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深刻总结历史塑造未来的重要决议 | 新京报社论

一份深刻总结历史塑造未来的重要决议 | 新京报社论

00:00
05:45

【编者按】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以往宝贵历史经验和重大成就做出总结,对未来新征程做出部署要求。新京报特此推出“关注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评论”,全方位解读全会精神。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份决议注定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文明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能在同各种政治力量和困难挑战的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百炼成钢,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激活理论思维和文化基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反哺实践,成功引导实践。

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推出过三大历史决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今,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进入快车道,党的理论和实践也按下快进键。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历史演进规律,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勠力奋斗,克服各类艰难险阻,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此次决议主要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从建党之始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此次决议,则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浓墨重彩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尤其是,此次决议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与此前两大历史决议相比,此次决议统摄的历史跨度和厚度更大,历史纵深感更加突出,理论光圈更大,对于未来的理论射程更远。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此次决议也谋划了我们未来百年的时代愿景。

由此再出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主动精神和政治智慧,深刻而鲜明地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吹响了开启新的历史征程的号角。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经历了百年历练,在理论上更加自信。

中国共产党成熟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精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活化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在实践激流中能够保持理论清醒和战略定力,并善于辨识各种不测风云和风险,用理论压舱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这4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深度融入世界,并成功跻身世界中心的高光时期。这期间,中国被西方世界各种有色偏见和意识形态标签化、污名化,中国共产党首当其冲,经受了各种明枪暗箭,处在国际意识形态和舆论斗争第一线。

但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历史和时间越来越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这一边——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方向和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经历了风雨雷电的考验,更加坚定和自信。

此次决议,也展示了党的文化自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党的百年伟业正是厚植于中华数千年文明和文化河床之上。中国共产党善于穿越“本来”“外来”“将来”,从中把握规律性,领悟真理性,汲取正义性,激活深厚文化积淀,善用先人智慧和优秀成果,引流千年文化活水,成就百年伟业,书写第二个百年盛世华章。

也因此,作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必将深度塑造未来发展的里程碑式文献,此次决议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重大意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