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孟凡君:恩里生害,李逵孝母反杀母

【赏析】孟凡君:恩里生害,李逵孝母反杀母

00:00
11:57

撰稿:孟凡君

演播:周健


这一回的回目是: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在这一回中,作者主要通过李逵回家搬取母亲的经历,进一步塑造了李逵的独特形象。概括地说,李逵的形象是由以下五个细节集中刻画出来的——

第一个细节:李逵想念老母亲

上回写到,公孙胜看到宋江把宋太公接到山寨,心有感触,想起了自己的老母亲,想回家探望。公孙胜一走,李逵就开始放声大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然后也吵着要回家探母。

李逵这个用斧头砍人不眨眼的黑旋风,竟也惦记着家中的老母,也想把老母亲搬到梁山来孝养!读到这里,不能不令人感动。不过,宋江和公孙胜二人的举动,对李逵因想念老母而嚎啕大哭,也起到了某种启发作用。

在答应了宋江“不吃酒、不带人、不拿板斧”的约法三章之后,李逵跨一口腰刀,提一条朴刀,带上一锭大银、三五个小银子,下山了。

第二个细节:朱贵交代李逵的底细

李逵走后,宋江放心不下,又差遣朱贵去探听消息。前面已经交代过,朱贵是沂水县人,跟李逵是同乡,知道李逵的底细。按照朱贵所说,李逵还有个哥哥叫李达,以做长工为生。朱贵对李逵以前的经历也有所爆料。他说:“这李逵自小凶顽,因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上,一向不曾回归。”

可见,黑旋风李逵在家乡的时候,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呐。

第三个细节:李逵遇李鬼

李逵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叫李鬼的大汉,手里拿着两把板斧,脸上涂抹着黑墨,自称“黑旋风李逵”,在拦路抢劫。李逵恼恨李鬼假冒他的名头,败坏他的名声,便朝腿上一刀,把李鬼捅翻在地,然后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又听李鬼说他家中有个九十岁的老母,如果杀了他,家中老母必然会饿死。李逵听了李鬼的话,有一段心理描写。书中写的是——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李逵又说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然后李逵就取出一锭银子,给了李鬼。李鬼接了银子,拜谢而去。

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对李逵这个又鲁莽又凶悍的刺头儿产生了莫大的敬意和喜爱。

第四个细节:李逵投宿李鬼家

李逵在行走之时,因肚中饥饿,看见山凹里露出两间草屋,屋中走出一个妇人,便过去买酒买饭。李逵转过屋后边净手的时候,只见李鬼一瘸一拐地从山后归来,原来这就是李鬼的家。书中有一段李鬼夫妇的对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先是李鬼老婆问道:“大哥,那里闪肭(na4)了腿?”

李鬼答道:“大嫂,我险些儿和你不厮见了。”然后把撞见真李逵的经过说了一番。

李鬼老婆随即说道:“休要高声!却才一个黑大汉来家中。若是他时,我和你却对付了他,谋得他些金银!”

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有所感触:第一,李逵饶了李鬼,又送他十两银子,并没有感化这个拦路抢劫犯的凶顽之心。第二,李鬼老婆一听老公所说,涌上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谋财害命。

在《水浒传》中,李鬼夫妇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小人物,但是,恰恰在这对小人物的身上,险恶的人心依然显露无遗。

第五个细节:李逵怒杀李鬼

作者在陈述了二人的对话之后,没有刻画李逵如何暴怒,倒是有一段对李逵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书中写道——

李逵已听得了,便道:“叵(po3)耐这厮!我倒与了他一个银子,又饶了性命,他倒又要害我。这个正是情理难容!”

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时的李逵,已经是怒火万丈了!

接下来,李逵劈胸揪住李鬼,按翻在地,割下头来。再去寻那妇人时,却不知去向了。

李逵杀李鬼,是后者忘恩负义的报应,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杀得好!

但是,后边还有一段令人触目惊心的描写。书中写的是——

李逵拿着刀,却奔前门再入屋内来,去房中搜看,只见有两个竹笼,盛些旧衣裳,底下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李逵都拿了。又去李鬼身边搜了那锭小银子,都打缚在包裹里。却去锅里看时,三升米饭早熟了,只没菜蔬下饭。李逵盛饭来,吃了一回,看着自笑道:“好痴汉!放着好肉在面前,却不会吃!”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扒些炭火来便烧。一面烧,一面吃。吃得饱了,把李鬼的尸首拖放屋下,放了把火,提了朴刀,自投山路里去了。那草屋被风一扇,都烧没了。

