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造山、造水、造中华!
人们会说豪爽山东、天府四川,却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描述河南,因为它并非一个特质鲜明的省份,就如同它所处的位置,不南不北、不偏不倚,相当“中庸”,不过从历史角度看,河南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都算起,河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3000年,而从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算起,河南的衰落时期也高达800年这种衰落几乎是断崖式的,即从北宋时期的繁华巅峰直接跌落谷底,从此成为中国内地最为动荡、最为保守的地区之一,反差之大,令人唏嘘,正所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语出自北宋司马光《过故洛阳城》,因感慨汉魏洛阳城的凋敝而作)。
中国再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这样,跌落得如此突然、如此深重、如此漫长,以至于人们对它的负面印象根深蒂固,即便近年来河南经济已经逐步振兴,许多人的脑海中依然抹不去其贫穷与落后的标签,长时间的衰落加之巨大的人口基数,河南成了“地域黑”们最热衷的调侃对象,人们以偏概全、人云亦云,真实的河南反而变得面目不清,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许多人以为河南只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殊不知它同时也是一个山地大省,其山地丘陵合计占全省面积的44%以上,可谓一半山地、一半平原,这一地理特征正是理解“什么是河南”的关键,因为上帝之手在中原大地上一次次造山、造水,不但塑造了极佳的山川景观,更是接连创造了一段段历史奇迹,河南逐步被推向辉煌的顶点,甚至直接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Ⅰ第一段奇迹当属河南的,太行山时代
1亿年以前,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西北俯冲,欧亚板块内部引发巨烈活动,远古大陆的一侧开始隆升,另一侧则开始沉降时间到了距今260万年前,相对高差达1000米-2000米的太行山全面隆起,它沿着河南西北省界呈弧状分布,山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市的面积相当,这样的造山过程使得太行山面向河南的一侧,出现了一系列极为陡峭的丹崖绝壁,位于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气势尤为恢宏,其南北全长50公里,相对高差接近1000米,山势伟岸、壁立万仞,在山中生活的人们只得劈山开路,道路或直挂绝壁,或盘旋山谷、艰难上下,高大的山体拦截了充满水汽的东部季风,沿着山脉迎风坡形成了一条多雨带,最多之处年降雨量接近1000毫米,与长江流域许多地方等同,再加上山地中遍布石灰岩含水层,使得河南境内的太行山成了华北水景最出众的山脉,高差达数百米的瀑布沿着岩壁飘然而下,如同银练。或湛蓝如宝石或蜿蜒如青龙,当流水冲出山谷坡度变缓,河道变宽,河水携带着泥沙肆意横流,形成一个如同折扇的广阔台地,名为冲积扇。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尤其冲积扇的扇缘。既可得水源之利,又可避免洪水之患,古人逐水而居,在冲积扇的扇缘建立起许多古村落。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王盘庚亦将都城迁至太行山麓的,漳河、洹(音huán)河冲积扇扇缘,史称盘庚迁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安阳出现了。
太行山为殷人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捕猎、采食、制衣、建屋、筑庙,强烈的造山运动还让原本深埋地下的矿藏易于开采,甚至直接裸露于地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铜矿,殷人因此得以大规模冶铸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武器、酒器等等,应用之广,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殷人在安阳经营长达254年,其间建设有气势恢宏的宫殿区,惨绝人寰的祭祀坑、以及无以伦比的妇好墓、他们将所知的天文地理、征伐田猎、农牧祭祀等等,通通记载于甲骨或青铜器之上,创造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系统。殷商之后,安阳地区以邺城为中心,先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六国的都城,是为七朝古都。这便是河南的太行山时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四月天的发音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