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究竟是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究竟是什么?

00:00
21:06

大家好,我是周小宽,现在正好是2022年的春节期间,不知道听到这条音频的你今年过年过得怎么样,我在春节期间在我的公众号【周小宽】上面发了一段文字,大概是讲到关于被讨厌的勇气。我想表达的是可能对于很多在做自我成长的人来说,大家已经走过了第一道难关,第一道难关其实就是我们是否拥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

我相信在我们经过了心理学的学习,或者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咨询,或者加上这么多年的个人的成长和反思之后,我们或多或少会建立一些关于内在的核心以及自我的界限。我们对于他人的否定或者是对你的不认同,也许有了一些防御的能力,可是被讨厌的勇气的第二个难关,也就是我认为更难的部分,其实是我们是否能够去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讨厌。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说在夜晚入睡之前,思绪久久不能平复,有非常多有睡眠障碍的人,其实他们在睡眠之前都会思考今天或者是最近的时间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焦虑地想明天或者是不久的将来,自己将要面对的一些现实的问题,自己怎么才能够做到最好?其实这样的一种睡眠的障碍,我们如果究其根源的话,从精神分析的动力学来讲,萦绕在其中的一个很强的动力,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而引发的非常强烈的对自我的不断的检视和对自我的攻击。

所以我想这样的一种类型的人,其实在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讨厌的时候,或许还真的不能说具备了勇气。我想如果我们面对对自己的讨厌,比如说以春节为例,可能我在这个春节有一些对自己的设定,比如当我见到父母,我希望我能够令他们快乐,令他们安心。比如当我休假在家,我希望能够和我的伴侣搞好关系,和他解决之前没能解决的一些关系上的问题,或者是当我们有一些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给到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或者是关乎心灵的一些教育的引导,更多的包容接纳。

有的人也可能想要利用春节的假期来对自己进行充电,可能大家在春节前已经有了关于这段假期的一些小目标小规划,但是当这个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会扪心自问,觉得自己并没有能够做好这样的一份答卷,也许你可能仍然会有和父母的一些争吵,和伴侣的一些矛盾,和孩子的一些矛盾,甚至在大家都聚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家庭中,经常待在一起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这样的一些矛盾甚至会更为凸显。

你稳定的情绪,你和谐的内心,你以为你在2021年所成长的那些力量也好,感悟也好,你以为你人格的实现的那些强大也好,可能在这个春节都有可能被生活中的那些现实击得粉碎。我想问的是在这样的一些时刻,你是否能体验到你对自己的不满或者是对自己的讨厌?当我们也去问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而我们真的体验到当发生这样的一些不够如意的负面的事件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对自己的讨厌。我想接下来的一步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对自己的不满,或者是对自己的讨厌?

我在公众号的那段话中是这样写的,其实面对对自己的讨厌的勇气,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我们能够去看见,或者说我们能够觉察到这一刻我确实是对自己不满或者是对自己讨厌的,但是我们能够去接纳这样一个当下,接纳这样一个也许有一些令自己讨厌的自我,然后并不见诸行动。

见诸行动4个字其实我觉得挺关键的,因为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关系、社会、工作等等方面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无论是从我们的心理层面也好,还是从我们身体的生理学的层面也好,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些出于对压力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我们就可以归纳为这就是一种见诸行动。当一个人去面对自己讨厌的自己的时候的见诸行动,那就是对自己追加非常多的评判、指责,并且可能会立即对自己提出很多的整改的要求。

比如说这个人在内心中可能会充满懊悔,对自己无情的批评,没有办法去接纳自己做了这样的一些令自己讨厌的事情,或者将局面搞得很坏,继而这个人可能就会对自己提出一些见诸行动的要求,比如说在内心当中去对自己表达,你再也不能这样做,你再也不能够对孩子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你再也不能够在这些事情上情绪上头,去这样伤害你在意的父母或者是伴侣,去跟自己说必须要能够更理性的、更中立的、更共情的、更包容接纳的去活在你的关系中。

其实当我们学习了一些心理学,我们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我们真的有可能是掉进这样的一个循环里,就是我们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也不断对自己提着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增加了觉察的能力,但是我们增加觉察的能力并不是说要开拓出更多的跑道,然后在这些跑道上你仍然要去和社会的声音,和很多的自我成长的主流价值观去赛跑,去和过去的自己赛跑。

我们其实做这么多的自我觉察,去看到人性的软弱、脆弱、无能、无力,去看到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与普通的自我所不相符合的那个部分,看到那些巨大的差异后,我们的这些觉察应该是能够导向我们对自己更为宽容,而不是对自我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如果你的自我接纳真的已经比较强,这个是我们自我成长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和谐。

