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讲策略9: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在A股能够跑赢指数
各位书友大家伙,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荀玉根讲策略。今天我们来看看,未来哪些市场资金会胜出。作者说,通过长周期来观察美股基金的业绩,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现象,1是美股体量越大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收益越高。2是美股主动管理型基金,难以跑赢指数。2011年到2020年,这黄金10年当中,美国市场,1亿美元规模以下的基金,年化增长率只有5.9%,而50亿以上的基金,净值增长率能达到8.1%,这就可以解释为,美国股市的投资基金,正在发生赢家通吃的现象。收益率得到认可,吸引更多地投资者认同,从而引入更多地资金,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推升了公募基金的行业集中度。美国前十的大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集中度,从2000年的44%,提升到了2020年的60%。
那么有没有基金能跑赢指数呢?有,对冲基金,在阶段性跑赢指数,90年到2007年,对冲基金跑赢的概率是61%,但是在其他的时间段,对冲基金就不行了,比如金融危机之后到现在,对冲基金,跑赢指数的概率只有10%。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在一个高度有效的市场当中,指数已经越来越难以战胜。
但是美国股市这个经验,跟我们的A股市场,有点截然相反,我们的A股现在是小基金胜出,而且主动基金还在大幅跑赢指数。主要逻辑就是,基金规模大了以后,可投资的标的就会越来越少,也不利于去买那些成长性的股票,最后只能买一些大盘蓝筹,这样的话,业绩就会逐渐归于平庸。但是2020年来看,也出现了短暂的强者恒强的局面,规模最大的基金,收益率超过了60%,而规模小的基金只有35%,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2021年就完全反过来,那些规模最大的基金,那些明星基金经理,在2021年集体翻车,随着保险,白酒,家电,银行,中概互联网这些行业的暴跌,顶流基金经理们,在2021年非常难熬,不少人甚至都从榜首,一下跌落到了榜尾。
至于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在A股能够跑赢指数,而且还能够显著胜出,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散户投资者太多,而散户们在大幅跑输指数,甚至发生着巨亏,所以也就变相成全了机构投资者的回报。作者列出了一个数据,2016-2019,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无论是择时还是选股,全都是负收益,只有1000万以上的散户选股收益可以变成正值,反观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择时收益也是负数,但是选股正收益,完全可以覆盖择时损失,所以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最后算下来,总收益就是正数。这其实也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择时这种事情,真的很难,所以大家一定要等到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再去择时。没有绝对把握,就别太贪心,在择时上,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动的越多久错的越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什么叫做绝对把握呢?有两个点,一个是一致性预期出现,无论是一致性看涨还是一致性看跌,当大家都形成同一观点的时候,那么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2018年底,其实就非常明显,2020年底也非常明显。当大家都觉得白酒是永远的神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可以去做择时了。另外一个点就是绝对低估出现,跟同类比,跟自己比,都是估值最低点,这时候大概率也有择时的机会,这种绝对低估的位置上,我们慢慢买,比如定投建仓,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其他的择时,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有胜算的。建议大家少去择时。错误的概率太高。
既然择时是不好的,选股可以产生更大的回报,那么这也就告诉我们长期资金,肯定会胜出,因为长期资金,更容易深思熟虑,以基本面为主要思考方向。而且这些资金,还拥有更多地研究优势和信息优势,也更有耐心。做最确定的事情。具体来看,散户的持股周期只有38.6天,非常的短暂,一年换手率就达到450%,而qfii持股期则达到了92天,社保是118天,偏股基金是94.7天,其实要老齐来说,持有100多天,也算是比较短的,为啥美国主动基金长期跑不赢指数,就是因为指数的持股是一直不卖的。未来随着我们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我们也会形成这种趋势,谁拿的时间越长,谁的摩擦成本就越小,最后谁的业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企图做波段的,其实都是小聪明而已,其实最终的数据告诉我们,你这些方法,压根就不灵。
在美国,择时可以有,但是也不常见,平均每6-7年才会有一次熊市,指数跌幅在30%左右,其实挺挺也就过来了,即便你是择时高手,在下跌10%的时候发现了熊市,然后离开,等他底部涨10%的时候,你才发现企稳,然后再回来,里外里这20%是你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即便你操作完美无瑕,其实你也就占到了10%的便宜。稍微一犹豫,其实你就错了。最后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把持仓筹码买回来。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在重复着这样的错误。
在A股市场,为什么择时稍微好点呢,就是我们前面几次暴涨暴跌的空间太大了,都超过了30%,所以你才有择时的胜算,但最近几年,我们其实已经发现,指数回调已经越来越难超过30%了,所以结构化择时还有机会,整体资产配置的择时,已经机会不大了。所以老齐的策略就是用股指期货对冲一下系统性风险,也就是暴跌的时候,在期货上建立空单,弥补损失。但只要暴跌结束,空单就要赶紧撤掉。这种策略,可能还有一定的空间。也就是说不择时,只对冲,可以让我们的投资,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跑出一定的优势。只要下跌结束,我就会把空单撤掉,这样我就不用等他企稳,所以会多出10%的空间。
下面我们来看看牛市的三个阶段特征,分别是孕育期,爆发期和泡沫期,孕育期是盈利回落,估值修复,在这一阶段,基本面还尚未从衰退中走出来,但政策已经开始加码托底经济,宏观流动性的宽松,会带动市场上行,
第二阶段,爆发期,政策效果开始全面显现,基本面开始复苏,市场正在迎来估值修复,形成戴维斯双击,估值提升的同时,利润也在增加。这部分涨幅通常较大,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相信牛市已经回归,第三阶段是泡沫期,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经济转好,股市走牛,大家情绪普遍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冲进市场,市场盈利增长速度,已经赶不上估值增长速度。储蓄开始逐渐转移进股市。
接下来,作者回顾一下整个几轮牛市表现,先是2005年那一拨大牛市,从2005年6月到12月,指数已经开始从998点反弹到了1223点,但当时市场太悲观了,根本没人相信还会有牛市,大家都在说中国股市要推倒重来。
到了2005年2月,市场就进入了爆发期,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上证指数从1000点,涨到了3000点,这一阶段,基本是全面上涨,利润也全面回升。2007年3月以后,就开始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泡沫阶段,只是这个泡沫有点大,从3000点,干到了6124点,从3月一直涨到了10月份,如果遇到泡沫阶段你就走,会是什么结果,估计会被骂成狗,比如当年赤子之心赵丹阳就是这样,号称是中国私募第一人,中国私募之父,中国价值投资鼻祖,3000点清仓,然后被各种投资者狂喷,后来江湖上很少再有赵丹阳的消息。所以这么早清仓,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波牛市,2008年10月,到2008年12月,这是第一个孕育期,当时股市从6124点掉到了1664点,投资者全都损失惨重,所有人都在咒骂这个万恶的股市。但是从10月到12月,两个月时间就反弹了26%,不过没人当回事,反而认为应该趁着反弹再减仓。大家被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洗脑,认为全世界经济完蛋了,要陷入大萧条了。当时的上证指数其实已经跌到了15倍估值以下。2008年12月开始,进入了爆发期,由于救市政策推动,市场资金格外宽松,搜易带动了整个市场反弹,2009年11月,涨到了3400点,也就是说指数一年翻了一倍。而带头领涨的就是那些资源股。但2009年11月以后进入了泡沫阶段,但这个泡沫阶段,股市整体并没有再上涨,只有中小板往上冲了一下,然后到2010年11月,当股指期货推出来之后,全市场就开始重新崩溃,一直跌到了2012年底。明天我们再来详细的说说,2015年这一波特大牛市的三个阶段。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