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22集-所见一切都不是真的,哪些成见在左右我们的大脑?

【齐物论】第22集-所见一切都不是真的,哪些成见在左右我们的大脑?

00:00
11:2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所见一切都不是真的,哪些成见在左右我们的大脑?


我们继续看到《庄子‧齐物论》第五章,〈齐物论〉第五章在讲什么?基本上就是强调没有成见就不会有是非。但人怎么可能没有成见,你一有成见的话代表什么?你从“知”之后还需要有“言”,发出言论。在这一章就特别谈到,人因为有成见所以有言论,言论本来是人可以用的好东西,庄子写作的时候,有寓言、有重言还有卮言,卮言是随机应变的话,就看这个言论你怎么用,但他居然构成大的问题,为什么,就在第二部份就谈到“道”跟“言”的对照。


我们也知道在老庄的思想里面,前面讲“道,可道,非常道。”后面就讲“名,可名,非常名。”因为“名”就是概念,认知的作用,首先就是概念。有概念之后就要发表个人的心得,构成各种言论。所以在这边庄子会特别谈到“道”跟“言”的对照,是非常有趣的。

首先我们要看到,有所知就有所言,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就会谈到“道”跟“言”的对照,在这一章怎么说?他说。

“如果追随自己心中的成见,以它为老师,那么谁会没有老师呢?何必要明白变化之理呢?从自己心中去找就有了,愚笨的人也一样有的啊!如果说心中没有成见,却有是非观念,这就好像说今天去越国而昨天已经抵达了一样。这是把“没有”的当成“有”。把“没有”的当成“有”,就算是神智如大禹也不能理解,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们发言,并不是风声吹过;发言的人有所论述,只是论述的内容尚未定案。它们真的有所论述吗?还是不曾有过论述呢?他们以为自己的发言与雏鸟的叫声不同,这两者有分别吗?还是没有分别呢?”


从这边可以看到,一个人有成见,就会有各种是非的判断,说出许多自己的想法,跟其他人就不见得可以配合。这里面特别强调,如果说你没有成见,却有是非观念,就好像说我今天去越国,昨天就到了,这不是矛盾的话吗?


所以里面特别出现大禹。我们前面看过尧跟舜好几次,禹第一次出现,并且前面加上神智(就是神妙的神,智慧的智。)用这个来描写大禹,原文就是“神禹”,等于是对大禹很肯定的。所以这边就提到,连像大禹这么聪明的人都无法理解,因为你说的是矛盾。什么意思?一个人只要有任何是非观念,一定有他特定的成见,一定有立场。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说自己客观,很好笑的事。我以前在学校里面开会,两边的意见坚持不下,经常有一位同事就起来说话,你们两边不要争了,听我说几句,我这个人最客观。大家听了都笑了,说自己最客观这句话就不太客观了,那一个人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会说我很主观,所以我的意见你们不用重视,谁会这样说?每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先预设自己是客观的,自己是没有成见的,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庄子这边说了很多有关言论的问题,是很有道理的,重点在于后半段,谈到“道”跟“言”的对照。庄子继续怎么说。


“道如何会被隐蔽,以致出现真伪的呢?言论如何会被隐藏,以致出现是非的呢?道如何会去任何地方而不存在的?言论如何会存在而有说不通的?道被小有见识的人物所隐蔽,言论被巧饰浮华的词句所隐蔽。因此才有儒家、墨家的是非之争,他们互相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并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如果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并否定对方所肯定的,那还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


所以这边讲的是相当生动,就把“道”跟“言”对照。“道”怎么被隐蔽?因为你说这是真的那是假的,到最后“道”就混淆了,没有人知道“道”在哪里,因为每一个人各有一种自己的体会。“言论”呢?“言论”就比较清楚,因为“道”对我们来说会觉得比较高、比较远、比较抽象。“言论”很明显,“言论”是如何被隐蔽出现是非呢?一个人说话对不对,有没有是非,他一定是有所对有所错。


这边提到隐蔽的观念很有意思,西方在古希腊时代讲到真理的时候,那个词就是“揭开隐蔽”,真理就是揭开来,把盖子揭开。但是后代的研究继续发现,就算是用言论去表达真理的话,你表达多少就遮蔽多少,这边用隐蔽很有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人说话都会觉得有点辞不达意,说完毕之后才发现听的人不一样,或者说的情况不一样,但是我用的辞还是原来的辞。这个时候说出多少就遮蔽多少,等于是你说了一半,另一半被遮蔽起来了,这是为什么我们教书的困难就在这里。


我上课认真的把我要介绍的思想做个说明,我以为尽力而为,尽量举例把它说清楚,听的人还是只听到他能听到的部分,他能接受的部分,他不可能超越他那个范围。就好像杯子是圆的是方的,倒进去的水自然就变成圆的跟方的,以你杯子而定。甚至杯子如果有各种其他东西的话,那就是倒进去东西也被混淆了,所以他后面就说了,“道被小有见识的人物所隐蔽,言论被巧饰浮华的词句所隐蔽。”


