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器部】一(衣):锦衣玉帛蓝布衫

【服器部】一(衣):锦衣玉帛蓝布衫

00:00
15:08

服器部之一—服帛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本草纲目》全52卷中有一卷很特别,就是第38卷服器部,讲的是穿的、戴的和用的。

平常跟朋友聊天时,有的人还会把这部分当作笑谈,或看作是《本草纲目》中的糟粕。

在我做评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本草纲目》服器部主要谈到了哪些内容。

服帛类

李时珍首先提到的是服帛类,从外衣到内衣、从头巾到草鞋,主要是人们穿上身的。健康人的服装如何穿得舒服,病人的衣服如何处理,如何防病。

中国人穿衣服很讲究料子和板式。衣服料子的等级,反映了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古时候,富贵人家做衣服用丝绸,普通人衣服用葛布、麻布,平头百姓通常称为布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诸葛亮说自己本来是个穿布衣的平民百姓。

绫罗绸缎与组织

我国是农耕大国,还是纺织大国,有农耕文化,还有丝绸文化。

耳熟能详的《木兰辞》,有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组织”这个词,我们现在用的时候会说:您属于哪个组织的。组织本来自纺织的一个术语。

“经纬”也是源自纺织的术语。地理的术语经纬度,可以表示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位置。东经116度,北纬40度,根据这个经纬度在地图上找,就能找到北京。

绫、罗、绸、缎的原始材料都是蚕吐出来的蚕丝。相同的丝线,通过不同组织方式,就能制成不同的丝织品。绫罗绸缎就体现了蚕丝的不同纺织形式。绫专业上讲以斜纹组织为特征,轻薄又柔软。罗以绞经组织为特征。经线相互绞转形成了很多微小的孔眼。网罗就是带孔眼的。这种轻盈的面料最适合夏天穿,可以透气又便于散热。绸以平纹组织为特征,生产量大、用途广泛。缎以缎纹组织为特征,工艺稍微复杂,纺织出来的产品,表面会有些提花的图案。过去还讲究新婚的被子要用缎面的。

古代的纺织品种类繁多,最著名当属丝绸。穿丝绸的感觉,简单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舒服。好似说什么是好的茶叶,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润,润喉的润。

丝绸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在外国也同样受欢迎,尤其受到贵族的追捧。全世界对丝绸的需求,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商贸之旅。客观上形成了连接中亚、东亚、南亚乃至欧洲的贸易通道。

《红楼梦》中贾府的原形,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曹家担任江宁织造数十年,专门负责买办御用物品,江南首屈一指的织品自然在其内。

锦衣

李时珍在服器部中所列第一条是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锦是最贵重的丝织品之一,生产工艺要求高,难度也大,历来就有“一寸锦、一寸金”的说法。

明代开始,官员的官服胸前和后背都有一块四方的补子,质地特别讲究,有织锦的、还有缂丝的。

看补子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文官用的是飞禽图案,武官用的是走兽图案。

还有一些和锦有关的成语,比如锦绣河山、衣锦还乡,锦都被赋予了美好、高贵的含义。

在常用中药西北大黄的鉴别中,也有一个术语“锦纹大黄”,用锦纹来形容大黄断面的薄壁组织与红棕色的射线组织形成的纹理。

玉帛

“帛”字,上面一个白,下面一个巾,最初指白色的丝织品,由素丝织造而成。帛又白又长,从战国到汉代都是重要的书写载体,可制成帛书。

《五十二病方》就是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当中出土的帛书,这也是现存的我国最古老的医书。

帛在古代和玉器一样,是被用于祭祀和馈赠的礼物,并称玉帛。古时候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以互赠玉帛作为一种礼仪。

玉帛也是和平的象征。“化干戈为玉帛”,就是指战争平息了重修旧好。

《本草纲目》也提到了绢。绢与帛相比,质地更轻薄,是一种织造工艺相对简单的纺织品。李时珍又称其为疏帛。如果不经过精练,它的材质比较硬挺,可用来画绢。传统团扇的扇面多是用绢制成的,上面可画山水花鸟各类题材。

