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九章 美国权力的衰落(完结 附时间表)

10.第九章 美国权力的衰落(完结 附时间表)

00:00
41:18

时间表

1945年8月
 美國首次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大約246,000人死亡。6天后日本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10月
 聯合國建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和中國成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1946—1954年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與越南共產黨作戰,試圖重新奪回在「二戰」中被日本佔領的越南。戰爭結束時,法國撤出東南亞,越南分裂為共產黨控制下的北方和美國支持下的南方。
1947—1948年
 印度和巴基斯坦為爭奪克什米爾和查謨(Jammu)的爭議領土,爆發了第一次克什米爾戰爭。這是兩國為爭奪領土而爆發的四次戰爭中的第一次。
1949年4月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立,將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大國納入到一個共同防禦條約之下,美國的勢力擴展到全球多個地方。
1953年7月
 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伊拉克發動政變,推翻了英國支持下的哈希姆王族(Hashemite)的統治,這次政變被稱為「7月14日革命」。
1953年8月
 美國和英國在伊朗策動政變,民選產生的總理穆罕默德·摩薩臺(Hohammad Mosaddegh)被穆罕默德·巴列維(Hohammad Pahlavi)的軍政府所取代。
1954年6月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下,危地馬拉發生政變,即所謂的「幸運計劃」(Operation PBFORTUNE)。總統雅各布·阿爾本茲·古斯曼(Jacobo Arbenz Guzman)下臺,卡洛斯·卡斯蒂洛(Carlos Castillo)領導下的軍政府取而代之。
1959年1月
 古巴革命。隨著美國對革命政府抱持越來越深的惡意,古巴向蘇聯靠攏。
1961年2月
 在美國和英國的策劃下,剛果民主共和國首任民選總統帕特里斯·盧蒙巴(Patrice Lumumba)遇刺。
1961年8月
 美國在越南進行化學戰試驗,使用了主要成分為「橙劑」(Agent Orange)的化學武器。11月,肯尼迪總統簽署《對外援助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向那些「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的國家提供援助。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介入逐步升級。
1962年10月
 古巴導彈危機。蘇聯為了阻止美國進一步緊逼,試圖在古巴本土部署裝載核彈頭的導彈,在13天的時間裡,美蘇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最終,在美國同意從土耳其和意大利撤出一部分導彈後,蘇聯做出讓步。
1964年3月
 巴西發生政變,若昂·古拉特總統下臺。上臺的軍事政權與美國政府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1964—1973年
 隨著在東南亞的戰爭的升級,美國轟炸老撾境內的石缸平原。這是美國歷史上所實施的最為密集的轟炸;美國在這裡投下的炸彈比「二戰」中還要多。
1965年
 在印度尼西亞發生了美國支持下的政變。政變以失敗告終,罪責被轉嫁給了共產黨。隨後,在反共的大清洗中,50萬到300萬的人被殺害。蘇加諾總統下臺,蘇哈托將軍取而代之,他的殘暴的軍事政權得到美國的支持。
1966—1988年
 納米比亞獨立戰爭。古巴在軍事、經濟和政治上支持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2000名古巴戰士在為期22年的衝突中死亡。
1967—1974年
 在希臘的一群右翼軍事將領領導的政變後,希臘進入軍事獨裁時期。
1968年8月
 在亞歷山大·杜布切克領導下實施政治自由化(也就是所謂的「布拉格之春」)後,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9—1970年
 「菜單行動」(Operation Menu)。為了對付越共,美國在柬埔寨東部和老撾實施了地毯式轟炸。
1973年9月
 智利發生針對阿連德總統的政變,政變得到美國的支持。
1975—1991年
 西撒哈拉戰爭。西班牙從摩洛哥撤出後,摩洛哥軍隊控制了西撒哈拉。薩拉威人的獨立陣線開展西撒哈拉獨立戰爭;爭端至今仍未結束。
1975年
 古巴向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提供支持,對抗美國支持下的來自南非和扎伊爾的干涉勢力。
1975年12月
 印度尼西亞入侵東帝汶,佔領一直持續到1999年。據估計,大約有10萬到18萬人在衝突和佔領期間被殺害。
1978—1982年
 危地馬拉內格羅河大屠殺。在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的資助下,危地馬拉政府開始修建奇霍伊水電大壩,迫使數千名瑪雅原住民從當地撤出。在徵用土地的過程中,有多達5000人遭到殺害。