我们如何去判断你的自我是否足够和谐,或者说你是否自我成长到一个自我和解能力很强的阶段,你的自我的调试功能是否真的已经到了很强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针。那就是当你面对讨厌的自己的时候,能够只是静静地看,好一点的话,也许你能够去理解它,拥抱它,去共情它,而不是对它见诸行动。所以这是我今天在2022年虎年的开始,非常想跟大家分享的一段内容。

刚好在分享之前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写的一个在日本的钢琴演奏家,33岁的单身女性,住在东京,相当于类似 CBD这样的一个地方。所以有一次记者去拍摄她的家里,听说她住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方的时候,记者就联想到也许她非常有钱,因为当时不知道她的工作是什么,就跟着这个女孩去她家做一个采访。可是去到她家之后,记者惊讶地发现了两件事,一个就是这个女孩住的房子的楼龄有50年这么久,然后房东住在楼下,她住在楼上的房间只有7平方米那么大,并且是没有窗户的,房间是有一个小洞,然后这个女孩装了一个排气扇,能够交换一下室内和屋外的空气,这个房间没有可供洗澡的地方,也没有独立的厕所。

上厕所是需要去公共的日式的厕所,洗澡是需要去公共浴室解决,但是她可以在7平方的这样一个房间里可以做饭,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小的做厨房料理的地方。她的房间的房租一个月是人民币1000多元,在东京的CBD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价格,即使是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这样的一个价格对应的居住环境可能也不是那么好的。但是在东京这个女孩租着这样的房子,而且住了很久。

这个女孩的工作是第二个令主持人很惊讶的点,也是让我非常惊讶的点,她的职业确实是一个钢琴演奏家,她并不只是会弹钢琴,而是能够每一年都去欧洲做钢琴演奏会的这样一个真的被当做演奏家的人,并且她也因为钢琴的演奏还有她的作曲,已经有个人的CD推出在市场上。所以记者就会非常惊讶,为什么你是这样专业的一个人才,但是却住在这样的地方,然后女孩就做了一个解释,我想我去翻译一下她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她要是在东京去住一个有独立卫浴的、空间更大的房间,虽然她是一个钢琴演奏家,但是她可能要做更多的事情去发展事业,去保障收入。

因为毕竟艺术这个行业非常多的是自由的从业者,所以她有时候接到工作,她的月收入会高一些,但也有时候她接不到工作。她说自己是一个不太善于和别人去社交的人,我想这也会影响到接工作的这样一个结果,接不到工作她可能那个月就没有收入。那么为了兼顾自己这样一个稳定的生活,所以她会选择非常低的这样的一个生活支出。她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份自由的感觉,并不想为了一个更大空间或者是看起来更体面的房间,就被工作被金钱的压力去追着跑,她非常享受她的当下住在7平方米,没有洗手间,也没有办法洗澡的地方的这样一个状态。

我们知道在她7平方米的房间里是没有钢琴的,所以她使用了一个迷你的小钢琴,大概的宽度就是50公分,其实就非常像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一些5岁以下小孩用来玩的那种玩具琴,只有非常少的琴键,但是这个女孩就说她可以用这样的一个玩具钢琴去弹出一些旋律,所以这并不妨碍她的作曲的工作,她可能躺在床上看剧或者窝在一个懒人沙发里,当她有灵感的时候,就会在这个玩具钢琴上弹上一曲,她会给自己榨果蔬汁,做一些非常喜欢的简单的料理。这个房间小到没有办法放冰箱,所以她可能唯一会储存几天的食材就是鸡蛋,这个女孩也吃得非常的简单。

读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我觉得是很想分享给大家的,这是一个真实的33岁的,有着钢琴专业的这样的女性的人生,她就在这样一个蜗居当中去过着她的青春的岁月,但是她的脸上,她整个人洋溢着一种我们说的正能量,或者说在她身上有着非常平静的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会从她身上体验到她是活在当下的那样的一种人。

所以回到今天我们的分享中,我们面对自己讨厌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否具有这样的勇气,我们是否能够去觉察可能那个被自己讨厌的自己,但是又不见诸行动。我想我们真的可以将自己和这样的一个女孩,她的生活,她的境遇,她的选择去做一个比较。很多人活在生活的焦虑感中,对自己提着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人是提着物质层面的要求,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买更好的房子,不能只是租,我要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我要加薪或者是我要换车。

还有一些人其实是对自己提着非常高的一个精神层面的要求。就像我们前面分享中说的,他对自己的个人成长也会做规划,觉得我大概学习了心理学或者做了咨询三五年,我为什么还是这样的一个自己,我为什么还是情绪如此的不稳定?为什么如此的不能整合?为什么我有时候还是会偏执,会暴躁,会容易愤怒,或者是会持续的低落,甚至是抑郁。

