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类】茉莉花与芳香疗法:悦人身心体自香

【芳草类】茉莉花与芳香疗法:悦人身心体自香

00:00
15:18

茉莉花与精油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本草纲目》当中收录了不少外来的芳香植物,比如茉莉花、迷迭香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几种外来的香草,它们的背后还引出了一种疗法、一个学科。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有一首江南民歌小调,大家都熟悉都会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轻松甜蜜,朗朗上口,已经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如果我说茉莉花的原产地不是在中国,可能有些人一下还接受不了。茉莉是木犀科植物Jasminum sambac (L.) Aiton,它原产在印度、波斯一带,是李时珍第一次把茉莉花载入本草典籍当中。茉莉比较怕冷,到了中国主要被种植在江南地区,后逐渐扩大范围,现在福州把茉莉花定为市花。

好闻好用

茉莉花茶非常有名,但它可不是茉莉花泡的茶,而是用茉莉熏出来,有茉莉花味的茶。

北京不产茶叶,北京人却爱喝茶,且北京也有茶叶老字号,以茉莉花茶闻名。这是一种茉莉花熏过的绿茶,简称花茶,到了南方叫香片。茉莉花清香、淡雅,享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与绿茶搭配香气绕梁。

但茉莉花中的精油含油量并不高,只有约0.2%左右。也就是说采集500朵茉莉花蕾,才能提炼出1滴纯茉莉精油。高纯度的茉莉精油也有“液体黄金”之称。

 

茉莉花 许军摄


古埃及与芳香疗法

茉莉花令人赏心悦目,也悦目赏心。《本草纲目》中记载,茉莉花可以平肝解郁,理气止痛。与茉莉花相关的还有一种疗法——芳香疗法。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一种将植物精油运用在“香熏”、“按摩”和“沐浴”当中,通过对人体心理和生理上调整,以达到保健和治病效果的方法。现在盛行于全球,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

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掌握了提取芳香精油的方法,已经制作出香油、香膏等用品。古埃及有这样一种传说,埃及艳后克丽奥佩德拉容貌非常美丽,她也非常喜欢在沐浴时加入精油,浴后还把精油涂在身上,并斥巨资兴建了一座“香膏花园”。

古埃及早期的“芳香疗法”后来流传到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后来的阿拉伯世界,精油也被广泛用于治病、抗菌和驱魔。

早期人们对精油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直到20世纪初,法国化学家盖特佛赛(Rene Maurice Gattefosse),在一次实验事故中烧伤了手,意外发现了薰衣草精油对烧伤疗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使用不同的精油治疗战场上士兵的伤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着他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芳香疗法》专著,正式提出了“芳香疗法(Aromatherapy)”的专业术语。

Aromatherapy一词由Aroma和Therapy两部分组成。其中,Aroma源自希腊文,意为芬芳、香气;Therapy即是治疗法。进行芳香疗法时用到的精油(Essential Oil)和挥发油得概念稍有不同。挥发油是通过水蒸气蒸馏获得的挥发性油类。精油更注重精华的概念,制备方法包括萃取、压榨或蒸馏等几种方法。现在最常见到的有迷迭香精油、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和尤加利精油等。

在芳香疗法中,也常把不同品种的精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用来防病、治病,这点与中药的复方配伍类似。

芳香疗法在埃及能够发展起来,有物质基础和广泛的民众基础。香料是古埃及重要的贸易物品之一,亚历山大港能够闻名于世,得益于香料贸易,后来那里逐渐成为世界香料贸易中心。

埃及的精油店很多,这也是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在当地的一家精油店里,见到了40多种精油的产品,都装在精美的小玻璃瓶里。

精油与玻璃

成语买椟还珠,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在郑国买珍珠,装珍珠的匣子制作得非常精美。这位不识货的楚国人,买下盛放珍珠的匣子,却把匣子里的珍珠还给了卖主。

反观现在,很多商品、酒瓶、香水瓶,内容质量如何还未可知,但外面的玻璃瓶都做得像一件件艺术珍品。

古埃及是玻璃的发祥地,玻璃瓶与精油相互借势、打开了市场,流行至今。古埃及人在烧火取暖时意外地发现,被融化的砂石冷却以后变成了一粒粒具有明亮光泽的玻璃珠,最早的玻璃就这样出现了。现代人们知道,玻璃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在公元前后,罗马人已经能够烧制花瓶、水杯,并且制造出含有铜铁等金属的彩色玻璃。

