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西厢记》时,我们经常听到《会真记》、“董西厢”这些词语。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它们与王实甫所写的《西厢记》又有什么关系?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到王实甫《西厢记》诞生前五百年的唐朝,了解一下崔莺莺故事最早的缘起。崔莺莺这个人物,最早出现在中唐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当中,张生对莺莺一见钟情,但考中科举之后,却抛弃了莺莺,并发表了一番言论,认为美人往往是妖孽,自己的道德不足以战胜妖孽,所以和她分手了。
这番自白虽然勉强,却令崔莺莺的形象变得愈发神秘而有魅力。于是,在崔莺莺故事流传了四百年之后,宋金时期的一位董解元改写出一本“董西厢”,把原本三千字的传奇,改写为五万字的说唱文学,最重要的是,故事结局变成了崔莺莺大胆地冲破封建礼教,带着张生出走,才子佳人大团圆。
董解元的版本在文辞上粗糙一些,对于爱情的描写,也不够细腻丰富,但它的主要故事情节和几位鲜明的人物,被王实甫沿用了下去,形成了一本集大成的现实主义杰作,它就是我们今天通常说的《西厢记》。
崔莺莺这个形象,经过会真记、董西厢、王西厢三次变幻,至今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也许,不断的修改、争论、再阐释,才是令一个人物在历史中活下去的,最好的方式。
👏
怎么听到一半就直接转到下一章了?
观点新颖,文笔好。
昀在晴天 回复 @燕之语_hi: @喜马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