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在寺庙修行一定比在家更好吗

44. 在寺庙修行一定比在家更好吗

00:00
25:43

很多人误以为,住在庙堂里面,天天向伟大的仙佛烧香磕头,临终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仙佛特别的保佑和接引。他们却不知道:修行不一定要跟在一个大仙佛旁边,但是却不能不跟在你的心性旁边!不能不跟你的心性为伍,你要时时刻刻去认识你的心性,看它还在不在,它的本然还在不在。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在寺庙里面修行一定比在家里好吗?请仔细听听张讲师的精彩解答吧。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各位善知识,依照刚刚这样的比喻,天堂在哪里?天堂就在内心清净的一刹那间。常行十善,这个十善,上次已经有讲过了,十恶的相反就是十善,说好的,做好的,想好的,这一些加起来称为十善。天堂在哪里呢?在我们心性光明皎洁的那一刹那。读书就是要这样读,读佛经,看到什么山,里面有什么鬼,有什么畜生,有什么恶龙,你要知道,这些字眼在形容什么?就你的内心。如果形容什么菩萨,什么阿弥陀佛,什么弥勒佛,什么佛什么佛,它在形容你内在的什么?你的慈悲,你的喜舍,这样各位了解吗?读经就是要这样读。


譬如你读《妙法莲花经》,它会说到,如果有人拿钢刀要砍你的头,然后你只要念一句“观世音”,然后那个钢刀就会断掉,你的头砍不下去,你就看到《普门品》有这么一段。那个钢刀是什么呢?就是烦恼。你有没有发现你一整天被烦恼砍得手也断,脚也断,有没有?把你砍得七零八落,你有没有发现,然后你每天回去,晚上要重整一下,要把你断的手,断的脚再接一下,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比喻,不要真的说,有一天有人要砍你,然后你念“观世音”,看看他砍得断砍不断。一刀就断了呀,不要说一个刀了,喂你吃一颗花生米,念“观世音”看看,不要说子弹会转弯,那时候转不了弯呢。所以,外物归外物,佛经讲的是什么?是一种比喻。也许有那样的境,也许有那样的相,但是对我们修行来讲上智下愚看起来都不同,上智者就是把任何的名词都要转变成你心性内的吉意的、还是凶意的各种譬喻来说,就像这个。


除人我,把人我心拿掉。须弥倒;欲界六重天,你就超脱了。去邪心,海水竭;这一层的捆绑呢,就去除了。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前面所谈的这些东西,就是刚刚谈的海水啦,波浪啦,毒龙啦,这些讲的都是在心地上的贪嗔痴爱,形容啦。那心地上呢能够放光明的时候呢,觉性如来,我们本性的清真就开始。


所以,内照自心是见性的开始,就是这一句话的意思,从心地上,打开觉性如来之门,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不只是内在清净,在往外的时候还有六个门,通过六个门,观照这六个门也是非常清净。


能破六欲诸天。说从了解观照自己的内心,心性上的清净跟本然的实相,就能够破除六欲诸天的捆绑,这包括贪嗔痴爱种种种种的一些捆绑在内。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六欲。第一个,色欲,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生贪著,叫做色欲;第二,形貌欲,见端容美貌而生贪著,叫形貌欲;第三,威仪姿态欲,见行步进止含笑娇态等而生爱染者,叫做威仪姿态欲。你现在所看到的的舞台上的歌星明星,为什么喜欢呢?是哪一个欲呀?威仪姿态欲,形貌欲,色欲,已经包含三个欲,对不对?言语音声欲,于巧言美语适意之音声清雅之歌咏等而生爱著者,叫做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于男女皮肤之细软滑泽等而耽染者,叫做细滑欲;人相欲,见男女可爱之人相而贪著者。这就是所谓的六欲。


