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18 宋之问《度大庾岭》:宫体诗的“自赎”与宫体诗人的“沉沦”(下)

【隋唐五代】18 宋之问《度大庾岭》:宫体诗的“自赎”与宫体诗人的“沉沦”(下)

00:00
36:26

原文: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译文: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月朗星稀c

    “夜茫茫处路漫漫”,想必沧溟先生经过了一个困惑而疑虑的阶段 和一个漫长的认真思索的过程后,看清了这些困惑和疑虑在什么地方;“而困而勉尔独斟”,焚膏继晷,孤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肯定先贤筚路蓝缕的伟大功绩的基础上,以较为客观的、冷静的视野与视角,重新去审视曾经的矫枉过正,去探寻现象背后的规律”,哪怕是把学术研究向前推进一小步,所作的努力与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经过长期思索积淀而结出的学术成果,令《中华诗史》课别具魅力!“这种严谨的、科学的、负责任的学术态度,才是真正的 文明的薪火相传!”……

    月朗星稀c 回复 @月朗星稀c: 其实,对“诗的初唐”这一阶段的课,我曾一度感到有些茫然,很多环节不能贯通。一部悬疑剧给了我一点启示:当镜头拉高拉远,细节逐渐略去,主调便凸显出来。明了主调,才可能去理解细节。 我开始重听这一阶段的课,渐通。从永明体(沈谢体)一直到格律体(沈宋体),这一段诗史发展过程很关键。正如先生所说,“只有明白为什么在离乐的过程中会有音韵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什么宫体诗的创作中会有自赎与救赎,才会明白为什么汉字与诗歌对于华夏文明是如此重要,为什么中国会称为诗的国度,为什么会有唐诗的气象”! 木又寸 先森,辛苦了!“冬寒,千万加爱”🍵🍀

  • 闪亮闪亮_qz

    君子向上,行之有道。没有节操的攀爬,究竟是为了经邦济世的梦想,还是追名逐利的欲望? 对宋之问的人品和成就,一分为二辩证着看就好。“沈宋横驰翰墨场”的是他,“深为义士所讥”的也是他。不必因为他对格律诗的贡献就一定要接纳他的品格;也不能因为他的卑劣而否定他在诗史上的成就。人并不是要好就什么都好,要差就什么都差

  • 亿氪星

    跟随郦老师,一路涨知识

  • 一丛令箭

    武则天养男宠是私生活混乱,其实与男性皇帝的三宫六院如何能比?哪一个在位的男皇私生活不乱?

  • 西雅夜未央_

    这是我刚刚收到的礼物

  • 声声起

    聪慧于正气人,必是一团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才智于专营者,是一把双刃剑。我是极不喜欢有才无德的人。人类的黑暗和悲剧多来自于这类人!

  • 颜赟yy

    1.沧溟先生分析相当透彻了。宋之问在诗史上的贡献及地位,其人格卑下的成因,从出身到社会原因,都很清楚了。 2.人,食色性也。只要有欲望,人性就有阴暗面。关键是通过学习和修养,看哪一面占上风。 3.对于封建帝王的生活,真的不好评说。康熙曾说,身为帝王,其中的压力和苦楚,他人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那么多帝王生活上放纵,心态的失衡怕是重要原因。能做到自律、勤政,以国事民事为重的都是伟大的帝王。 4.不同意先生说的李白如和宋之问同境,可能操守还不如之问。这两人根本就不同性格。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力抵卿相”。李白的心胸是明亮、开阔的,与之问的“心怯、不敢”完全两样。先生辛苦!

  • 不請之友

    刚梦见先生就被闹钟叫醒了祝先生圣诞快乐这两天寒潮来袭,请注意保暖

  • 听友188465872

    请问“中华诗史”到王绩就结束了吗?

  • 杨柳依依1922

    先生,辛苦了! 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