在《孟子》 中,孟子曾有“兽相食,人且恶之”的说法,意思是同类的野兽互相吞食,都会招来人类的憎恶,更别说是人吃人了。

李逵从李鬼腿上割肉烧吃的情节,是作者刻画李逵形象的浓重的一笔。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把李逵塑造成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大仁大义英雄汉吗?好像不全是。是一个凶残的吃人魔头吗?好像也不是。其中的妙义,令人深思。

接下来描写的,是李逵老母被老虎吃掉的故事。

生身之母命丧虎口,无疑是一场人间惨剧。但是,作者通过对李逵见母和见大哥李达的描写,却又刻画了另一场人间惨剧——

首先,李母听说李逵回来时,说道:“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通过“这几年”三个字,可以看出,李逵流落在外,已有数年未归。而这数年之中,李母因思念李逵,哭瞎了双目。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什么是孝子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中的一个意思是:除了生病的时候之外,做儿子的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忧。而李逵只因当初闹出人命,一走了事,竟让亲娘哭瞎眼睛!对此,不知孝子李逵心中是否悔恨万千?

其次,李母在提到李逵的哥哥李达时,是这样说的:“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

“止博得些饭食吃”几个字,意味着李达养娘,能让老娘吃饱就不错了,难免老娘凄苦。

第三,李达见到李逵回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先破口大骂,后出去找人来捉拿李逵。通过这哥俩的做派,我们不难看出,孝养老母的人子本分,这哥俩都没做到。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二人也是“淡出鸟来”。只剩下一个瞎了眼的可怜老婆子,在阐释着“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悲情。

生身之母命丧虎口,固然是惨绝人寰,但毕竟天下少见。而家国破败,人伦颠倒,骨肉相残的惨剧,才是更令人触目惊心的!

李母惨死的故事情节太过血腥,在此略过不提。但是,有一个细节意味深长:李逵吃李鬼的肉时,只是吃了他两腿上的肉,别的地方没吃;而老虎吃李母时,把别的部位吃得剩下了骨头,却没吃李母的两条腿。

请大家想一下:作者这样描写,究竟有什么用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03042pagv

    我只看评论,然后跳过孟。三观不合不听。

    资治通柬 回复 @1803042pagv: 孟老师讲的是水浒的真谛和施耐庵先生下笔时的真实用意。虽残酷,但这也正是明代那个水深火热时代的写照

  • 1520586voyk

    我觉得李逵就是一个智力未开 混沌的状态,他见到什么人就会学习什么,没有自己的思想。可能就是指代那时候大部分民众的状态,有些人跟着明兵抗金,有些忙着生存,都是糊里糊涂的

  • 半井之蛙

    杀李鬼没问题,吃其腿肉,在李逵那里其实也没啥问题——这就是李逵的人设了,他又不是头一回吃人肉了。

  • 长亭动雪

    这位交手机解读等于是复述了一遍原著内容,按论文算就是抄袭了。请问出书稿费算不算给原作者?

  • 晴朗一天天

    那个年代让老母吃得饱,这大儿子做的也不错了。听说二儿子当官,立刻就跟着走,也不管大儿子了。这老母又贪,又偏心。

  • 1598692mbpc

    这种评论浮夸牵强,仓廪实知礼仪,两兄弟其码都在努力生活

  • Roger老师

    解读说“老虎没吃李母的两条腿”,还让大家想一下“作者有什么用意”。拜托,先仔细读一下原文好吗?原文: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正是:假黑旋风真捣鬼,生时欺心死烧腿。谁知娘腿亦遭伤,饿虎饿人皆为嘴。——原文的意思是:李逵啃了李鬼的腿,老虎啃了李母的腿,这是报应。

    琴剑书馆孟凡君 回复 @Roger老师: 多谢您的指摘!我的原话是“老虎没吃李母的腿”,依据是李逵葬母时“两腿和骨殖”的字眼。我提醒作者这样描写的含义,已经有听众朋友提到了李逵吃了李鬼的腿的对比,我的目的达到了。至于您后面又批评我时说的“老虎不吃李母的腿”,这不是我的意思,毕竟“没吃”和“不吃”是有差别的,望您明察!有一点您说得对:如果那两只小虎没有被打断,可能真把腿吃了。但作者的描写却是把“两腿和骨殖”埋了。我觉得作者把“两腿”这样写,是对李鬼的“两腿”的反衬。

  •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也

    啥用意?

    Roger老师 回复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也: 这个解读在胡扯呢,原文不是这样写的

  • 空洞de空

    这是把之前讲的再讲一遍吗,不需要不需要。

  • General_be

    以后别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