生前有很好的修持,但六欲未净,到死的时候就在欲界的六重天里面。所谓天,就是六道轮回里有天人、地狱、恶鬼、畜生,天,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个欲界有欲界的六重天。那也就是说,证悟这六重天也不简单,都是能够通阴阳气数,能够知过去未来,能够空中行云的,都是这一些啦,不过气数非常短暂,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的气数。欲界的六重天,就是所谓的六欲天,第一个四王天,第二个忉利天,第三个须焰摩天,第四个兜率陀天,第五个乐变化天,第六个他化自在天。那其中呢,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在须弥山的一半下面,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在大法最高的地方,所以叫做地居天,因为它跟地还相接,兜率天以上住在空中,兜率天以上,然后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是在须弥山之上,空中,所以叫做空居天,这就是所谓的欲界的六重天。我们大致上介绍一下,了解一下佛陀所说的欲界里面有六重天。因他的生前的贪著之不同而又有相当的福德,然后又有相当的法术,也能够通阴阳而得证在这一重的天,不过,这与佛是有相当大的一个距离。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返观觉照,是返观什么呢?我们常常说返观心,那是因为心地上有谁住着啊?有性。所以,返观心其实就是在返观什么啊?就是性,因为那个王就是性。自性内照,反观觉照的主角是谁啊?就是性,性当然全身都有,但是性锁在哪里呀,锁在心。所以,观照我们的心作为开始,三毒贪嗔痴就能够马上除掉。为什么呢?因为自性的那股能量里面,当你注意力专注在它的实相上的时候,他是没有贪嗔痴的,当你在上面能量在动而攀附的时候,开始产生贪嗔痴。所以,为什么返观觉照可以明心,可以见性,就这么一招,返观觉照,可以明心,可以见性,那就像是,拿着一把手电筒,往黑暗的地方一照,里面有什么东西你就清清楚楚,对不对?你就没有幻想的空间,灯都关着,然后我们走入很黑暗的空间,有的觉得很刺激很高兴,有的觉得非常害怕,那是为什么,因为幻想的空间。但我如果有一把灯,往那里一照,那里有什么就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内观,他的好处就是立即见到他的实相,所有的这一些幻想马上灰飞云散。


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地狱等罪,不外乎贪嗔痴爱,三心四相,因实相的照见,而马上烟消云散,所以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里面照见清净的本性,本心的本真,内里明彻,而经过六门,再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跟它翩然起舞,叫做内外明彻。不异西方,那个时候呢,解脱所有烦恼的束缚,也就是自在的当下,这就是所谓的西方。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是所谓西方的境地,因此,人在东方,在凡间,你只要能够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你当下就可以成为西方,那你去西方也不外乎也就是为了得证这个而已。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如果你不往心性上去做观照它的实相的修持工作,在我们往内的时候,往外的时候充满贪嗔痴爱的妄想跟攀附,那要如何能够到西方呢?因为西方是无有恐怖的,是远离颠倒妄想的,是了无三心四相的牵缠跟攀附的,这些都要靠什么工程才能完成呢?不是靠你拿香拜一拜就可以完成的,不是靠如来佛加持菩萨的慈悲就能够完成的,各人吃饭各人饱,你的三心四相要靠谁来去除啊?就你啊。菩萨可以给你保佑得很好,可是你的六欲依然在胸中不断涌起,有没有可能啊?那当然是可能的。你的修持要你来完成,别人是一丁点都帮不上忙的,所以,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呀?怎么能够到清净的西方呢?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大家听完六祖所说这句话,往内开始学习观照,各个当下就照现本性的西方的清真,悉皆礼拜。大家再深深地向六祖一拜鞠躬道谢,俱叹:感叹地说,善哉!非常好,原来自性的西方是这么得切近,原来自性的西方是这么地清净跟自在。


