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营销 11

这才是营销 11

00:00
09:16

这才是营销11:帮忙才是留存的关键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这才是营销,昨天说到了,不但要帮闲,还要帮忙,这是留存的关键,作者还举了一个纯净水的例子,在一个落后地区的村庄,推广纯净水,一开始大家很新鲜,有些人用于尝鲜,并推动传播,但后来,慢慢的就弱下来了,热度过了。此时这些纯净水的营销人员,开始把目光对准了学校,从这些学校入手,给孩子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然后让他们从显微镜下去亲身感受,当你看到大虫子游来游去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作呕,这就相当于制造痛点,并将痛点可视化,从而推动新一轮营销。慢慢的这个村庄,也就接受了纯净水的产品。甚至还改变了观念,变成了一种强反馈,谁家要没有纯净水,就感觉你们家特别愚昧,特别没文化,特别穷。这时候每一个用户的用户价值其实就大幅提升了。因为每多增加一个用户,就会对那些还没有购买纯净水的用户,形成一种压迫。逼着他们尽快购买



 上面说的都是C端营销也就是面向消费者的,那么对企业,也就是对B端的营销怎么做呢?实际上B端营销要简单的多。你只需要让对方的采购,在老板面前很有面子,那就够了。也就是说,你不能总要对方帮忙,而是你要帮对方的忙,帮他完成业绩,帮他实现升值加薪。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采购人员,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更有利的时候,他就会这么干了。比如我们原来卖互联网广告,或者给企业定制节目,其实也是B端销售,我们做的就是尽量让对方的老板有面子,老板有面子了,底下的营销人员,就会痛快的掏钱。那么怎么让他们老板有面子呢,比如邀请他参加高水准的访谈节目,或者邀请其参加高端产业论坛。又或者把对方的品牌,植入到热播影视剧当中。并在该公司附近的IP地址上,集中投放。或者在他们老板经常出没的地方, 集中投放品牌广告。比如有个商家赞助了吴晓波频道,当时我们就是把他们公司附近的广告牌,以及楼宇广告,全都投放了进去,还有的老板买了电视剧广告。那么我们就把片花广告投放到机场的贵宾室。他的老板总能看见,这就让营销人员很满意。那么你的产品有没有投其所好呢?



下面我们讲影响一个组织和团队,有专家提出,要讲好三个故事,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和现在的故事,我的故事就是你向别人解释,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像我这么做就会迎来改变。我们的故事,则强调你和对方是一样的,建立一种共鸣。现在的故事,就是寻找一个支点。这个故事会为我们所有人带来动力。举个例子,比如你说我曾经也是一个死胖子,但在身体亮起红灯之后,我决心改变,然后我就通过某个产品或者某项服务实现了减肥的目的,拥有了健美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在健身的过程中,我还结交了不少的朋友。所以你要不要一起加入我们,不但减肥,还能享受快乐。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三个故事方法。



作者还罗列出了一些营销的原则,我们捡几条有意义的说。1、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去对待别人,2不要因为有趣而随便批评别人。3别人对你的战术已经厌倦了,也不要轻易改变。战术只有在失去效果的时候才应该改变。



4、如果你总是率先想到积极的应对策略,就会为其他人提高标准。很容易从行业中脱颖而出。要相信大多数人都很懒的。


5、与其花费时间找别人的问题,不如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6、赞美你的员工,给他们自由做事的权力。


7、时刻想到利他主义,努力帮客户解决问题。客户的问题越多,你超越同行的机会也就越大。



任何好的创意其实都有保鲜期,你可能一开始很成功,你期待他能够自己运转,但是往往很难,世界上还有很多创意,他们都在向那些尝鲜者招手,所以当他们被吸引走之后,你就会陷入衰落。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新鲜感。即便你已经很出名了,也要想办法保持热度。积极创新。创新失败了都没关系,不创新了才是最大的失败。即便苹果这样,每年也得拿出点外形上的差异,来刺激一下消费者。



在营销中,不要追求完美,完美的意思就是没有改进空间,我们应该追求更好,这样你就有不断地改造机会了。所以营销人员,应该多强调更好的概念,即便客户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么也不妨碍他们尝试一个更好的方案。



有些营销人员总觉得很委屈,说我已经足够努力了, 也已经给客户提供了最好的方案,但他们还是不接受,这主要可能是,1,你不具有同理心,也就是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问题,把最好吃的川菜卖给不吃辣的人,对方肯定是不能接受的。2,有可能是你的方式错了,没能给客户解释清楚。3,也有可能是时间不对,在他们刚刚签订了合同之后,那你的方案再好,也是装不下了。所以当你确定,自己的方案真的很好,足够帮客户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要把大家当成朋友,而不要总想着卖东西给对方。营销说白了就是交朋友之后,顺便赚点钱。



营销人员还要衡量客户的成本,有时候你的东西确实足够好,但对于客户来说,成本过高了。比如谁都知道劳斯莱斯很牛,但是他就上下班代步,当然没必要去买劳斯莱斯。这个车虽然能解决问题,但却给他创造不了更大的价值。他肯定没有变得更好。所以多想想更好的事,让对方变得更好这是基本出发点。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这本书其实翻译的并不好,语言是生涩难懂,写的是营销,但是自己都没有切准读者的需求,不过书里的内容,你仔细琢么之后,还是很重要的。相比于其他的营销书来说,这本书的方法论还是很多的,比如他会让你去找种子用户,在用户数量没有出现正面增长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去刷流量。你得多想想,如何能够帮助客户变得更好,而且还不能是你自己瞎想,得设身处地的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想,这些早期客户,可能大部分都是尝鲜者,他们中有一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走掉,所以你要分辨客户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有些客户走掉是正常的,要敢于大胆的说出来,我的产品和服务,就不是为你而准备的。不要怕得罪人,你不得罪那些伪客户,那么真客户就会走掉。就比如,在读书圈里,让老齐读什么的都有,有的让读货币战争,还有的要听论语道德经的,甚至还有让读毛选邓论的,有人甚至还想听两本工具书。这些老齐统统都满足不了,我们的定位就是讲财经,所以只涉及,投资,经管,格局,人物传记这几类,顶多读读历史,其他乱七八糟的,我们是肯定不会讲的。如果啥书都讲,反而会流失掉那些过来学财经的用户。



所以你在做销售当中,也要有所取舍,知道哪些是你核心客户,哪些客户只是过路的,不要妄想成为人民币,每个人都喜欢你,相反最后改的四不像,每个人都不喜欢你的概率反而会更大。所以这个一定要引以为戒。抓好20%的客户,其实就足以贡献你80%的收入。我们要做产品服务中的榴莲,爱的爱死,恨的恨死,而不要去做香蕉,可有可无,索然无味。



另外,本书作者还结合了互联网,给大家讲了流量和营销的关系,流量是有漏斗效应的,你可以通过流量,跟你的用户建立连接,而这个连接得通过内容来建立,如果没有内容,只通过渠道去找用户,那么你有多少钱,估计都不够烧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企业营销,都是要以内容为基础,一但你的内容被订阅了,你就获得了用户的准入。可以向他推荐商品了,而内容也是跟价值观一致的客户建立连接的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式。所以,营销人员,要做的就是先讲好你自己的故事。多找案例,多跟你的客户沟通。看他们是怎么变得更好的。



那么学完这本书,你打算怎么改善自己的营销呢?其实你自己的面试,或者相亲都是一场营销,也可以用这本书的方法试试看。祝大家好运。明天我们开始新的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