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40-01】一向 反问 分析 置答

【2-39.40-01】一向 反问 分析 置答

00:00
20:28




内容提要


经文

1、“复次,大慧!我当说名、句、文身相。诸菩萨摩诃萨善观此相,了达其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能开悟一切众生。

佛解说名身、句身和文身之相。大菩萨们以善了知此三相,随顺句、文之义,就能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能觉悟一切众生。


2大慧!名身者,谓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谓由于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

2.1、“名身”的“名”,梵文是nāma,“名称”、“名字”的意思。

“名称”就是给凡夫以为存在的事物起的名字,事物就是名字的身体。

2.2、“句身”的“句”,梵文是pada,“词语”、“范畴”的意思。

“词语”是对凡夫以为存在的实有事物进行抽象,而确立获得的概念、范畴。

2.3、“文身”的“文”,梵文是vyañjana,“字母”或“音节”的意思。

“音节”使名称和词语得以能够表达出来。


3“复次,大慧!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谓长短高下。

3.1、词语:抽象而得的概念。

3.2、名称:用梵文字母表从开头的a字母到最后的ha字母的所有字母,给事物的差别自性起名。

3.3、音节:有长音节、短音节和重音节、轻音节等。


4次,句身者,如足迹,如衢巷中人、畜等迹。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应修学。”

4.1、词语,如街道上人、畜等足迹而得名。说明:概念只是依据迹象而推测建立。

4.2、名称,虽是给事物起的名,但事物只是凡夫感知下以为的存在。名称与色之外的受、想、行、识的心识活动更相应。

4.3、音节以名称的自相而显现,就是名称中包含一个个独立的音节。

这就是名、句、文身,菩萨们应该这样地修学。


5尔时世尊重说颂言:名身与句身,及字身差别,凡愚所计著,如象溺深泥。

偈颂】名称、词语和音节有种种差别,而无知的凡夫粘着于这些能诠之上,就如同大象深陷泥沼而不能解脱。

“粘着能诠”就是因言执义,就是不能理解“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楞伽经》第二品第39段经文学习圆满。



《楞伽经》第二品第40段。

经文

1复次,大慧!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思觉者,离如实法,以见一异、俱不俱相,问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

1.1、“一异、俱不俱”就是四句。凡夫一定落二边、堕四句。

1.2、由于不具有觉知正确的道理和原因的能力,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有思想很不成熟的低智臆度者,当他们被智者问询:怎样才能善知二边,远离一异、俱不俱——四句见相时,他们会回答说:“这根本不是一个如理如法的问题”。

1.3、低智臆度者,对于远离四句、泯灭二边的解脱之法,根本不感兴趣。


2谓色与无常,为异为不异,如是涅槃诸行,相所相,依所依,造所造,见所见,地与微尘,智与智者,为异为不异,如是等不可记事次第而问。世尊说此,当止记答。愚夫无智非所能知,佛欲令其离惊怖处,不为记说。

2.1、比如色等与无常性、生死与涅槃、能相与所相、功德与功德所起、大种与大种所造、所见与能见、尘土与极微、正智与修行者,是一是异。诸如此类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对于低智臆度者是不必回答的。

2.2、遇到低智臆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说要置答,就是把问题悬置起来,暂时不予回答。这是由于愚夫没有智慧,对所闻不能理解,如来为令众生远离惊怖,而不给予回答。

2.3、佛陀甚深的了义教诲,对于凡夫而言是极具颠覆性的。智力不足的众生,听了佛陀究竟法义是会惊恐的。


3大慧!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大慧!诸外道众计有作者,作如是说,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是等说名无记论。大慧!外道痴惑说无记论,非我教中说离能所取,不起分别。云何可止?大慧!若有执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见,彼应可止。

3.1、“不记说者”的“不记”,梵文是avyākṛta,也译“无记”,意思是:不解释、不解答。

3.2、如来为了破除外道邪见诸论,不回答这些不必回答的问题。

3.3、外道如是说:“命就是身或者命与身异”——诸如此类都是不必回答的问题。

3.4、外道愚痴迷惑于认为有产生世间万物的创造者,而提出这些不必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佛的言教中没有,佛陀教法只讲远离能取与所取而不起分别。

3.5、置答的原因:外道执著能取和所取,不知道“唯自心所现”,所以置答。


4大慧!诸佛如来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法。大慧!止记论者,我别时说,以根未熟,且止说故。

