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讲策略 2

荀玉根讲策略 2

00:00
09:52

荀玉根讲策略2:对美林时钟的改进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荀玉根讲策略,今天我们看看作者对于美林投资时钟的改进,这里先要了解一些定义,比如滞胀,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停滞,严重通胀,大量失业并存,而这里的滞胀,是GDP下滑,物价上行,同理,衰退就是GDP下滑,物价下行。所以其实跟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比如经济增速,从6%跌到5%,就属于经济下滑了,而在传统的经济学定义中,这也是增长的,只是增长放缓。



之前也说了,美林投资钟,在之前很好使,但是在2013年之后就不好用了,因为GDP一路向下,所以表现出来的时钟定位,不是滞胀就是衰退,但是2015年,我们也确实走出了一波牛市。作者说,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美林投资钟没有考虑流动性这个变量,实际上流动性还是很重要的。2014年的牛市,也是流动性转向之后,催生出来的。作者的意思就是,如果只用二维的空间去解释,那么美林时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我们用流动性,经济,物价三维空间来进行测算。那么经济依旧遵循着,债券牛,股票牛,商品牛,现金牛的四个阶段轮动逻辑,债券牛市开始于通胀见顶,终于通胀见底,股票牛市则始于政策底,终于经济见顶,衰退后期政策明显转向,会成为推动股市复苏的重要力量,而商品牛市则始于政策顶,终于实际利率见底,一般他会在过热期表现,也就是政策层面,在见到实体经济过热,通胀压力显现后,开始收紧政策,要一直坚持到通胀上升斜率放缓,实际利率见底回升的时候,商品才会步入熊市。现金为王,往往出现在滞胀期,这个阶段,没啥资产可以选择。



作者,做了一个划分,2004年到2021年之间,投资时钟完成了4轮运转,20042008年中期,大概4年半的时间,是第一轮,2008年中到2011年中,3年时间是第二轮,2011年中期,到2013年底,2年半的时间,是第三轮,2013年底到2018年初,4年时间,是第四轮,最近一轮周期,是从20182月,但是至今仍未走完。



作者随后做了拆分,把复苏,衰退,过热,滞胀进一步拆分,在滞胀,复苏,衰退三个周期中,拆出一个前后之分,比如滞胀,在200710月,到20087月,但是他以20083月为界限,之前是滞胀前期,之后是滞胀后期,前期表现商品最好,而后期表现则现金最好。



随后是衰退前期,20087月到20089月,债券表现最好,2个月有4%的收益,20089月到20093月,是衰退后期,这时候股市已经开始起步,涨幅达到了惊人的68%



20093月开始,进入了复苏前期,股票继续上涨,到20097月,股票还有45%的回报,20097月以后是复苏后期,一直到20101月,股票和商品表现基本差不多,而债券已经没有收益。然后接下来是过热期,一直到20113月,股票和商品,依旧表现很好,再往下开始下一个周期,一直到20116月,是滞胀前期,债券抗跌一些,到20118月,是滞胀后期,现金表现最好。



20118月到11月,是衰退前期,中债表现最好,随后到20129月,是衰退后期,股市开始走出小的反弹。20129月到20135月是复苏前期,债市接近尾声,股票持续走牛。万德全A涨幅达到16%,复苏后期是20135月到11月,万德全A又涨了32%,此时商品已经开始启动,但债券却大跌了6%



第四个周期,是从2013年到2018年,201311月,是衰退前期,持续到20144月,衰退后期,一直到201512月,这期间经历过一波特大牛市。但之后,作者说直接进入复苏后期,一直到20168月,债券表现一般,股市和债市都还不错。后面是过热期,商品表现最好,20173月开始是滞胀前期,一直到8月份,股市表现还行。20178月到20182月,是滞胀后期,这段时间就是现金为王。20182月之后,就又是新一轮周期。到10月份都是衰退前期,只有债券回报,201810月,到20203月是衰退后期,股市表现很好。20203月到5月,复苏前期,债券见顶,股市持续走牛,20205月到10月,复苏后期,债券回落。股市继续。202010月以后是过热期,商品表现最好。股市上也是强周期和高景气行业表现最佳。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货币主义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就说,一切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股市中短期的反映,其实根本来不及反映业绩,更多都是流动性的变化引起的,大家预期调高,更多地钱流向市场,那么股市就会上涨,相反,大家预期降低,把钱都从股市上拿走了,那么自然价格也就跌下去了。