所以无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我们可能都会对自己提出一些非常高的要求。那么和这样的一个住在7平方米的钢琴演奏家相比,你和她之间差的是什么?我想可能差的就是我们对于自我的接纳。如果这样的一个女孩,她面对这样的一个环境有非常多的自我的要求,我不应该住在一个7平方的房子里,我可能要把这个房子在明年变到30平方,甚至是我要存多一些钱,在东京拥有一个长租房,甚至是买一个自己的房子,我猜想可能就像她所说的,她也许就会被挣钱的压力追着,可能她就会陷入睡眠的障碍,陷入很强烈的一种焦虑感中,所以她可能是一个懂得取舍的人。

她知道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能够为这个最重要的感觉所舍弃的是什么?所以我想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女孩其实是一个心理功能很强的人,一个自我功能很强的人,她懂得去组合生活中的外在和内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去满足她自己的需求。而反过来,当我们沉浸在对自己的讨厌,陷入这种讨厌的情绪并见诸行动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在做着满足自我的事情,我们是在雕刻着自我,修剪着自我去朝向一个目标,就是将自己变成所谓的期待中的那样的一个人,无论这个期待是你内在超我的期待,还是社会投射给你的期待,你其实都是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活着,但关键的是这个目标未必是你自己本身本心最大的一个需求。

所以2022我们也许可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琢磨的一件事,究竟怎样的生活是适合你的,究竟满足你自己需要什么?有哪些是社会或他人投射给你的,有哪些是你内在的客体发出的矛盾的声音,我们要去理清这样的一些可能看似很混乱很复杂的部分。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确实需要做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做减法,我们总觉得自己所需求的这些东西很基本,但其实今天想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表达衣食住行这样的一些所谓的基本的需求,在这个年轻的钢琴家看来也是可以舍弃的,所以对你而言,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不能舍弃的东西,或者是人和事太多,那么也就总结成一句话,你要的太多,你就会失去你自己。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gaojiang95

    很恰当的例子,说到她,也想到了我,我去年都还跟她差不多住着8平米左右的房子带厕所,还有条狗住了一年,后来觉得气味重就换了个带阳台的房子,也是一个单间,800块,在学校里面,我感觉还挺满足的。活在当下真的是需要勇气,我一搞晚上就睡不着(可能是觉得有些事情没做到,有些焦虑情绪)。我对长板运动和心理学感兴趣,我今年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这个上面,虽然也得赚钱,但是也要花时间满足自己这些需求愿望。

  • 与善人居一百变天使

    又写下来了,感悟跟多, 别的文章只是有几句话能概括和吸取,但小宽老师的课好象都是点,很难抓重点,又都想抓住, 非常喜欢小宽老师的分享,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也让我非常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听小宽老师的课程,感恩分享!

  • 弥漫84

    要的太多,就会失去自己。周老师对于被讨厌的勇气,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周老师不开视频号,就是一股清流。只有书,音频,公众号上见到老师,反而是我静静等待的一股暖流。

  • 上海米豆_rt

    我今天我讨厌了一下自己,因为我下午吃瓜子吃撑了,后来胃有点不舒服,我就后悔了,我想那一刻我讨厌贪吃的自己,吃东西不知道节制的自己。但是吃瓜子的时候我确实觉得很愉悦,都忘记了时间,我喜欢吃瓜子,也许那是小时候的回忆,所以我好像又原谅了自己一点。 我讨厌自己的地方也有很多,我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就开始觉得我想要接纳自己的一切,这不是更强大的人格吗?我想要接纳我不够强壮的牙,想要接纳我的近视,接纳我有时腰疼,接纳我轻微的耳鸣,接纳我学习那么久仍然有时感到内疚,接纳我仍然有时被妈妈的钩子勾住,接纳暴脾气的自己有时我又觉得挺好,以前我发不出来,现在公众场合为维护边界我可以吼出来表达边界

  • Elena三毛

    刚好在反刍自己昨天做的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听到小宽老师的分享,太及时啦 我就是属于焦虑性人格,完美主义,这段时间确实有好转。但是自己的习惯性讨好总是让自己考虑别人更多而委屈自己。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还是会习惯性的去讨好,事后就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会对自己这点有攻击有懊恼。 分析了自己的这种讨好,是因为自己害怕失去关系,这又得回归到原生家庭的问题了。 既然原生家庭无法改变,那只能逐渐改变自己,保护好自己,识别到别人对自己的攻击或者对自己对自己攻击的时候,第一时间还是要保护好这个受伤的弱小的自己,活在当下🌹

  • 上海米豆_rt

    你要的太多,你就会失去自己,精辟

  • 上海米豆_rt

    关于接纳自己 感谢老师。原来这才是强大的人格,一个新的视角

  • 健康快乐自立

    喜欢老师的声音

  • 与善人居一百变天使

    小宽老师讲的这个例子很真实,很受启发,小宽老师讲的见诸行动很好,也明白了怎么做才是真正接纳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