4.1、如来以四种问答方式为众生说法。

4.2、“置答”,就是不回答。在一些时候对根性未成熟的众生就用这种置答方式;对根性已成熟的众生,不用置答方式。

四种问答方式在下边的偈颂中有讲述。


5“复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以离能作所作,无作者故。何故一切法无自性?以证智观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无来去?以自共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何故一切法不灭?谓一切法无性相故,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无常?谓诸相起无常性故。何故一切法常?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

5.1、为什么一切法不生?一切法远离能作所作,以无作者的缘故而无生。

5.2、为什么一切事物无自性?以自证智审慎观察自共相根本不存在、不可得,因此无自性。

5.3、为什么一切法无来去?以自共相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因此无来去。

5.4、为什么一切法无灭?由于事物的自性相不存在,一切法不可得、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无灭。

5.5、为什么说一切法无常?若以为相生,则相无常,因此说无常。

5.6、为什么一切法常?由于凡夫以为一切法的相的生起,其实并未真的生起,相根本不存在,因此,相的无常性其实是“常”,因此说常。


偈颂1尔时世尊重说颂言:一向及反问,分别与置答,如是四种说,摧伏诸外道。

这第一个偈颂就是讲如来为众生说法的四种问答方式:

1.1、第一种方式“一向”,梵文是ekāṃśa,就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1.2、第二种方式“反问”,梵文是paripṛcchana,就是以反问的方式回答问题。

1.3、第三种方式“分别”,梵文是vibhajya,就是用分析的方式回答问题。

Vibhajya实译“分别”,容易与表达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的vikalpa“分别”相混淆,最好译为“分析”或者“辨析”。

1.4、第四种方式“置答”,梵文是sthāpanīya,就是以不回答的方式回答问题。

佛说有四种回答方式:一向、反问、分析和置答,以此遮蔽外道的理论。


【偈颂2】数论与胜论,言有非有生,如是等诸说,一切皆无记。

“数论”和“胜论”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两个重要派别,是佛法认为的典型外道。

佛陀说数论派和胜论派说万法生于有无,对他们所说的一切都不必回答。


偈颂3】以智观察时,体性不可得,以彼无可说,故说无自性。

佛说以智慧观察“自性”不可得,是故无可说,以此说“无自性”。

《楞伽经》第二品第40段经文学习圆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新春吉祥!

    于晓非_ 回复 @靈智妙覺: 🙏

  • 弘熹

    一向及反问,分别与置答,如是四种说,摧伏诸外道。

  • 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

    为什么一切法不生?一切法远离能作所作,以无作者的缘故而无生。 为什么一切事物无自性?以自证智审慎观察自共相根本不存在、不可得,因此无自性。 为什么一切法无来去?以自共相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因此无来去。 为什么一切法无灭?由于事物的自性相不存在,一切法不可得、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无灭。 为什么说一切法无常?若以为相生,则相无常,因此说无常。 为什么一切法常?由于凡夫以为一切法的相的生起,其实并未真的生起,相根本不存在,因此,相的无常性其实是“常”,因此说常。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善知识 顶礼于老师l# 愿正法久驻,众生梦醒,二无我智显

    于晓非_ 回复 @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 🙏

  • 3杠11大码头

    佛陀讲的是教学法,是悲智双运啊🙏阿字到呵(ha)字原来是这个意思👍感恩于老师讲的这么简洁清晰明了🙏🙏🙏

    于晓非_ 回复 @3杠11大码头:

  • 云莲66

    新课来啦,感恩于老师大善知识!!! 佛解说名身、句身和文身之相。大菩萨们以善了知此三相,随顺句、文之义,就能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能觉悟一切众生。

    于晓非_ 回复 @云莲66:

  • kong_康

    “何故一切法常?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与前面“妄法是常”遥相呼应🌷

  • yxzm其其格

    佛解说名身、句身和文身之相。大菩萨们以善了知此三相,随顺句、文之义,就能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能觉悟一切众生。震撼人心,修行一定有希望🙏🙏🙏🌹

  • 光和sun

    为什么一切法常? 由于凡夫以为一切法的相的生起,其实并未真的生起,相根本不存在,因此,相的无常性其实是“常”,因此说常。 透彻!无常即常无!!有无平等!! 顶礼善知识🙏🙏🙏

    于晓非_ 回复 @光和sun: 🙏

  • December01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 一心一慈

    佛解说名身、句身和文身之相。 大菩萨们以善了知此三相, 随顺句、文之义, 就能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并能觉悟一切众生。 顶礼善知识清晰的讲解!

    一心一慈 回复 @一心一慈: 【偈颂】 名称、词语和音节有种种差别, 而无知的凡夫粘着于这些能诠之上, 就如同大象深陷泥沼而不能解脱。 “粘着能诠”就是因言执义, 就是不能理解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