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论语的上乘佛法观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0109论语的上乘佛法观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00:00
05:34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的这个观点被后人解释成重视父母丧事与祭祀祖先,百姓品德就高尚归于淳厚。假使不去质疑这样的解读,那么只能对论语次序的编排加以疑问了。因为前面提到的都是如何自律,如何孝悌,乃至怎么样领导社会,到了文章中段冒出丧葬与祭祀的问题是否过于突兀?所以笔者以为前者的理解牵强附会了。


学而篇一开始就引导弟子们如何学、如何习、如何做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而后讲君子以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治理好社会,到这里作一个小结论,也是对前述的道理给出一个理由——为什么按前面的做,这么做有什用,其意义何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借用佛家的话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譬如老人有节俭的习惯,节俭本是美德,带来的体验却通常不美。经常一顿饭吃完了剩下几口,不吃倒掉太浪费,吃又吃不下,就只这三两口再放冰箱里,然后明天再热热,又没人喜欢吃剩饭。通常不是老人硬吃下去,就是逼孩子挨下去。当然动机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时间。如果在做饭时就有个掌握,岂不是美哉。何况顿顿少吃两口,这也是养生妙法。也就是说话,如果对吃不了的这个结果很慎重,就倒转追寻远端开始时的原因。


再譬如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对孩童时期的德行教育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决定了一生的态势。如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射线,终端的千里之失已难以纠正,而智者则在原点毫厘之差就谨慎调整。所以说愚人看到失败后再去弥补,圣人则在起心动念处省察。


儒释道的修行观点如出一辙的告诉我们修心行重于修身行。外在一切行为皆起于最初一念动机,如果动机是纯善,那么行为自然不会出格。最初一念目的不纯,后面行为的结果也自在意料之中。所以说修心即涵盖了修身、修行为,反之,如果只修身、修行为始终是舍本逐末,修多少年也修不完。若想在现生的修行中有所成功,唯有慎终追远,用大白话说,既然在乎最终能不能成功,在开始之时就得修行。修那个最初的源头。在佛家来说就是修能与修所的问题。初心比做能,由初心衍生的一切后续过程、结果都是所。比如射箭比赛中,若想射中靶心,必须在拉弓之时瞄准或调整,一旦射出去就只能听天由命。


又如大学开篇就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开始之时就谨慎对待,则势如破竹,始终如一。所以,若想民德归厚——社会民风醇厚,人人厚德载物,就必须从源头、从最初就谨慎。关系上来说,个人的源头就是家庭,人生的源头就是儿童时期,乃至胎儿时期的胎教,社会天下的源头就是个人,百姓道德的源头就是一国之领袖,而任何一位领袖又来源于百姓。君厚德,则民德归厚,民厚,则国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