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讲策略5:未来的牛股都会出现在哪里?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荀玉根讲策略,昨天我们说到了微观层面,未来会有两大趋势,一个是科技与消费占比会越来越高,另一个是行业龙头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中国将有一大批企业,不再满足于本土市场,在国内完成本土替代之后,会进军国际市场,未来很多产业的主战场将在海外。比如我们说的家电行业,之前是靠着房地产一轮大牛市,带火了家电。现在随着房地产退潮,家电行业,必须在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点。
巴菲特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很湿很湿的雪,以及很长很长的坡,这个雪就是好公司,这个坡就是好赛道。借鉴美日的历史经验,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赛道,会更加优质。比如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房地产就很强,2010年之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升级时代,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非常清晰的优质赛道机会。
老齐之前也说过,投资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之前讲的内容,要有权益资产上涨的时代背景。所谓地利,其实就指的是这些赛道,说他是赛道可能不准确,应该是列车,我们就像是在不同的列车上奔跑,选择对了最快的列车,无论我们自己跑的快还是慢,最后都能跑出成绩。作者做了个测算,从2008年10月算起,A股,港股,中概股,总计诞生了260只10倍大牛股,其实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因为当年好像一共也没有3000只股票,所以几乎都是10%的概率了。这其中57%来自于科技和消费行业,而这两个行业里加起来,估计也就不到1000只股票,所以如果你只在这两个行业里挑选股票,选中10倍牛股的机会,甚至高达20-30%,相对来说,大牛股在制造业,周期行业就比较少,金融行业的比例最低。
2016年以来,5倍牛股一共89只,有59%来自于科技和消费行业,2019年1月也就是本轮牛市开始算,那么374只个股翻倍,也是59%来自于科技和消费行业。作者的意思就是说,选对这两个赛道,我们其实骑上大黑马的机会就会很高。不过老齐觉得,这多少有点后视镜效果,因为这两年科技和消费确实涨的太多了,成长周期走到了极致,价值这几年有点惨。如果我们回到2018年1月去统计,应该会有另外的一种结论。金融估计也不差。所以选择最后的节点,其实很重要。老齐认为,成长和价值始终是相互切换的,长期来看,确实成长要比价值高2个百分点的年化,这两个百分点,基本就是更大波动的风险补偿,二者不至于差距太大。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逆向思维。股市当中,非常遵循一个物极必反的规律。
1980年到2000年,美国经济转向为消费和科技为主,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67%,提升到了77%,私人消费占比从62%,提升到了66%,80年代后期,美国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启动,一批公司像什么雅虎,微软,英特尔开始上涨,而第二波互联网浪潮,代表公司则变成了苹果,谷歌和脸书,
美国在90年到2000年,诞生了79只10倍牛股,其中72%来自于消费和科技行业,从行业来分析,信息技术上涨13倍,医疗涨了3.3倍,可选消费涨了2.5倍。但单纯从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来看,金融却是最高的达到了15.3%,信息技术只有11.3%,医疗保健是10.4%,必选消费是3.5%,可选消费是2.6%,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有时候不能光看利润增速,还得看看他是否符合时代背景,有没有想象空间。还是老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逻辑,光有利润增速,不符合时代背景,其实也是效果不佳的。
作者做了大量的中美经济数据的对比,基本说明了一个结论,我们基本处于美国80年代,经济转型的起点上。
他说,中国也处于经济转型初期,科技消费产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一点跟老齐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我们也认为,现在A股可能处于美股84年左右的时间点。也就是说大牛市已经起步,但未来的路一个是很漫长,也会有很多的曲折。需要我们控制好风险之后,长期坚持。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十年前就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现在我们500强企业的数量已经首次超过了美国,不过作者也客观的说,从500强企业的排名和结构来看,我们其实也还远没有到骄傲的时候,前200名的企业,其实我们的数量要明显低于美国,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数量多,但都排名靠后,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国企,央企,大的垄断型企业,这些理论上来说,都不应该计入排行榜,因为他们的地位是政策赋予的,而并不是市场赋予的。比如中移动,只有你能干这个事,那你能做强做大,做到500强,也是理所应当的。
世界500强里,真正的企业就是那些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腾讯,京东,小米,美团,拼多多这些,他们才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从上市公司层面,我么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10年,5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38%来自金融,8%来自消费,12%来自科技,到了2020年,金融的比例降到了26%,消费的比例达到了44%,科技达到了16%。消费和科技赛道上的头部公司已经越来越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茅台和宁德时代,我们叫做茅王和宁王。全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2000年是中移动和李嘉诚的长和集团,2010年是中石油和工行,2020年是腾讯和阿里。
作者说,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我们的产业结构,大概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变迁,90年代之后,主要是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带动,那会生产彩电的公司,是全国最好的企业。2000年之后,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进入了工业化制造时代,城镇化率也大幅提升。住房需求集中释放。所以房地产带动着整个周期行业,像什么钢铁,汽车,电力,石化,金融,都进入了全面的景气周期。而到了2010年之后,其实股市已经开始转向了消费和科技,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三个最为明显的赛道。
而且在这三条赛道上,会遵循一个强者恒强的规律,当年美国就有一波所谓的漂亮50的行情,在70年7月到72年12月,连续上涨了2年多的时间。累计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43%,而同期的标普500只涨了51%,但是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盈亏同源,他能涨那么高,肯定跌的也会狠,73-74年,美股进入下跌阶段,漂亮50的平均股价,下跌了45%,也超过了指数的跌幅。但如果算一个更大的周期,比如1968年12月,到1982年7月,这个期间,其实漂亮50还是上涨了156%的,而同期的标普500指数非但一点没涨,还跌了1.2%。所以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好公司还是有时间价值的,即便是整体行情很差,好公司的时间价值,也能帮我们获得一定的收益,你要是拿指数14年,一点钱都不赚,那肯定是崩溃了,但是这些好公司,一直拿着,在最差的这个阶段,年化回报算下来也还有7%。虽然非常不理想,但是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做了一个A股龙头指数,对比了万德全A指数的走势,在2016年1月之后,二者形成了明显的分叉走势,龙头指数2016到2020年涨幅高达220%,比如茅台,海天味业,顺丰控股,三一重工,爱尔眼科这些,在2019-2020年这一波牛市当中表现得极其出色。日常消费涨幅最大,龙头的优势也最大。其次是医疗保健,第三是科技,那些没怎么涨的比如金融,地产,公用事业,反而龙头和行业指数,区别不大。作者说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消费医药科技,这三个行业当中的龙头公司,ROE要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造成了强者恒强,逐渐集中的现象。而其他行业的区别往往只存在于市值上,但是盈利能力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这里作者再次提出了ROE的概念,其实这是我们基本面选股的基础,把ROE高的公司都筛选出来,给与一定的行业配比,其实长期跑赢大盘是没有问题的。
这几年高ROE的龙头公司,其实更受到资金的青睐,大家的选股模型基本一致,所以不怎么跌的下来,只要不太贵,就会有资金给买起来。所以想找一个特别低估的时候,去买入这些高ROE企业,真得等待一个熊市的出现。绝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机会不太大。包括2021年,很多白酒跌了40%了,但其实依旧不便宜。明天我们继续来讲,机构和散户的博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