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勃拉姆斯、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

14.勃拉姆斯、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

00:00
01:05:13

这张专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拉宾的两个现场演奏录音:第一是与库贝利克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1967年8月3日在拉维尼亚音乐节录制;第二是与范德诺特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68年7月在拉维尼亚音乐节录制。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作于1877-1878年。此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三段体。 
第三乐章,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3,完成于1935年。普罗科菲耶夫在自传中曾这样描述这部作品:“这部协奏曲在音乐和风格上都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迥然不同。它写于好几个地方,反映我当时正过着游牧民族那样的巡回演出生活……”。第一乐章主题作于他回国之前的巴黎,第二主题作于回国途中俄国境内的沃洛纳斯,最后总谱完成于巴库。虽然前后相距20余年,但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相比,风格却相当接近,只是在写作构思上更为成熟,旋律也更富有浪漫色彩。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这个乐章感情淳厚,旋律动人,拥有小夜曲一般的静谧和诗意。
第三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形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