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申论范文:青年人如何锤炼品德修为

人民日报申论范文:青年人如何锤炼品德修为

00:00
08:35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重要内容——青年人要锤炼品德修为。

          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经典话题,越是经典的话题越容易成为考点,越是经典的话题论述起来也越不容易,因为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老生常谈,与时俱进讲出新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试一试。

          ⭐️ ⭐️ ⭐️ ⭐️ ⭐️ ⭐️

          这里是公老隔壁班王老师独创的“每天半小时 申论80分”抄写团,欢迎加入我们!

                                                   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一段,开头。我们都知道,重大纪念活动一般是每逢10年、逢100年召开,因此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的讲话,属于我们备考公务员应知应会的范畴。同时,对于考试来说,无论是申论还是面试,为了实现知识点的全覆盖,在时政热点的把握方面,向前覆盖1-2年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重要内容——青年人要锤炼品德修为。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经典话题,越是经典的话题越容易成为考点,越是经典的话题论述起来也越不容易,因为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老生常谈,与时俱进讲出新意。】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是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待与要求,更指明了广大青年要在时代中建功立业,必须夯实品德基础。青年强则国强,而青年强的最集中体现,恰恰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品德修为。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中心论点段。在我们实际写作当中,如果开头第一段引用了领导人的讲话,那么就可以在第二段里面,提出中心论点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讲话中的关键词做进一步的概括提炼或者引申,给出更加具体的论点。比如本文的第二段就是做了这样的安排,本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对上一段提炼概括,承接了上一段的内容,第二句话结合“青年强则国家强”,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这两段的写作内容,同学们可以树立这样的一个写作思维:第一段引用材料中领导人讲话,第二段提炼概括讲话要义并提出文章观点。熟悉并掌握这个写作思维,可以有效降低我们在文章前两段写作时的思考难度,当然其中的具体素材和内容,我们可以慢慢积累起来。】

          锤炼品德,就要明辨是非曲直。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青年要有理性、正确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广大青年要学会涵养静气、独立思考,时刻耳聪目明,做到行稳致远。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锤炼品德,就要明辨是非曲直。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律,也是对自己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要锤炼品德,首先就要明辨是非曲直,如果连是非曲直都无法判断,道德便无从谈起。

          这一段的论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讲,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青年人要怎么办?第二个层次讲,面对外部的诱惑,青年人要怎么办?第三个层次,用一句古语牵头对整段做了总结。

          前两个层次,以相对工整对仗的方式写就,中间用分号区隔开来,这种句式上的工整和标点符号恰当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引导读者以最快的速度理解作者的逻辑。我们都知道申论考试阅卷时,大作文的阅卷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我们自己在写作时就要想方设法,方便阅卷者快速的抓住我们的论述结构和亮点。】

          锤炼品德,就要常怀感恩之心。青年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常思“今天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让人欣慰的是,不少青年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服务人民。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清华大学学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靠着勤俭节约和爱心人士的资助读完本科。他说:“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从研一开始,他每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希望小学的孩子,并常去看望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眼下,在遥远的边防哨所,在援疆援藏的队伍中,在乡村振兴一线,都活跃着不少青年的身影,他们辛勤付出、默默奉献,守护、温暖着他人,让爱在全社会传递、流淌。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锤炼品德,就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分论点的论述相对简单,因为无论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还是我们身边都确实有很多榜样人物,只要用好这些榜样人物的例子,都可以对这一段进行很好的论述。同时,本段还是有一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以点带面、以个人描画群像。在读到本段的最后一句,你会发现,讲完清华大学毕业生感恩回馈社会的例子之后,立刻将一个人的例子推及到一群人,群体的力量感跃然纸上。这种“由一到多”的写法,比起只用一个例子来论证一个论点的写作方式,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共鸣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锤炼品德,就要永葆奋斗精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广大青年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樵夫”廖俊波以“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精神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为百姓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征战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用尽全力,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赛场上一次次升起……“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高扬奋斗风帆,焕发昂扬斗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实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锤炼品德,就要永葆奋斗精神。谈到“锤炼品德”,过去我们常常想到的分论点大都是围绕着向善、向好、自律等等。但是本文的分论点三却提出了永葆奋斗精神的观点。这个与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是相契合的。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的区别之一,就是生活的富足容易催生精神的懈怠,如何在和平年代,美好生活中始终保持奋斗的精神,是时代出给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课题。

          文中在具体论述时采用了说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将青年人的奋斗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只是论述这个道理,容易写的太空泛、缺乏说服力,这里我们就可以借鉴文中的事例,尤其注意文中的这句:“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铿锵有力,可以背下来以后使用。】

          走好漫漫人生路,广大青年要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书写人生华章。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六段,结尾。与我们常见的两句话结尾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用一句话做了结尾,干脆利索,掷地有声,值得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本文三个分论点的论述方法,在这篇不到900字的小文章里,每一个分论点都采用了不同的论述方式,分论点一重说理,分论点二重举例,分论点三说理与举例相结合,通过论述方式的变化,让人读来并不觉得枯燥,行文更加丰富流畅,这也给我们写文章时的谋篇布局,打开更多思路。】

          【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16日第 5版《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899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0330467

    很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