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清初一名相 柏乡魏裔介

第七十六回:清初一名相 柏乡魏裔介

00:00
18:56

       魏裔介,字石生,邢台柏乡人,生于明万历44年(1616年)。他从小才智过人,15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经历了改朝换代,顺治三年,31岁的魏裔介进士及第,从平头百姓成为朝廷命官,后来在清王朝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一品大员保和殿大学士,人称乌头宰相。

       其实明清两朝并没有宰相这一职位,当年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宰相,清朝沿袭了这一制度,所以魏裔介的官职并不是宰相,只是因为他分管朝政,职权相当于宰相,人们都这么叫他。“乌头宰相”有两层含义,一来是魏裔介出任尚书时才42岁,别的机要大臣早已是白发苍苍,而他须发皆黑,故称乌头;另外,乌头有平民百姓的意思,魏裔介是平民出身,所以也自称乌头宰相。

       魏裔介平民出身,平民情结很深,他了解民间的疾苦,百姓的不易,入朝为官以后,也是时时处处为他们说话,从来不想自己的利益得失。想当年,他只是翰林院中的一个小职员时,就因为仗义执言惹恼了摄政王多尔衮,差点丢了乌纱帽,一个小小的翰林怎么和大权在握的摄政王有了交锋,这到底是因为怎样的事由呢?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当时的顺治皇帝才9岁,龙椅上的小皇帝只是个摆设,朝里的大事小情都由他的叔叔多尔衮和母亲孝庄太后说了算。

       有一次,多尔衮和孝庄带着年幼的顺治去朝廷的各部院视察,来到翰林院与新科进士见面时,多尔衮就直接点名要面见魏裔介,魏裔介当时虽然职位不高,但才名在外,两位掌权者也早有耳闻,魏裔介从众大臣背后应声而出,多尔衮对他说:“近日你托大学士送来的关于强化我朝礼制的奏折,诸位大臣看后很受启示,正如你所言,国家礼仪教化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存亡,你还有什么谏言要对朝廷讲,还请大胆直陈。”

       魏裔介也不推辞,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剃头令》的危害,原来,清军入关以后,多尔衮就颁布天下告示,所有官吏军民必须剃头来表示对清朝的忠心。然后,在汉民族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头还不如要他们的命。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反抗,多尔衮于是下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谁要是敢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这项强硬的政策更加激起了民愤,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魏裔介对多尔衮说:“前不久,我朝所颁的《剃头令》许多汉民不愿接受,为此无心劳作,各地还流传一句顺口溜:满族人不讲理,削平四方留中原。草民的意思是希望皇上尊重汉民习俗……”

       魏裔介话还没说完,多尔衮的脸已是阴云密布,他粗暴地打断了魏裔介:“你一个小小的庶吉士,好大的胆子!要知道为了让《剃发令》能够顺利实施,朝廷下了多大的决心,付出多大的代价!”

       在场所有大臣都为魏裔介捏了一把汗,但魏裔介依然从容不迫,继续陈述:“刑罚过严则不仁。不仁则丧失民心,上则违逆天和,为了国家安宁,应该放宽刑罚,广施仁政,不能动辄就滥杀无辜。”

       魏裔介不卑不亢的态度,入情入理的话语,让多尔衮冷静下来,进行深入思考,最终他收回“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命令,废除了清军入关初期一些野蛮的政策,民心渐渐得以稳。

       与多尔衮的那场论战,让魏裔介成为朝廷里的名人。在翰林院工作了一段时间,魏裔介被推举为工科给事中,主要负责抄发章疏。升任给事中,职位并不高,按说不是个多大的事,但文武群臣深知魏裔介年轻有为、前途无量,都主动向他示好。一时间到魏裔介家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争相邀请魏裔介喝酒品茶,结交兄弟,或互攀干亲。面对官场之上盘根错节,复杂莫测的人际关系,魏裔介又将如何应对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