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伦理学:礼乐主义 荀子 人性本恶

第二章、伦理学:礼乐主义 荀子 人性本恶

00:00
25:13
荀子的推理论证方法在当时的哲学家中独出机杼,既合情合理又系统化。
后世儒家认为荀子不属于儒家正脉。因为荀子持人性本恶、观点,与孟子人性本善、心有四善端,形成严重的对立。
但从学术观点来看,荀子在儒家发展中的地位之崇高,不亚于高谈雄辩、才气闳肆的孟子。

荀子强调了儒家的礼乐,而孟子则推进了儒家的仁义。
孔子看重礼还是仁,世人也是困惑。
孔子热心倡举礼乐,不仅在于礼乐的外在表达,也在于它对道德性格的涵育光大。如果没有孟子这位不世出的天才人物进入孔门,强调伦理仁义的主体性。那么荀子这位礼乐的高举者无疑会成为儒家正统学派的代表。

荀子之所以不那么受欢迎,究其原因,就在于他的激进的人性观。
与孟子恰恰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制度来予以纠正,而正是为了化性起伪,圣人才发明礼乐制度。
但其实荀子并没有过于侧重人性本恶,而是更强调礼乐的意义。
荀子致力于为他的伦理学,给出一个哲学基础,于是便抛出了人性本恶说。即人性需要后天纠正。
荀子的目标,在于引导百姓走向德性之路。
为了实现这一点,礼乐则成为了最好的工具。这一点也是儒家思想实用性的核心。
荀子发觉,人性,不像孟子所言的那样,若人性本善,为什么还会需要后天通过礼乐秩序和圣人的道德规训来加以纠正呢?
荀子认定,社会乃是一种人造制度。
人生而好利,纷争四起,圣人之道要对他们的自然冲动进行约束,因此这是一种伪的创制、与人性本来之恶,形成对峙。
在荀子看来,圣人究其本源,也只是化性起伪的典型而已。
圣人与百姓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天生的本性,而在于对原初的粗陋自我所施加的文理隆盛的创制。
由此便出现了荀子和其他儒家传人的道德实践体系的最突出差异。
荀子认为,所有为人称赞的高尚行为,都不是本性的流露,必须在礼义的打磨促练下才能实现。
不同于孟子曾子认为人类心灵是一张白纸,等待着美德的引导。相反,荀子认为人心是一种非常粗陋的存在,需要最为精心的处理,与最为系统化的礼乐调校。
荀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的客观主义的代表。强调礼制的意义。
荀墨二子的哲学处处针锋相对。与墨子相反,荀子穷尽一切外在手段,涵育人格。在他看来,音乐可以移风易俗,是最有效的修养身心之手段。
而墨子仅从经济上无所产出来看待音乐,忽视音乐对情感起到的慰藉与提升的作用。
之所以荀子不受欢迎,不如孟子能流传后世。只因为荀子所持的独特人性观。在日常与人相接时,我们脑海里也许会出现自私的冲动与想法,但我们很难接受自己的本性是粗鄙的,善是出于人为的事实。
中国人有着高度文明化的常识感,因此很自然地会排斥荀子的人性论,不过在其他观念上,另一个原因也许在于荀子的书写风格,他没有孟子文风那般的恣肆煽动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