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提示
1、“打工人”的说法,为什么会流行?
2、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理解韦伯的“工具理性”概念?
4、职业和志业的区别是什么?
本集嘉宾
杨照
著名作家、评论家、著名人文经典领读者。1963年生,本名李明骏,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欧洲现代思想史、原始佛教和社会人类学。“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主要著作有《经典里的中国》《史记的读法》《故事照亮未来》《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本集推荐
上集回顾
《八分》每周三、每周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韦伯所处的时代如果可以称为 忧郁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大概可以算是 焦虑的时代了。
光盲imok 回复 @未央74: 忧郁是说明还有长远理想,焦虑是短期的困扰。都没办法做一个长期主义
我不认同医生会被AI取代 或许一部分常规病AI可以根据检查报告和化验报告来开处方,但是例如心理医生,中医的望闻问切,其实有很多还是需要用心去感受体会,以及和病人交流的。我想如果病人对着冰冷的机器交流,特别是心理病的病人,肯定是没有感觉,会更疯狂的。
还好没有你 回复 @爆炸头不爆炸: 现代医学完完全全可以被智能机器取代,这是无可争议的。
个人观点,纯粹探讨。 财务自由后去做喜欢的事? 你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财务自由?你确定凭什么你就能做到财务自由?你保证财务自由后你有相应的健康条件去做喜欢的事?你确信现在的情感和财务自由后都保持一致,财务自由后依旧喜欢着现在喜欢的事? 如果是跑步钓鱼义工这些事,完全可以在平常生活和周末中加进去做,为什么要等到财务自由?换句话说,有许多想在财务自由后做的事其实现在也都能做,但是人就是不愿放弃一些东西来换取另一些。财务自由后去做想做的事,其本质是“我既想要有钱,又想要做想做的事”。
15896728hyg 回复 @赤水之巅: 对,我也经常在想,财务自由后能做的事情,现在也能做,而且现在更年轻,更有活力,为什么要放在以后呢。我思考的结果是,我并没有那么的想做那件事,只是给自己不行动找借口而已。
杨照老师的声音过于低沉,唠唠叨叨的感觉,听着就想碎觉
硎森 回复 @阿航哥_73: 我也有相同感觉,杨老师的学识是很渊博的,但是确实感觉有点啰嗦,台湾腔的碎碎念,断句断的也很碎,老是容易跑神,我以为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这一期太棒了,收听完大有裨益,感谢道长分享。
对话节目,如果两者不平行,第三者就不易听懂。杨老师语言概念性太强,还很冗长……和道长信息量大,言简意赅的风格相差太大了。
我认为医生没有那么容易被取代,因为治疗人类疾病不等同于修机器。
翻云重工 回复 @狗仔的肥妈妈: 你太把人当回事了
听到这里感到非常欣慰。作为一个电气工程的教授,这些年跟博士生讨论了不少关于做研究能解决什么问题或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跟他们说的几乎和韦伯这几句话一模一样。我之前没听说过他,所以说这些话时多少有些无奈,也感觉有些孤独,因为在同事同行之间一直没有找到类似的观点和共鸣。之所以我坚持这样教导学生,完全是出于对两个信念的坚定:1,做学问第一应该远离功利因为学问本身没有好坏,2,做学问是一个尊从本心修行的过程,能不断地看清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如果和这两条相背都是学术的“外道“。当然“外道”也不能一概而论是坏的,只是它没法让内心安宁,没法让头脑清醒,会使得教授也会变成打工人。
13761319bqo 回复 @Thankall: 谢谢。
好像讲了打工人 又好像没有讲,太深了
钱少事多,不能给自己发声,就是打工人本人了……
5znk7fzw71a8las3bb9o 回复 @听友229234135: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会钱少事多 为什么我不能为自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