经过精练以后的绢,材质比较柔软,可拿来做手绢。

记载中绢也可拿来药用,在燃烧研磨之后,可治疗血崩等症。

布对平民百姓最不陌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别记载了青布。

我曾经介绍过青黛的制作方法:把靛蓝原料的茎和叶,经过浸泡后,上面压上大石头,好似腌咸菜一样,充分浸泡。然后捞出菘蓝叶子,滤渣,在蓝液中加入生石灰,充分搅拌,这时会产生很多泡沫。捞出浮在表面的浮沫,晒干,这样就可以得到深蓝色极细的粉末,就是入药的青黛。沉在水下面的就是靛蓝。一上一下,青黛是药,靛蓝是染料。

李时珍认为用靛蓝染色的青布,具有和青黛相同的功效,可以解诸毒、疗恶疮,治疗小儿的寒热丹毒。

李时珍提到,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想用青黛而身边没有的时候,可以用靛蓝染的布泡水,这样来代替青黛来使用。

古代几乎家家都有靛蓝染的青布,这是一种随时都可取用的家庭保健药。

这个方法传到了日本,在日本的温泉酒店,都备有浴衣。浴衣基本都是麻布或是棉布的,而且多数都是用靛蓝染的青布。这样的浴衣既凉爽、又杀菌穿在身上很舒服。

消毒病人衣

《本草纲目》记载了一项“病人衣”。

李时珍提到,在疫瘟盛行的时候,可以把刚发病病人的衣服,放稿瓦甑上蒸,则一家不染。瓦甑就是陶器的蒸锅。

从现代防疫的角度来看,对瘟疫病人的衣服进行高温的蒸煮,就是在进行消毒灭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病菌的传播。

李时珍这种防疫思想应该说是很先进的。他比巴斯德在1864年正式提出高温消毒法,早了近300年。

其实,最早中国人有“以衣防病”的医学思想,重视病人的衣物,并利用病人衣,在历史上做出过一定贡献。

天花是死亡率很高、古代已有传染病之一。

由于出过天花病的人可以获得终生免疫,清朝康熙皇帝能被选中做皇帝的接班人,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他出过天花。

天花自上世纪80年代起,已经被人类彻底消灭了。但在天花盛行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曾成功尝试用“痘衣法”来预防天花。

“痘衣法”就是把天花病人的衣物,给还没得天花的小孩子穿上。因衣物上会带有的少量的天花病毒,通过这种方法可诱发小儿轻微的出痘发病,从而免疫。

“痘衣法”的进一步发展就演化成了“人痘接种术”和“牛痘接种术”,也可以说是现在疫苗的始祖。




本草学不仅仅是服务于中医药的,对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可成为参考。

服器部中一些穿的、用的,在现代人看来是根本不能入药的。但是在历史上,它们曾经发挥过作用,被收入到本草书,历史的一部分。

李时珍记载到,在湍急的水流当中,一只葫芦也可能拯救溺水快要淹死的人,可以建立奇功。

所以,凡是器物,只要有用,就没有贵贱之分。这也是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时,“不厌详细”的取材原则之一。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9572evnl

    老师讲的真好。真诚自然,温润如玉。博学广闻,娓娓道来。

  • 潘敏芳

    老师讲得真好,专业系统实用。期待跟赵老师长期学习。

  • 李l守护者

    老师您好!讲的真棒!听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不是学习中医药的,但是听了您讲的本草纲目的每一味药,都有收获,您不仅讲中药,还讲生活常识,我的知识少了点,只能说感谢感恩老师的讲解,我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听了老师讲中医药,学习中医知识是我的生活中的重要的事情。

  • SZSZ妙善

    感谢您 会多听几遍

  • 309ioa03whqylumt7fmb

    老师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