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08-2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00:00
08:2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因人而殊。他们反对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而主张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注重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道”即“引导”,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维理络,促使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找寻探索知识结论的方向。“强”即“激励”,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动性,使之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激励他们开动思维机器,自觉地把探索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坚持到底。“开”即“开启”,就是在教学中点明问题的关键,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去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学习步骤,《中庸》还强调,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不断地学思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决定的因素是个人顽强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资。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中国古代教育家已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们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重视“博学”,同时又要求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博是约的基础,在博的基础上求约,即根据一定的原则去归纳、简约或精要各种知识成果,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把一个道理讲明白,如果没有关于这个道理的广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就很难把这个道理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之处向学生讲清楚。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为贪多务得,过于庞杂而不求甚解;有的学生表现为知识面太窄,抱残守缺;有的学生表现为学不专一,浅尝辄止;还有的学生表现为故步自封,畏难而退。这四种类型的毛病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既要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克服学生的缺点。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善于运用矛盾转化规律,特别强调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即使是次要的、隐蔽着的也要看到,以便巩固、发扬积极因素以克服消极因素,依靠优点克服缺点。应该说,这是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精华。


《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学相长”不仅意味着教与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韩愈继承和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思想。他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拜他为师,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他还肯定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中国古代教育家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孔子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也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墨子在教育实践中也强调尊师爱生。荀子把是否“贵师重傅”提到国家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并提倡学生超过老师。他认为学生对于老师不仅有知识学问的承袭关系,而且还担负着超越前人已有智慧、推进学术水平的责任。


朱熹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不是消极的防范,而是积极的引导,不重形式的条文规定,而重在启发学生自觉遵守。热心教人,方法得当,才能加深师生情谊,密切师生关系。朱熹的这些经验,包含了普遍的规律,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常为后人所称道和借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