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第42集-名利容易引来杀机

【人间世】第42集-名利容易引来杀机

00:00
11:3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名跟利容易引来杀机。


记得颜回想去卫国,孔子就跟他讨论,首先提醒他,向国君进言,小心!你跟他的关系是一种倾斜的,权力上的倾斜。如果没有受到充分的信任,说话就要小心,不然可能会有危险。


这一集,孔子继续用一些历史故事来开导颜回,为什么讲历史故事?有根据,这是事实。过去发生的事情,像这种举例就很容易了解,因为他提醒颜回小心,会有被杀的危险!这些历史故事里面,特别强调,为了“名”跟为了“利”。有两个人为了“名”而牺牲;有四个小国为了“利”而被消灭,这就是举历史故事来说明。


一般来说,要说服别人,举这种历史故事是很有效的。因为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事情,那些人的这种状况就要去想象,这些状况是不是跟谁差不多?他的后果能不仅慎吗?所以这一集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们也分两段来介绍。


首先孔子继续说。

““再说,以前夏桀杀了关龙逢,商纣杀了王子比干。这二人勤于修身,爱护百姓,但由于居下位而拂逆上位,所以君主就利用他们的修养来加害他们。这是好名的结果。”


这边讲到“名”了,这边提到两个好人,关龙逢跟王子比干,坏的国君正好是有名的一个夏桀,一个商纣。关龙逢是谁?材料有限,只知道他是一位贤臣,因为夏桀做的坏事很多,关龙逢只不过是很多官员里面,勇敢的一位,说请这个天子不要再做这么样的事情。但是天子怎么会随便听呢?天子认为什么?你以为你是好人吗?你是好人,就要忠于国君。利用他要行善、要忠、要孝、要仁、要爱这些,就利用他这一点,就把他杀了!让你求仁得仁,当然,古时候还没有求仁得仁这种话,求名得名。你是忠臣,好啊!让你当忠臣!


商纣王跟王子比干,我们比较熟悉,因为在《论语‧微子》篇开头,就说这么几句话,他说“微子去之”,微子是商纣王的亲哥哥,同父同母的哥哥,他离开了宫廷,因为他知道有危险。为什么哥哥没有接到天子,弟弟反而接到?这是商朝一种比较特别的情况,因为商纣王的父亲跟他的母亲,生出微子的时候,母亲还是“妃”,后来母亲升到“后”,生了商纣王,就这种情况,居然商纣王来接位子了。亲弟弟反而接了位子,哥哥德行很好,就离开宫廷。


“箕子为之奴”,箕子就是有名的箕子,我们常提到《尚书‧洪范》篇,就是周武王请教箕子,箕子所说的内容,所以商朝末期最有学问的人首推箕子,讲到〈洪范‧九畴〉。箕子就假装发疯被关起来,才保全性命。


接着“比干谏而死”。比干说不行,我一定要跟你提出反对的意见,结果被商纣王杀了,心都剖出来,看看圣人的心长什么样子?箕子跟比干都是商纣王的叔叔,所以他们都称为王子。可惜不是太子,太子才能接位子,商纣王居然做这种事,等于是说,你以为你是好人,那就好人做到底吧!


就是为了名,其实,《庄子》这里可能有点夸张。关龙逢跟比干,我认为绝不是为了“我身后留下好的名声”,他们不会往那边去想的,只觉得说为了百姓,不能再让这个大权在握的帝王做坏事,胡作非为,应该是这样子。但是在庄子看起来,两个留下来好的名声,如果跟其他人一样不讲话,可能不会有好的名声传到后代。别人可以活着啊!这叫做为了名。


再看“利”,孔子接着说。

“再说,从前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使这些国家变为废墟、百姓都灭绝了,国君也被杀害,这是因为他们不断用兵,贪得无厌。这些都是求名好利的结果,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名与利,连圣人都无法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如此,你一定有你的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这一章就结束了。后面讲的是利。在尧的时代,这三个小国,就在〈齐物论〉里面,舜曾经建议尧说,不要去管他们吧!你的德行比太阳还要伟大,十个太阳都比不上你,大人有大量!这三个小国,当时可能一时被舜劝阻下来,后来还是受不了了。三个小国太过分了,代表他们一直不断用兵,贪得无厌,就叫求利,求实际的利益,所以尧就把他们给灭了。


