别为因的识的“转灭”入涅槃。


【阐述】:这个分别为因的“识”就是意识。


5.2、意识为心因,心为意境界,因及所缘故,诸识依止生。


意的依止处,是以心为因和所缘,心的因是所依的意识。


5.3、如大瀑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如大洪水尽,波浪就不生起。大洪水,比喻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杂染种子没有了,就没有了现行,就生不起意识的波浪,如此意识转灭,其他的识也就“寂灭”而不再生起。


【注意】:“意识灭”不是压制意识不生起,而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灭尽,也就是“转染成净”了,不生起现行,这时表现为杂染种子现行时的分别的功能的意识,也就灭了。


第二品第45段经文学习圆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美人魚兒

    頂禮于老師 願正法永駐

    于晓非_ 回复 @小美人魚兒: 🙏🏼

  • 听友193583035

    感恩于老师法布施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193583035:

  • 朝菌之旅

    感谢于老师法布施!🙏🙏🙏

    于晓非_ 回复 @朝菌之旅:

  • 于晓非_

  • 惭愧斋

    佛陀说的意识灭是“以转为灭”,即转染成净工作完成。

  • 嗡悲

    感恩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嗡悲:

  • 一心一慈

    顶礼善知识!

    于晓非_ 回复 @一心一慈: 🙏🏼

  • kong_康

    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即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就是转染成净

  • 3杠11大码头

    “以转而灭”清晰透彻。顶礼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3杠11大码头: 🙏🏼

  • 云莲66

    新课来啦,感恩于老师善知识!!!

    于晓非_ 回复 @云莲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