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社会凝聚力

99 社会凝聚力

00:00
09:15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共同体。那显然,社会有力量把众多的独立个体凝聚和连接起来,如果这种凝聚失效了,社会便可能会分崩离析。


爱米尔·涂尔干(1858—1917年)是法国人,他的名字也被译作“迪尔凯姆”。他的父亲是一位犹太教的拉比,但是他对宗教问题持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他先成为教育学的教授,后来是社会学的教授。他的著作包括《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的基本思想是,社会是建立在凝聚力上的,这种力量将人们联系起来,就维持了一个社会。当社会的凝聚力削弱时,社会就会出毛病。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恢复这种对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的凝聚力。


社会学就是关于这种凝聚力的科学,社会学家就如同医生,治疗生了病的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是如何被削弱的,又如何才能加强?这就是我们该重点关心的事情。涂尔干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的凝聚力被削弱了,所以法国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自杀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在生物界,只有少数动物会自杀,但动物的自杀不是有意识的,人类的自杀却是有意识的。涂尔干重点研究了自杀。他认为,社会学必须发现更好的概念,用更好的方法来研究自杀。从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出发,涂尔干追求的自杀概念是可以相对于不同的社会条件,也就是不同的“非心理性质”的变异,并能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涂尔干通过忽略自杀的各种情感的与个体层面的因素,使自己和心理学拉开距离。他要考察的是非心理性质的其他因素。相关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宗教派别、民族、社会阶层等,他分析了自杀频率的变化,通过统计方法来研究自杀。


在占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涂尔干试图构造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即关于社会凝聚力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高自杀率标志的是一种弱化了的凝聚感。也就是说,在一个凝聚感低下的病态社会里,人们的自杀率就比较高。想想看,人们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就会觉得没有存在感,自然精神上就苦闷、孤独、抑郁,那自杀的行为就会增多了。


涂尔干说,社会学家应当把社会现象看作是事物,采用统计的材料和实践的概念来发展理论。基于他关于研究自杀所收集的统计资料,涂尔干觉得自己可以对社会的凝聚力及其削弱的原因进行说明。


弱化了的社会凝聚力被涂尔干称为“失范”,即无法律性、无规范性。简单来说,社会的失范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纽带削弱的具体体现。当社会的失范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个体的抗压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导致自杀率提高。


涂尔干说他有统计方面的证据表明,结了婚的男人比起单身男人,结婚生子的夫妻比起没有子女的夫妻,罗马天主教徒比起新教徒等,会少一些失范。因此,婚姻、家庭和宗教(特别是天主教)是社会中的黏合因素。


要克服失范,就一定要强化社会和经济生活的规范。所以,仅仅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或国家权力强制干预,是难以实现这点的。在国家当中,一定要存在一些可以用和谐的方式来调节经济的建制,也就是说,要进行制度建设,这才是治标又治本。


涂尔干既反对纯粹自由主义般的毫无控制和管束,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剧变的理论。他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从启蒙运动继承而来的遗产,即发展、解放和进步的观念。在涂尔干看来,启蒙思想家们所强调的那些观念,有使社会走向解体的危险趋势。


社会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应维持稳定。涂尔干认为,像发展、进步这样的概念,不应被不加质疑地提倡,因为当这些概念被运用到所有种类的变化之中时,其实就是用一种看似无害的方式描述了破坏性的失范。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加强作为社会稳定和幸福的前提条件的社会凝聚力,而不是盲目地让自己从一切事物中“解放”出来。所谓的解放、进步、发展,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有时候恰恰就是一种破坏性的失范的表现。


一般来说,社会理论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理论假定了一种基本的冲突,另一种理论假定了一种基本的和谐。就此而言,涂尔干确实是一个关于和谐的社会理论家,而马克思是一个关于冲突的社会理论家。


关于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涂尔干强调共同体的凝聚力。个体必须适应对于一个运作良好的社会来说必要的规范和规则。而另一种情况就是无政府主义,这便是“失范”,对于个体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他对社会采取的是一种宏观的视角。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涂尔干渴望用社会学来解答一些现实问题,并以此帮助社会维系稳定。


在分析社会的构成和发展时,涂尔干采取的方法是关注社会分工这个关键点。为此,他写了一本《社会分工论》。在他看来,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的稳定是依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的。在文明程度不高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程度不高,同一个团体的成员们的谋生手段是相似的,比如铁匠、农夫,毕竟行业太少。大家遵守相同的习俗,信奉相同的图腾或神明,生活方式也大同小异。这种共同性让他们意识到大家属于一个共同的集体,所以他们不会离心离德,社会就拥有较强的凝聚力。这样的社会是建立在“相似性”上的,也就是所谓“同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主要任务就是保持一致性,具体表现是让社会成员尊重集体的信仰以及各种传统。


而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思想、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但因为分工制逐渐取代了古代用来维系集体的共同意识,所以社会得以继续稳固,人们也没有分离。在近代社会,分工制让每个人都在消费上依赖他人,离开了他人就无法生存。这就使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每个成员都在为社会整体服务,但又不脱离整体。分工就像联系社会各成员的一个纽带,这便是所谓的“有机团结”。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也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一书中对传统社会中的共同意识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共同的信念带有强制性,并且渗透到了一切社会生活中。他还说,通过共同意识或宗教来维系的社会发展,分工制将逐渐取代共同意识的作用。步入成熟期之后,涂尔干改变了看法。在研究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时,他不再贬低共同意识的作用,而是转向强调共同意识和宗教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亚妮_kr

    大吕说书 回复 @亚妮_kr: 谢谢夸奖

  • 美魔V侯迅

    大吕说书 回复 @美魔V侯迅: 谢谢夸奖

  • 开心哦哦

    请问还有多少级

    大吕说书 回复 @开心哦哦: 您好,差不多还有40集左右哈,感谢支持哦

  • 笨蛋迟钝

  • 铁乐_a3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论是不是就是儒家学说的欧洲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