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察到高景气三大核心其中两个有点站稳了,锂电的电池环节和光伏的电站环节今天都出现了一些反弹,唯独是去年年底一度新高的军工还在挨揍
最近回调比较多,我得重新给大家分析一遍各行业的投资逻辑。
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2022年新能源行业会逐步进入分化阶段,因为2021年是非常高景气度的一年,2022年要想再超预期会比较困难。除此之外,因为2021年各环节的紧缺,各环节的高景气高毛利必然会吸引很多外来竞争者进入,只要能进他就必进,除非技术壁垒太高进不来。
首先是新能源车(锂电)行业,上游四大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其实都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进入,而且这些行业本质上其实就是化工行业,所以进来的巨头都是昔日的化工巨头。比如恒力石化、华鲁恒升、万华化学等等。四大材料里面隔膜扩产周期需要时间长一些,其他环节在面对化工巨头的侵入,胜率都不大。
我早年去调研的时候,我组合里某位很早就重仓宁德和亿纬的基金经理(现已离职)就跟我说过,电池环节是最具有壁垒的,所以他过去几年一直拿着宁德和亿纬,一般只有在宁德亿纬的权重超过组合10%了才会被动减仓。
然后是光伏行业,2021年因为硅料紧缺问题,导致这条光伏产业链的价格飞涨,也进一步抑制了下游电站的装机需求,电站改装风电了,让风电行业在去年下半年景气了一回。
同样,因为光伏行业高景气吸引了大量竞争者进入,硅料接下来可能会有大量的扩产。根据数据预测,2022 年将会新增至少60万吨硅料产能,总产能达到110万吨。然后是硅片,这个环节也挤进来很多竞争者,除了双龙头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之外,上机数控、双良节能、晶澳科技等也来扩产硅片。
这里面隆基股份是产业链一体化了,除了硅片之外,隆基也做电池组件,所以我之前说隆基一家公司未来大概就是个光伏ETF。同理,腾讯本身投了很多互联网公司,所以腾讯一家公司也差不多就是个互联网ETF了。
扯远了。隆基中环在这轮回调里面回撤幅度是比较小的,但是其他一些硅片股跌得就很惨了。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竞争加剧的时候考验的就是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了,这时候龙头公司显然更有优势。但我不是说龙头公司不受影响,只是受影响幅度相对小一些。
光伏产业链简单可以划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上游扩产竞争格局恶化争相降价,那么利好的就是下游,所以处于产业链最下游的电站是最受益光伏产业链内卷降价的。而且很多电站股的估值都不高,过去市场一直给电站股公用事业的估值也就2-3倍PB。
电池和电站这两天跌幅都收窄了,但军工还在跌,我觉得肯定有一些事情超出我的预期了。昨晚刚好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抚顺特钢跌停了?我去跟踪了一下,发现是市场担心抚顺特钢准备搞股权激励,可能会压低业绩,导致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这种担心确实合理但又不合理。
合理的方面在于,2022年是国企改革的最后一年,确实很多军工企业都在准备股权激励、搞定增,如果把业绩搞太猛,股权也一下子炒上去,激励定增都不好做了,这不止是抚顺特钢,不少军工股也是如此,比如某家做导弹连接器的,憋了一年都不出业绩。
不合理的方面在于,这种事情投资军工股的人心里应该都清楚,这个是需要博弈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军工股业绩预期增速有30%,但估值也就30倍甚至不到的估值水平。
股票投资具有不可能三角,低估值、业绩高增长,增长高确定。
如果要低估值又要高确定性,有的,长江电力。号称披着股票外壳的债券,但盈利增速就比较慢。
数据来源:WIND
如果要业绩高增长,增长高确定,有的,宁德时代。甚至说如果增长非常高确定,业绩高增长和低估值都可以舍弃,比如贵州茅台。
如果要业绩高增长,又要低估值,那就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了,比如军工股,业绩确实难以跟踪。军工股的数据我就不列举了,我怕你们又乱抄作业。
其实往更深一层想,为了股权激励和定增只是推迟释放业绩,又没说不释放业绩。订单是摆在那里的,业绩只是憋着不放的,股权激励和定增落地,该释放的还要释放,而且到时候不释放也不行。
所以,本质还是内卷,连业绩释放时间也要抠,精准到日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好精准到每一分每一秒。但再抠下去我春节真不敢回老家吃饭了
......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