禹的时候,有扈国也是一样,也是贪得无厌。什么叫贪得无厌?就是,他是小国,去侵占别的小国,别的小国受不了了,天子只好出兵。你们这些小国,吵来吵去,斗来斗去,这个比较强的欺负比较弱的,就为了得一些利益,怎么可以?我要主持整个天下的正义!就把这些追求利益的四个小国给消灭了。


所以,孔子就立刻想到两方面,一个是好名的,关龙逢跟比干;一个是好利的,就是后来的四个小国,都因为名跟利被消灭了。后面有一句话很特别,我想,你听到也觉得很诧异。他说,“名与利,连圣人都无法超越”。


来了!我一直提醒大家,说庄子笔下的圣人有两种:一种是好的,没问题,也是悟道的统治者,现在变成悟道的个人,跟那些真人、神人、至人可以并列的;但是另外一个圣人是比较差的,那就是儒家、墨家,或是一般社会上所以为的圣人。那个圣人有什么情况?将来看到再说,基本上就是人间所谓的伟大的、德行修养很好的人。他是不是悟道?那是另一回事。


从这边看来,像孔子口中的这个圣人,显然还没有悟道,所以孔子就会说名跟利,圣人都无法超越。说实在,在《庄子》别的地方讲圣人,他跟真人、神人一样的水平,当然可以超越。但在这个地方就直接说,圣人都不能超越名跟利,圣人如果不能超越名跟利的话,这个圣人只能是一般的、古代的帝王,德行很高,包括像尧、舜、禹、汤这些,都可以说是,他们也很难超越名跟利。为什么这样讲?


《庄子》书里面,提到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都会有一点批评的意味,就因为他们也都是要一些好的名声,要有些好的利益。当然这个利益可能是利益众生,但是总是不能超越,这个没有问题的。


我们都了解,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当然要注意到,别人是不是信任你?连朋友之间交往,都要有互信。譬如在《论语‧里仁》里面,孔子的学生子游说过一句话,他说:“侍奉国君太啰嗦、太繁琐的话,就会自取其辱;跟朋友来往太啰嗦、太繁琐的话,朋友跟你疏远。”何况是你去外国的一个国君,鲁国的学者到卫国去想劝他,这风险是很高的。


从这一方面看起来,孔子提醒颜回什么?千万不能为了名跟利,要把名利的心完全化解、超越。但是孔子也知道,颜回既然想去,一个这么好的学生,孔子很推崇颜回。他曾经说过,“有人用,我们就出来做官;没有人用,我们就隐居起来修行,只有我跟你(颜回)做得到”!公开讲。(《论语‧述而》)


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孔子把他看做在这种判断,有没有人用我们,我们该进还是该退,这一方面是平等的。代表他非常器重颜回,他知道颜回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最后那一句话就带出后面那几章,孔子最后说什么?虽然如此,我讲了半天提醒你各种状况,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所以,做老师的,有时候不能太主观,因为一代有一代的想法。老师辈的时候,春秋时代末期那个状况,到了学生隔了几十年,尤其是三十年是一世,很多各种情况出现了,不是老师可以了解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创见、有自己的愿望,他有没有可能实现呢?要颜回说来听听!下一集就可以听到颜回的考虑了。


下一集的主题是:少了互信,什么办法都没用。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逍遥游弋

    先事后得,做事比利益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现代社会是本末倒置,名利是目的,做事是手段,而人不幸论为工具。何以如此?物质主导一切,欲望控制人生,思想随波逐流,心灵漂泊无根。

  • A肆玖昌明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 容容读故事

    以客观为道,以对方的感受为感受,对面的那个人就是道

  • 自牧南山人

    追求名和利往往让人变得很复杂坠落深渊,看淡名利使人变得简单自在,超越名利使人变得逍遥。

  • wmmscsj

    普遍的社会价值观以名利为标准,超越名利有用无用,以道为准,轻装前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 渊静5615

    谢谢傅老师!

  • 奇林_t9

    圣人为了天下名,天下利

  • 以身观身

    表面是孔子跟颜回的对话,实际是庄子想对孔子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