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00:00
57:04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今属宁波余姚)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
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作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精通儒释道,
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著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等代表作品。
后因起兵平定宸濠之乱,
被封为新建伯,
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1529年去世,谥文成,
故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
万历年间得以从祀于孔庙。
《娶妻诸氏》
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时,
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
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
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
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
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

弘治二年(1489年),王守仁十八岁时,
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
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
王守仁甚喜。
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
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步入仕途》
弘治五年,王守仁第一次参加浙江乡试,
与胡世宁、孙燧同榜中举,
其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
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
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
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
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
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
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
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
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被贬悟道《龙场悟道》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
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
谪贬至贵州龙场
(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
当龙场驿栈驿丞。

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
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
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
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
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
《立院讲学》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继大统的世宗,他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表述自己思想精华四句话,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
1.心即理(价值存在);
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
3.致良知(价值归宿)。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
“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
“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
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1.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2.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一、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
王阳明心学强调了一个人内心的主观能动性,王阳明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真理并不是纯文字的形式供人学习。每个人内心最淳朴的想法就是一个真理,人做事的时候不能死搬教条、生搬硬套,要追崇自己的内心,将自己最真心,最善良的那一面付诸行动,这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阳明心学和唯心主义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可以想做什么就必须复制实践,不然一切都是空想,唯心主义学说在某些方面违逆阳明心学最初的意愿。为什么人们说心学可怕,实际上心学不可怕,可怕的是 有些人扭曲了心学的内涵。
二、王阳明心学的意义
阳明心学被称为南宋时期最为进步的思想之一,阳明心学对于匡正人民的思想,改正人民自私自利的毛病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阳明心学改正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庸俗懒散,好吃懒做的行为习惯,是带时代和生活基础上对如何做人做事寻求真理的一个总结,也是孔孟儒学发展到巅峰的一个体现。
三、王阳明心学最终的变化
我国很多人以及很多学派特别奉行阳明心学,开始逐步地致力于研究阳明心学,但是后来人们随意的篡改阳明心学,强过分夸大了心的作用,认为只要内心所想,就一定能够得到,这一点不符合阳明心学初衷,没有合理的把握王阳明所提出的心里所想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与新时代的人们所要拥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恰恰相反,这也导致了阳明心学没有成为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