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申论范文:从“砍树人”到“看树人”

人民日报申论范文:从“砍树人”到“看树人”

00:00
04:39

        1.本文结合《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1192字) 

        2.其他参考: 

        ①2021年4月2日,《人民日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②2020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③唐 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 ⭐️ ⭐️ ⭐️ ⭐️ ⭐️ 

        “每天半小时・申论80分”抄写团说明: 

        1.“每天半小时・申论80分”是“公考隔壁班王老师”创建并主理的个人申论学习专栏,专栏由来可阅读个人主页置顶文章。 

        2.专栏每周一至五,每天14时更新一篇热点申论范文,周六总结一周范文结构导图,周日总结金句和要点。 

        3.每日范文以图文形式更新,黑色字是正文,红色字是重点句和结构句,蓝色字是解析,抄写时不必抄蓝色字。详细抄写规则可阅读最后一张图。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场,一位来自大兴安岭林场的代表,讲述了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值的“森林交响曲”。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强调“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解析:第一段,开头,论点段。生态环保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对于这块内容,大家平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积累,但多比较零散,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抄写、文章和学习中逐渐整合。

        第一段的引入就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口,我在之前分析的文章《中国发展的速度与温度》中曾和大家说过,好文章的开头就像电影的开场一样,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引入,用意象来表达中心思想,这篇文章就是这样。通过一位来自大兴安岭林场代表的讲述,表达了“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变化,接下来,又通过总书记的点头赞许,突出了生态环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章主旨。我们自己在写作中,也可以设计这样的场景式开头,效果会非常好。不过,要注意所写场景必须精炼、干净利落、直指主题,这才是好的开头,否则就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神州大地生态美好、景致纷呈、人民幸福,成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有力注脚,也生动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值的”。

        【解析:第二段,拓展论述。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段论点提出的比较明确,但篇幅所限,只能简要论述,那我们就可以在第二段进一步拓展叙述。有几个常用方法,如讲意义、讲重要性、或者讲成绩,本段的做法是讲成绩,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所取得的成就和工作成绩。同时,还可以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表述:“‘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神州大地生态美好、景致纷呈、人民幸福”。

        另外,“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这句话可以记一下,出自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放在生态有关的主题里,尤其是说成绩的时候,非常好用。】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体现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其实就是发展生产力。2015年开始,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转岗成为护林员。当人们惊叹于中国国土卫星图像“变绿”了,尤应致敬那些植绿护绿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从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从农药化肥减量显著到绿色制造业发展迅速,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方方面面,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体现国家绿色发展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既然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那么多生态方面的成绩,那么分论点一就可以从“观念的转化”角度来切入。只不过平时的口语表述说的是“观念”,一般用来形容“个人”,但放在公务员考试,工作和文件中的规范用语则用“绿色发展理念”了。这里还要记一个事例和两句话,事例是2015年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土卫星图像变绿;两句话分别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缩影”和“绿色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它们放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一类的话题上,是不错的搭配。】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需要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近年来,节能省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这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出门在外随手携带保温杯,外出就餐剩余菜品打包带回;购买电器特别留意能效标识,购买汽车优先考虑新能源车;添置家具、书籍先找“二手”,少买皮具,背个布袋也时髦……生态文明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起来,锦绣山川必能泽被后世。

        【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从“砍树人”到“看树人”,需要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事都是人做的,生态环保也不例外。既然分论点一讲发展理念转变,那么本段的“人民自觉行动”就从“谁来做”以及“人”的角度展开。具体来说,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节能省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出门在外随手携带保温杯……背个布袋也时髦”这些方式和做法都体现了这一点。同时,我们也要逐渐学习把握这样一个思考角度,当我们讲国家宏观政策,或某件事情取得比较大的成绩时,我们就可以写这样一个分论点:这是全体人民、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如何做blabla……这不仅契合实际情况,也拓展了你的写作角度。该写法也适用很多其他主题,比如说我在之前讲脱贫攻坚的那篇文章《托起稳稳的幸福》,里面就运用了这个思路,大家可以拿来一起参照学习。】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同样关键。政绩考核不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长制、生态补偿等制度,已经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切实作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这些制度规定和治理之策,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跑出加速度的重要保证。

        【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同样关键。经过前面两个分论点的分析,分论点一讲国家层面,发展理念的转变;分论点二讲具体的人,那分论点三呢?我们可以从“方法”的角度试一试,即段首句提到的“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制度方面,就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长制、生态补偿等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还有一些治理的方法,如“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这里实际上就把制度和一些方法单独作为一个分论点来写。

我们平时答面试题、写文章,如果遇到这类素材,经常爱用的就是直接说“加强制度……”但真的这么写,就太过俗套了。本文虽然也用的是这个角度,但在文中做了一些转化,就摆脱了模板化的窠臼,效果好的多。】  

        千秋功业,功在不舍。“十四五”期间和未来一段时间,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等任务,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时代责任。美丽中国的愿景并不模糊,就存在于那些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发展转变中,存在于那些从置身事外到主动参与的实际行动中。

        【解析:第六段,结尾点题。先记第一句:“千秋功业,功在不舍”,经常放在开头结尾,有继往开来、展望奋进之意。类似的内容经常还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都有类似的意思。同时还有“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接下来的重点,大家也要做到了解,先记这一句,后面我也会专门安排文章给大家解读。】

        【注】

        1.本文结合《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1192字)

        2.其他参考:

        ①2021年4月2日,《人民日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②2020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③唐 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