现代药学家朱晟先生,在他所著的《中药简史》当中,对玻璃的历史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他客观指出,虽然玻璃在我国很早已经出现,但玻璃的制造技术逐渐落后于欧洲。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金石部中也收载了玻璃。书中记载,玻璃被称为水玉,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出南番。

物以稀为贵,直至清朝,玻璃制品在中国还是昂贵的奢侈品,且大多来自海外,只有达官贵人,才装饰得起。

《红楼梦》中就出现了几幕由玻璃制品引发的故事。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在玻璃穿衣镜前闹出了笑话。宁国府里贾珍要请一位贵客,为了装饰门面,让儿子贾蓉向王熙凤借玻璃炕屏。这些文字都说明,当时玻璃制品在中国的稀有和珍贵。

直到民国时期,北京的四合院中,大部分的窗户还是木头窗户棱贴窗户纸,有的只在一扇窗中间一块按上一小块玻璃,好似一个观察窗。凡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有过糊窗户的经历。“隔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玻璃制造过程有些像炼钢一样。砂岩原料的熔点很高,加热到2000度以上才能融化,烧制玻璃时需要反复地烧。在现代的玻璃工厂,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玻璃了,无论平面的、钢化的、有色的、透明的、各种形状的瓶瓶罐罐,还是一些精巧的工艺品,都有了更进阶的制作方法。玻璃,从生活用品到高大建筑,已经无处不在了。

《本草纲目》与香疗

《本草纲目》记载的外来香草还有许多。迷迭香是其中一种,来自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原产自地中海沿岸地区。

李时珍著书时考八百余家典籍资料,其中不仅有医药书,写出的书中也不仅是中医药王国的事。《本草纲目》记载,迷迭香自三国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青睐,栽种在宫苑里。

曹丕与曹植“煮豆燃豆萁”一般的骨肉相残惨剧,为人熟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他们也曾因对迷迭香共同的喜爱,聚在一起吟诗作赋的美谈。

曹丕《迷迭香赋》赞赏来自西域的迷迭香:“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在春天里熠熠生辉,取其鲜嫩叶,装入香囊袋,佩在身上,芳香迷人。这也被收录在《本草纲目》中。

每年一到夏天,日晒天热邻人烦躁。其实比烈日当头更可怕的是夏天的小蚊子,让人人恨得要死、怕得要命。用蚊香驱蚊古已有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迷迭香和羌活一起做成丸药,点燃后用来驱蚊的方法,这算是古代的一种蚊香。

迷迭香不仅可以闻,也可以吃。西餐经常把迷迭香、罗勒等香料的粉末撒在主要食材上。现在各国菜肴里也用这些香料作为辅料。

罗勒

说到罗勒,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外来的了。敕勒川,阴山下,就是这个勒字。很多外来药的名中有勒字,如诃子最早叫“诃黎勒”,余甘子最初叫“庵摩勒”,丝瓜最早叫“天罗勒”一样。

罗勒现在比较常见,不仅在西餐中,而且在泰国餐、马来餐、越南餐里都可以见到。

罗勒Ocimum basilicum L.为唇形科罗勒属植物。罗勒是一大类,品种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甜罗勒(Sweet Basil)、紫罗勒(Purple Basil)和柠檬罗勒(Lemon Basil)等。九层塔也是这组罗勒中的一种。

九层塔这名称的由来,主要因它的花序重重叠叠,如同宝塔。潮州菜、客家菜经常会用到九层塔,潮州人把九层塔称为“金不换”,客家人把九层塔称为“满园香”。现在安徽等地也流行配菜放入九层塔,作为冷拌菜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今天我们聊了《本草纲目》中的几种外来香草,也提到了芳香疗法。

芳香疗法也是世界传统医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人有五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我们应当把五官的功能都调动起来,一起防病、治病。

只要是对人类健康有用的方法与材料,我们都可采用、吸收。博采众家,无问中西。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屈圣淳

    赵老师,您哪节课是讲白蒿的 谢谢

    赵中振教授 回复 @屈圣淳: 报歉,白蒿在200集中没有专门讲,以后有机会再聊。

  • 班里的小傻瓜

    赵老师,我们客家地区也管九层塔叫金不换,那个香菜叫园香,我在梅州生活了四十多年,没听过叫满园香的

    赵中振教授 回复 @班里的小傻瓜: 中草药别名地方上有很多,中药正名词典(谢宗万编著)相对收录比较全

  • 听友148304648

    诗话本草纲目(438)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精油 点滴精油馥郁香, 百花萃取自芬芳。 熏蒸沐浴心神悦, 治病扶伤养命康。

  • Marryking

    中医中药,用途广泛

  • 听友387931364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