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明代史-崇祯朝:经济危机和政治溃败

剑桥明代史-崇祯朝:经济危机和政治溃败

00:00
20:4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随书屋

    1.崇祯皇帝死了,作为一个统治者他显然是不合格的,但如果与其他亡国之君比(比如溥仪),他又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后人多发出“他不是亡国之君,却有亡国之命”的感慨。在后来人的视角上看,崇祯犯的最致命的错误是:“他没意识到官僚地主阶级与皇帝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皇帝绝不允许政权覆灭,而官僚地主阶级则无所谓(皇帝换了他们还是官僚,至于皇帝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国家打仗缺钱,崇祯选择对农民加税,在他的官僚集团以谋求私利为目的而层层加码的操作下,大量的农民被逼反,政权陷入越没钱反叛越多的恶性循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崩溃。

  • 三随书屋

    2.一个政权在覆灭时并不是整个社会都没有财富,而是绝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了特定阶级的手中(官僚地主阶级或官僚资产阶级),财富的集中度已达到国家机器失灵、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无法生存的崩溃临界点。李自成进北京后仅抄京官的家就抄出来七千万两白银、满清入关后更是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从北方官僚手中抄出了两亿两白银,这足以证明当时社会财富的集中度,也证明了崇祯的努力弄错了方向。话说回来,崇祯就是看到了社会矛盾的本质,大概率他也做不了什么,因为没几个人有能力和魄力发动一场对自己所在阶级的革命(从古至今,这样的人只有一个)。

  • 三随书屋

    3.一个组织,不论设计的多么科学、精密,从它运行的第一天起,它的运行成本就开始不断增高,内部的混乱度也开始不断增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不可逆的事实,因此才有了历史上那么多次的王朝兴替,每个朝代都在前朝覆灭的原因上打补丁,朝代的寿命也慢慢被拉长(但始终没有哪个朝代能突破三百年大关),历史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螺旋前进,一刻都没有停息过。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