那么货币到底是如何传导的呢,央行是发起点,在银行间市场,推动资金量的变化,供给量上升,资金成本就下降,银行负债端,资金量升价跌,于是银行在资产端,就会加大配置,也就是说,他会更多地向居民端和企业端放贷,资金就这么出来了,然后就会造成实体经济的资金利率下降。居民和企业,也更有动力,把这些闲置的资金,从银行取出来,转投到金融市场,于是利率下降后期,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明显的股市上涨。



但虽然逻辑没问题,不过中间链条太长,干扰因素也比较多,所以他的反映不是线性的,也就是说,不是央行一降息,股市就会涨,老齐常说,市场底会在政策底之下,也就是说,货币宽松之后,可能市场还要再跌一段时间。银行间的资金已经开始宽裕了,但是大家对于经济和投资市场还是信心不足。不愿意把钱拿到市场上投资。



我们再看看微观流动性,资金从央行出发,到达股市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我们的市场,目前还是居民端资金为主,包括银证转账和公募基金,现在占比还在60%以上,也就是说,老百姓对于投资的信心,对于市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者说,研究每一轮牛市的资金,发现宏观政策的变动与股市微观资金的变动,并不完全对应。宏观流动性在时间上的拐点,领先于股市的拐点,而微观流动性,基本跟股市节奏同步。



2006年那波大牛市,其实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在7月份就开始上升了,但是微观资金却在加速入场,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所以股市并没有因为宏观流动性收紧而下跌,反而因为微观流动性宽松,而持续上涨。最后涨到了200710月,上证指数达到了6124点。反过来说,20089月,央行就开始降息刺激经济了,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但是微观资金层面,却始终在资金大逃亡,到了2009年后,才终于资金面止跌回升。股市也同步反弹。



上一轮牛市也是一样,201410月,央行开始降息,20152月,又启动了降准,这就刺激了宏观资金,再加上当时市场也是比较热,所以微观和宏观资金叠加,推动了当时的大牛市。到了2015 6月,证监会开始集中清理场外配资,一下让这些杠杆资金闻风出逃,所以股市快速失血,导致了千股跌停。



那么问题的关键也就出来了,微观资金面可不可以预测,似乎就是股市投资的关键,作者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资金在上涨的年份流入,在下跌的年份流出,资金变化,跟股市涨跌正相关,他还做了定量分析,上证指数每涨跌1个百分点,对应的是400亿资金的流入流出,当然这个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牛市后期,由于市值较大,所需要的资金推动也就明显更多。



如果将一轮牛市分为孕育期,爆发期,泡沫期三个阶段,场外增量资金,在孕育期,基本都是观望,没什么资金流入,只要在爆发期才开始入场,而到了泡沫期,标志一定是加速涌入。比如在20143月,和20153月,银证转账,分别每月流入是700亿,和7600亿,也就是说,牛市的资金流入,是熊市的10倍。股票基金的月均申购就达到了3500亿,而就在一年以前,才只有60亿。同样的规律,在任何一次牛市中,全都存在,资金极度匮乏,市场一定在低点,资金极度充裕,那么市场一定就进入尾声。老齐的观察点就是场外还有多少钱,如果场外的钱多,就不用着急,如果场外的人都加速进来的时候,那恐怕就是我要先出去的时候,但是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事后看,当时卖掉是对的,但是在当时,你一卖他就飞涨,错过比套牢还难受。所以对于投资经理的压力是极大的。明天我们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看看资金端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