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太舒服,喉咙有点肿,视频录了好多遍。
⭐️ ⭐️ ⭐️ ⭐️ ⭐️ ⭐️
这里是公老隔壁班王老师独创的“每天半小时 申论80分”抄写团,欢迎加入我们!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不要当赖汉。”一位老党员跟年轻干部谈话,第一点要求就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责任,不要当“赖汉”。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一段,开头引入。一个好的开头,有很多优点,但其中最重要的优点之一,就是要“短”。毕竟我们的文章内容都是要和政策热点紧密相关的,相对比较严肃,要想在一个很短的开头里面,围绕论点的同时,吸引读者的兴趣,对于申论写作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
不过本文第一段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用“不要当赖汉”这句话,直接引起读者的注意。为什么要说这句?怎么就能和“赖汉”相关联?这就吸引大家往下读。而且,接下来,作者所用的“老党员跟年轻干部”“第一点要求”“直面问题”“担当责任”这些内容,都直接指向中心论点,整句话虽短,但构思精巧,值得学习。
同时,这里也涉及到我们如何选择文章素材的问题,“老党员跟年轻干部谈话”,正常来说,在申论给定材料中是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内容,甚至于有的培训机构会告诉大家,这些内容可以直接跳过。其实不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给出来的内容素材都是有用的,就看我们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以后的文章我也会多给大家说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何谓“赖汉”?不想负责,不想担事,不想付出,凡事依赖他人,大抵如此。依赖他人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只会机械地模仿和跟随,难免限制了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碰上急难险重任务肯定无法独立承担。/ 好钢是在烈火中炼出来的,快刀是在石头上磨出来的。从青年干部成长看,克服依赖心理,增强闯关隘、涉险滩、啃硬骨头的胆识和担当,方能勇立潮头、堪当大任。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论点段。这段内容非常工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我用“/”给大家做了标注,第一部分是从“何谓赖汉”到“碰上急难险重任务肯定无法独立承担”,这里主要采用了“下定义”的写作方式,既说明那种“不想担事,不想付出”的人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害;同时又和第一段“赖汉”这个词进行呼应。第二部分则说明从青年干部的成长上来看,更需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己的担当精神。这种“下定义+论点”的方法,在写论点段时非常好用。
同时,我们这里还可以进一步琢磨着两个层次的关系,第一个层次,讲的是“不想担事,不想付出”的人,那这个人指的是哪些人?指的是“一般的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普通人”;而第二个层面说的是“青年人”,指的就是“特殊的某一类人”。这里就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思路,也就是说,对于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一般的普通人不能这么做,可是青年人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更不能做。这样就更增加了论点论述的深入,我们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平时和我一起抄写文章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多注意模仿学习,进步自然就更快。】
事不避难,担子要拣沉的挑。上世纪50年代末,曾在长征途中率领勇士们强渡大渡河的红军营长孙继先将军,接到了筹建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的重任。当时的人们从没有见过火箭和导弹,国际上也流传中国造不出来的说法。孙继先说:“没见过又怎么样,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几经努力,历尽艰辛,部队最终如期圆满完成筹建任务。在群众眼里,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公仆本色。回望百年党史,无数像孙继先将军一样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冲锋,无畏艰辛奋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正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事不避难,担子要拣沉的挑。本文主要讲的是“担当”,不过“担当”这个词是比较抽象的,因此三个分论点写下来,就特别容易混、容易看起来写的都差不多。这就考验我们的写作水平了。“会写”的同学,就能在看似比较相似的论点内容里面拿捏出差别来。比如本段的分论点,重点在段首句中强调“担子”和“沉”字,也就是说面对“重任”,我们是如何担当的。而论据方面,用了孙继先将军的事例对本段的分论点做出了解释。这个事例根据大家的学习习惯,看是否需要背诵掌握,如果知识结构储备中没有,不需要硬记。
不过,本段有两句话值得背诵琢磨,一是“在群众眼里,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公仆本色。”这句话在涉及党员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都是很好的论据。二是“回望百年党史,无数像孙继先将军一样的共产党人……”,这句话可以提炼成:“回望百年党史,无数像……一样的共产党人……”可以在我们列举与党员领导干部、与党的历史相关的内容时使用。】
义不逃责,危难之际显担当。“攀山越水寻常事,英雄不识艰难字。”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小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大到完成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敢闯敢试的那么一股子气和劲,是不行的。“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事物规律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被动应付越会变得被动,越是主动进取越能赢得主动。主动创造条件才能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才能化危为机。“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道理就是这样。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义不逃责,危难之际显担当。这个分论点主要从“责任”“危难之际”来展开写担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矛盾和问题,那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矛盾时,是怎么处理的呢?就是要“担当”,这就是担当的另外一层重要含义。
这一段的内容,在论述方式上,就和上一段有所不同,没有用事例,而是多用说理进行展开。一边说理,一边引用与担当有关的名言,比如“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和“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不过,本段我还是最推荐这句“攀山越水寻常事,英雄不识艰难字”,这句话一语道出干部担当作为的真意,大家可以背下来。】
干事担事,是干部和青年成长的关键。广西百色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靠读书走出大山,又义无反顾扎根大山帮助乡亲们脱贫,兑现了“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承诺。武汉市江夏区医生彭银华,和妻子商量推迟婚礼,主动请战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践行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经受艰苦考验的洗礼,勇于担当责任使命,更能擦亮共产党员的样子。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干事担事,是干部和青年成长的关键。先纵向看一下文章构思,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都是对于担当的解释和展开,那么第三个分论点,作者就换了一个角度,写的是“干部和青年成长的关键”,就从“怎么办”和“对策”的角度来写“担当”了。一方面,“对于事情的解决”,往往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最后一步,毕竟,我们想了那么多、琢磨了那么多,最后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这样写就转换了角度,避免了和前面两个分论点的论述内容重复,降低了我们的写作难度。】
作家王蒙在《青春万岁》中写道:“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非常时期担起非常之责,关键时刻尽到关键之力,攻坚克难,勇毅笃行,必将展现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奋斗风采。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六段,结尾点题。本文结尾采用了“引用+点题”的写法,先是引用了《青春万岁》里的内容,接下来继续点题“担当”,工整精炼,直扣主题。不过这里很多同学对《青春万岁》应该没怎么听过,所以我们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降低难度,咱们还可以换成其他的论据素材,比如“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都非常漂亮,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找来替换试试。】
【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13日《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995字)
课程对写作很有帮助,谢谢王老师。想提个小建议,可否把每天的课程编号,更方便查找课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