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然后呢大家都希望所有的天下的众生,都能够听到六祖的这一段话,能够对内在的西方有所体悟,不再执迷于外在的西方,或涅槃的时候才得证西方,或者什么人,什么仙佛把你挟持到西方,不要做这些不实的妄想。西方在哪里呀,自在清净的当下。自在清净从哪里证悟啊?你可以到一个真正的西方,然后在那里还是可以贪嗔痴爱,对不对?你可以在地狱里面,可是你的内心非常清净,有没有可能?在监狱里面,你却非常清净自在,有没有可能?有可能。那谁是西方?就在内心里面。内心的什么?清净自在,在本性的清净自在,即使到真正的西方,也不外乎,只是代表你已经有行持心性本然的能力而已。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想要进入真正的实修,在家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庙里面,为什么呢?因为在寺庙还是得修清净,在家里还是可以修清净,因为心性跟谁走啊,不跟寺庙走的,跟谁走啊?跟你走啊,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修行的地方,对不对?所以,在哪里都可以修。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在家里能够修我的本心本性,能够开始学习观照,能够开始学习我们自性的造化如何去启动,这个人虽然在东土,虽然在地狱,不一定,但是他的心,只要这样明彻,就好像在西方一样。在寺不修,就好像西方人心在作恶一样,在最美好的环境里面,可是内心里肮脏污秽,就好像西方的人心恶,还是得堕入凡尘,是一样的。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懂得维护内心的清净,内心的清净,我们要解释一下,内心没有波浪,也叫作清净。没有波浪,是觉者也清净,众生也立即可以感觉清净。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内心的气机非常动荡,在非常动荡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维持它的本然,还是可以维持,气自气,我是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内心动荡的情况下,还是依然非常自在,也可以清净。所以,这个清净我们要解释一下,因为这两个字,各位一般的众生没有读过一些佛经,没有了解内在真实意义,你所看到的清净是什么?就是很安静,很安宁,很没有发生,对不对?你所解释是这样的,但这其实是不对的。内心不跟内在的所有的感受发生去对抗的时候,心甘情愿地任内在的动静都能够自由地去发挥的时候,即是自性西方的所在,一切里面的发生就都源于天然的清净的本性,叫作自性西方。


这一段给我们非常好的启示,很多人以为住在庙堂里面,天天向伟大的仙佛烧香,磕头,临终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仙佛的特别保佑跟接引,各位,是不是有很多人有这个误会?特别是住在庙里面的人特别有这个误会,为什么呢?因为我天天在这里敲木鱼,天天在那边给他送茶水,天天给他送供果,天天洗供果,天天擦地板,那我的功德一定是比别人大,对不对?你看我们这么辛苦,那其实也是一个误会,吃庙里面的,住庙里面的,所做的可能还不够还,那我们会以为这样子功德是很大的。六祖说,在世不修心性,离地狱已经其实不远了,这个与如来佛所说的,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而无空过者,依然还不如返观自性中的《金刚经》,在《金刚经》里面谈到这一段,不如返观自性,自性自有一个金刚存在,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而无空过者,那又怎么样,每一个佛他都供养成是无空过者,在《金刚经》里不是谈到这一段吗,对不对?以这个为功德,实际上还不如唱诵四句偈,不如体验四句偈,去落实四句偈,如此而已。这个非常值得部分已住在寺中,天天亲近佛,亲近道场,而觉得殊胜与自豪的修行人去警惕跟反省的。我碰过不少这样的人,住在寺里面,非常高傲,怎么样表现他的高傲呢?他用非常谦虚的态度,去表现他的高傲。他表现得非常谦虚,但是他眉宇之间,没有看到这种谦虚,那个眼神跟语言,他会表露出来,这个是修行人的通病,以最谦卑的态度行最高傲的事实。我们要切记,尤其是天天接近佛事的,我们要切记,把身段放下来。真的,我们所做的,还不够吃喝来抵债的。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韦刺史又问,你说,在家这样就可以修,那在家怎么修,请你们教教我们好吗?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说在家怎么修?我跟各位说一首无相颂,一首偈语,如果能够依这个无相颂的内容来修持,常与吾同处无别,就跟六祖一样,好像每天在寺里面修行是一样的,也好像整天都跟在六祖的旁边,是一样的。


