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1973年获毕希纳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得国际易卜生奖。1942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1960年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并参加了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当时亦在其中。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遂放弃学业,成为一名自由作家。1966年他的剧作《骂观众》发表后,他开始受到关注。1967年他最著名的剧作《卡斯帕》发表,在欧洲获誉为“play of the Decade”,他的《卡斯帕》已成德语戏剧中被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73年他因在戏剧的突出成就,获得德语文坛最高荣誉——毕希纳奖,当时年仅31岁。他创立了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获得2009年度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大家熟知的电影《柏林苍穹下》也由他编剧。彼得·汉德克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汉德克创作《无欲的悲歌》的契机是母亲于1971 年底自杀;母亲被异化的人生也成为他文学创作挥之不去的阴影。小说叙述是以一位51 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写一篇与这个无名无姓的消息针锋相对的文章,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钟爱文学,因为文学给她带来一种解脱,至少使她有能力来“谈论自己”,感受自己。然而母亲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这就是一个女人受制于外在现实的生存之路:“个人的命运,即便它真的什么时候作为某种独有的东西有过发展,彻底被非人化了,连做梦的余地都没有了,并且泯灭在宗教、习俗和美好道德的礼仪中,因此,个性中几乎连一点人性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无欲的悲歌》以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汉德克后来把这种愿望具体形象地寄托在另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小说《左撇子女人》中。作为德语文坛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无欲的悲歌》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