1979—1992年
 薩爾瓦多內戰。美國支持下的軍政府與左翼遊擊組織聯軍發生衝突。美國至今沒有為自己資助下的暴力行動支付任何賠償。
1986年4月
 美國轟炸利比亞(「埃爾多拉多峽谷行動」,Operation El Dorado Canyon)。
1988年11月
 美國全面接受了聯合國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公約》;自該公約1948年制定以來,美國一直享有免於被起訴的權利。
1989年9月
 美國入侵巴拿馬,行動代號為「正義使命」(Just Cause)。大約3500人遭到殺害。
1989年11月
 柏林牆倒塌。這是1989年間社會主義政權在東歐崩潰的標誌性時刻。
1990年
 伊拉克-科威特戰爭,伊拉克吞併科威特,並導致了第一次海灣戰爭。
南非總統F·W·德·克勒克(F. W. de Klerk)釋放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並開啟談判,結束了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
1991年
 蘇聯在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任總書記時期解體,冷戰正式結束。
1994年4月
 盧旺達和布隆迪的胡圖族總統乘坐的飛機在基加利墜毀,兩位總統身亡,導致了在盧旺達以及之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種族滅絕,直至今日,400萬到1000萬的人因此而死去,死亡人數仍在增加,因為盧旺達和烏干達政府都在代表西方的公司和政府掠奪自己的國家。
1999年2月
 烏戈·查韋斯贏得委內瑞拉大選,標誌著所謂的「粉紅浪潮」在拉丁美洲的開端,也標誌著90年代主導了南美政治的華盛頓共識的終結。
1999年3月—6月
 北約轟炸貝爾格萊德,結束了科索沃衝突。南斯拉夫隨後對北約提起訴訟,但以失敗告終。
2001年10月
 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發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開始入侵阿富汗。
2002年4月
 委內瑞拉軍方實施了一次失敗的政變。美國迅速承認了新政府的合法性,但僅僅47個小時後,查韋斯重新奪回政權,美國再一次改變立場。
2002年8月
 美國通過「美國公務人員保護協議」(American Service Members’ Protection pact),即「入侵海牙法案」(the Hague Invasion Act),保護美國不受任何它沒加入的國際法庭的指控。
2003年3月
 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爆發。
2004年2月
 海地發生政變,總統讓-貝爾納·阿里斯蒂德(Jean-Bernard Aristide)被迫流亡南非。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參與了政變的策劃。
2004年6月
 美國在巴基斯坦使用非武裝無人機打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行動被首次曝光。之後,美國大約進行了366次打擊行動。
2005年
 卡特里娜颶風后,古巴提出向美國提供醫療提議。美國國務院拒絕了這一提議。
2006年3月
 米歇爾·巴切萊特·赫里亞宣誓就任智利首任女總統。作為一個長期以來的社會主義者,赫里亞在美國支持下的皮諾切特政府時期曾遭受虐待。
2008年5月
 南美洲國家聯盟(UNASUR)成立,標誌著南美國家之間合作的不斷加強。
2009年6月
 洪都拉斯軍方將總統馬努埃爾·塞拉亞(Manuel Zelaya)趕下臺,國際社會將此次事件定性為一場政變,該地區所有國家都禁止美國撤回其使館人員。
2010年5月
 一個從土耳其出發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艦隊受到以色列國防軍的攔截和攻擊,造成9名活動家死亡。作為迴應,土耳其召回其駐以色列大使並取消了與以色列的聯合軍演。
2010年12月
 一位突尼斯抗議者在一位政府官員門前自焚,抗議活動由此開始,催生了突尼斯革命,隨後激起了整個區域範圍內的革命浪潮,即所謂的「阿拉伯之春」。
2011年
 對內戰中的利比亞的國際軍事幹涉。只有英國、法國和美國支持這一干涉行動。
2011年12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共同體(CELAC)成立,正式將美國和加拿大排除在外,提供了華盛頓主導下的美洲國家組織(OAS)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2012年8月
 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針對阿薩德(Assad)領導下的敘利亞政府的協議。俄羅斯、中國、巴西、印度和南非對這種公然支持反對派的行為表示反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icyin

    这是一本敢于讲真话的书。两位对话者不但学识渊博,并且胆识过人,令我辈钦佩!自苏东解体三十多年来妖雾喧嚣,群魔乱舞,新自由主义甚嚣尘上,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精英扬眉,群众被压。资本横行,弱者遭殃!此书如利剑,刺破浓重的乌云,洒下一线光亮,虽篇幅不长,但黄钟大吕,足以震开阴霾,一肃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