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如果不跟着这个无相颂的内容来修,纵使你剃发出家,住在庙里,天天跟佛为伴,那对于你自身的心性的清净的西方,有什么帮助?这个外貌可以巧饰的,现在是,头一剃出家,很多你可以看得到,头一剃的那一天,就要准备接受众生的膜拜。那个众生看到他,趴在地上就开始拜,实际上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这个只是一个外在的形貌,其实很多人没有剃度,但是他的内心可能比那个剃度的还更清净,多的是这种机会,所以,个人以谦卑为重,如果剃发出家,但不能在心性上有所进益,这个对道是没有帮助的。


我们现在看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平是什么呢,对它没有造作,平,就是实相。当然你可以解释成安宁,这是你一般所看到的意思,内心保持它的实相,实相里本无贪嗔痴爱,实相里不戒而戒,心平何劳持戒,不必持戒就戒了,因为了无欲望,了无挂碍。


行直何用修禅?禅是为着那个已经心性歪七扭八的人来说的,来调整他的一种办法,但心性已经走在直线上的,那何必修禅呢?禅是自在的意思,心性的自在,心性已经自在了,已经本然了,那还禅修做什么呢?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感恩的心,用在哪里呢?孝养父母,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义用在哪里呢?舍己而助人,那个义就出现了,对上对下,我们都有舍己而助人的情况可以发生,叫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让的美德在哪里呀?用在哪里?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尊卑和睦之间。忍则众恶无喧。忍的美德在哪里呈现呢?在众恶无喧的情况下,在不挑拨是非,不去离间别人的情况下。


若能钻木取火,钻木取火专注在焦点上,什么焦点上,前面已经谈到,心性的问题,能够在心性上不断地用力,叫做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在飞舞的世道里面,在看起来很飞舞的日常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磨练出照见到最清净本然的心性,叫做淤泥定生红莲。这个话意思是说,上乘的果位隐藏在非常平凡的日常的行仪里面,像是孝养父母,像是上下相怜,尊卑和睦,众恶无喧等等这些,你只要做这一些,其实,我们的义,我们的恩,我们的忍都已经在这里面了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苦口的才是良药,我们修行大多喜欢听好听的,给你喜欢的,享受的,你并不准备听听苦口婆心,逆耳的忠言,你没有准备要这样。然而,对你最有帮助的其实是什么呢?听了会苦的,会难过的,会逆你的心的,那个才是好的。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改过才有进步的空间,如果我们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面,当做没事,明明知道内心的短处,但却不去改变的话,那进步的空间是很有限的。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平常帮助人家是应该的,饶,是富庶,众多,就是饶。平常可以行财施,可以行法施,可以行无畏施,就是所谓的日用常行饶益,可是呢,成道非由施钱,成道不是由捐多少钱来决定的,我今天已经捐两亿了,我已经捐到快十亿了,到底我已经快成佛了没,有没有?如果你问到,达摩老祖,我有何功德?达摩老祖会怎么说啊?实无功德。气死了嘛,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心性的本然,一步也没前进,但是下辈子的福报是已经累积了不少。你的修行的目的到底是准备要下辈子过好生活,还是准备要超生了死呢,这一点你得想一想,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下一辈子能够过好,或再下下辈子更好,以及我的子孙能够很好,那捐很多钱,帮助很多人,这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你是要超生了死,那你只做这些肯定是不够的,为什么?