说到这个“道”被隐蔽,在《庄子》书里面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很多人跟庄子讨论甚至辩论,他那个观点往往就是,我就是这样的立场。还记得庄子两度跟惠子辩论,在〈逍遥游〉最后的阶段就谈到大葫芦好像没用,大树好像更没用,那就是惠子有他的想法。对于“有用”有他固定的看法,这一来就看不到一样东西有特别的用处,因为你先有一个成见,先认定这样才是好的,其他的好你没发现。


我们有时候也慢慢觉得,小时候以为这个好那个好,长大之后发现不一定,甚至到最后发现,所有的一切其实只要发生都有它的理由。就像你要听天籁的话,就只能够敞开心胸,任何声音不管从人发出来的,自然界发出来的,只要是声音,你改变态度没有什么任何执着或立场,都可以把这些声音当作天籁,这就是庄子的用意。


这里面第一次提到儒家墨家的是非之争,儒家我们都很熟悉,墨家—墨子的年代要比孟子早多了,比孔子晚一点。所以一般讲儒家墨家在战国时代并称显学。“显学”就是站在台面上的学问,很多人连庄子也一样,常常提到儒家墨家,他们俩个吵不完。儒家强调什么?墨家强调什么?不一样,儒家强调对一个人的爱要有差等,先爱自己的家人、亲人再往外推;墨家说不行,你要以平等的态度爱每一个人,像这些就是他们的是非之争,谁对谁错?各有些道理,不能说谁完全错的。


儒家强调人死了之后埋葬,要按照身分给他适当的一个规格,墨家认为最好简单一点,把这些资源用在活的人身上。中国历代多少好东西都埋在地底下,到后面造成一个特殊的行业叫做“盗墓贼”,历代都有。这不是看起来墨家的想法比较好吗?但是如果真的照墨家的做法,也有他的问题。


在《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庄子有两段话特别提到墨家,也说明了问题何在。儒家、墨家到最后,互相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并否定对方所肯定的,真是针锋相对,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最后结论是什么?你真的要这样做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庄子用了好几次—莫若以明。就两个字“以明”。


什么叫“以明”?“以明”就是你不要有特定的成见,在〈齐物论〉篇提到“以明”这是第一次,后面还有两次,就是一切是非都是相对的。是非有时候是出于立场观点不同,有时是出于语词使用的疏忽,有时甚至是现实利害的冲突,有时只是意气之争而已。你用清明的心关照一切,这样就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看看双方各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了解之后比较容易去接受他们各自的优点。


这是〈齐物论〉的第五章,已经相当复杂了,后面还有再进一步,我们下一集再做个介绍。


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傅佩荣国学馆

    http://xima.tv/1_jC7BX8?_sonic=0

  • 听友226589520

    我交过钱了,还没听完又要交钱了

    傅佩荣国学馆 回复 @听友226589520: 请确定自己是订购的课程还是会员卡,如果是订购的课程没有时间限制。

  • 逍遥游弋

    明心见性(本心),明性见道,人生是心灵的返乡(道)之旅。

  • 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傅老师, 文中,“你表达多少就遮蔽多少,这边用隐蔽很有意思”。我这样理解的,就是在传播学里面有个信噪比,就是在传达信息的时候,会附带一部分的噪音,噪音会行程干扰。 就像我们说话的时候,由于语言的局限,必定会有言不达意,和产生歧义的过程,所以传递多带来的,信息的缺失和误读也就越多。 那如何去避免呢,从多个纬度,或者,像庄子一样讲个故事。

  • 野三太狼

    莫若以明,面对不同的意见,不妨不急于选择其中任何一方,让各方同时存在或者让子弹飞一会儿。雷火丰卦,资源丰盛也可能出现路径依赖让自己过于关注眼下,从而束缚住自己的眼界。虚室生白,更能澄澈心胸。

  • J之大盗

    这里讲的“遮蔽”与佛家的“着相”类似,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像这样脑里有念地去学知识是学不到全相的,去听也是断章取义地选择性地听。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博学笃行,才能“以明”。谢谢老师

  • 吾瓣丁香

    当你俯身摘下一朵花时,你就注定失去了绿叶,蓝天,土壤,甚至,花儿自己,你的喜悦为花而绽放,而它们只是一直在那里

  • 容容读故事

    未始有物,为不存在的东西而争执,不如静以修身

  • 听友300776637

    请问老师庄子看哪个版本比较好

    _听_你_ 回复 @听友300776637: 老师的这个版本就很好,细致,通俗,易懂

  • 听友252412149

    傅老师,最重要的是带我们进入这些晦涩难懂的古典中,过去,我们可能读不下去,至少,现在跟着傅老师,能将庄子之类的读下去,这个作用,比古典本身还重要,一个经典,我们过去束之高阁,如今能走入我的案头,更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个意义太重要了。感谢大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