因为那个跟造化有关,必须得行于本性的造化,这样才行的,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菩提在这里是比喻无上的道,最直接的道,最根本的道,就是所谓的菩提。这个无上的果从哪里,才能够建立基础呢,从内心的本源清净,从观照你的心,因为你的性住在这个心地上,何劳向外求玄,何必去谈玄说奇呢,何必求什么法术呢,何必求什么神通,何必求什么三世几世的因果,跟这些是毫无关系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听六祖说这首偈语,也能够依这首偈语里面的内容,去行持,那天堂在哪里呢,那个西方在哪里?就在眼前,就在你的心性的纯净的那一刹那,他就已经发生了。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各位善知识,诸位大德,总须依偈修行,总而言之,必须依照我们心性的本然,以这个做主轴来修行,见取自性,往内观照,开始来寻觅什么是我的自性,如何是启开我自性内本来的造化,什么才叫作明心?谈这个之前你就要先了解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明心之前你就要先去了解,三心四相是什么,我的贪嗔痴爱是什么,我的烦恼束缚,我的挂碍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现在说的,不是外面的事件啊,你待会会说,是因为我老婆,因为我儿子,还是因为我先生,因为我的事业,这样讲又跑到哪里去了?又跑到外面去了。要往内里面来。


当我有烦恼束缚发生的时候,内心究竟为何?那个束缚长什么样子?那个痛苦有多深?把这个先看清楚,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等会再来学习,如何透过观照,跟任其自在这样的训练,让内在的本性能够启动他的造化。直成佛道,意思就是成佛之道最捷径,直直的,不需要转弯的,靠什么?就是靠造化。成佛就靠造化,你不论借用什么方法,都得启动你本然的造化,除了这个之外呢,其他的方法都是敲边鼓的。若敲边鼓敲了半天,不懂得你的八万四千法,怎么跟自性造化联结,可以说,一无是处。这样讲会不会太直接?八万四千法一无是处,但也可以是一把接引上西天的天梯,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懂得把八万四千法跟你的自性造化联结,那每一个法都有非常高的价值,这是如来佛为什么创那么多法的原因嘛。八万四千法都可以成为一个个的陷阱跟执迷,因为什么?因为你不断地奉行,以为功德,但是却不懂得用这个法来调出你本性中的造化,如果这样,那就是浪费时间。头剃得再光,袈裟穿得再端庄,没有用就是没有用,你这跟本性有关,跟在哪个道门,穿什么衣服什么形貌,完全无关。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法不相待,法在哪里啊,法在身中,不在于在这里苦苦等待,不在于我等你,也不在于你等我,因为法在哪里,在你心性里面。众人且散,听到这,已经够了,你们回去吧。吾归曹溪,我要回去了,因为他是出来城中大梵讲堂说法,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我们僵持在这里,再说三天三夜,还是离不开心性两个字,不必再等来等去了。众若有疑,却来相问,如果有疑问呢,再提出,来问答,这样子就可以。我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修行有没有一定要跟在一个大先佛旁边,不必要,但是不能不在你的心性旁边,不能不跟你的心性为伍,你要时时刻刻去认识你的本性,看他还在不在,他的本然还在不在。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这一时,大家听了非常高兴,韦刺史以及众官僚,还有所有的各宗各派,佛家的也好,儒家的也好,道家都有,各得开悟,信受奉行,当然他在那一会听到同样的话,他们会了然见性,当下会各得开悟,那我们现在看着他几千年之前讲的文字,而且是他的原样,慢慢地体会我们的心性,我们当下也可以各得开悟,也可以见性,你一点都不需要谦虚。现在唯一的困难就是到底观照心性是什么东西,心性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观照它,跟怎么练习它,跟如何启动它的造化,这几点就是我们必须要去深深思索的问题。好,第三品,我们就讲到这里结束了,在第三品里面谈到有关功德的问题,还有谈到西方的问题,还有谈到念经的问题,这个一小段一小段都解决了我们一些平常可能有的疑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69375orjm

    六祖的"无相颂”,实际上就是我们儒家文化的精髓与修为方法,可见儒家文化了得!!!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704

  • 海中小鱼儿

    好学问啊!讲得真好

  • 听友29995405

    入寺:教初学者!入世:行菩萨道!

  • mofeisituo

    感谢讲师!说好的,做好的,想好的

  • 木己先生

    感恩讲师!

  • 81x904656m895

    千真万确!感恩戴德🙏🙏🙏

  • 乙睻

  • 祖缘1

    🙏🙏🙏

  • 自由自在_l36

    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