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元前475丨《战国史(下)》:中国断代史扛鼎之作

【中】公元前475丨《战国史(下)》:中国断代史扛鼎之作

00:00
30:48

浓缩著名历史学家杨宽毕生心血,中国断代史扛鼎之作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特点:

1、军事组织专业化:战争规模急剧扩大,各国都采取普遍兵役制。当时各诸侯,男子只要到了成年,就要登记,随时征调入伍。常备军制度也被各国普遍采用。各国诸侯会挑选适合作战的人,免去他们的税收,对这些人加以训练。每次作战,这批人就是主力。

2、霸权频繁交替:战国时代,诸侯的霸权发生了三次重要的交替,魏国、齐国和秦国,先后成为当时的霸主。夺取霸权靠的就是战争,战争这个东西,偶然因素特别大,任何国家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再强大的国家,可能输掉几场战争,老底子打完,就回天乏术了。

案例:齐魏战争

1、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击魏国的一个附庸小国。魏国立即出兵北上,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准备一举歼灭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只好向齐国求援。

齐国国君齐威王接受了军事家孙膑的建议,避实就虚,“围魏救赵”,取得胜利。

马陵之战:十一年后,魏国为了补偿桂陵一战的损失,积聚力量发动战争,这一次,他们打击的力量是韩国。毫无悬念,韩国也向齐国求援。齐国又来了一招围魏救韩,再次派兵直捣大梁。并用减灶之法,诱骗魏军追击自己,最终魏军10万主力被全歼,连魏国的继承人太子申也被俘身亡。

结局:经过这两场决定性战役,魏国元气大损,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之前的国力,从此沦为二流国家,只能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和平,躲在强国的庇护之下,尽力不出头。而齐国则取而代之,成为战国新的霸主。

3、外交瞬息万变,决定着战争局势的发展

“合纵连横”:战国时候的七个国家,秦国齐国分别在最西边和最东边,剩下的燕赵韩魏楚,五个国家,夹在中间,从北到南排成一条竖线。

所谓合纵,就是这五个国家为主体,进行联合,要么拉上秦国打击齐国,要么拉上齐国打击秦国。所谓连横,就是秦国或者齐国,与中间五个国家中的两三个联合,去打击其他国家。

合纵连横的原则:最低限度是要自保,最高限度是夺取霸权,如果拿不到霸权,至少削弱一下对手,让诸侯保持均势。

案例:五国联合伐齐

缘由:齐国吞并宋国,占领了大片富庶的工商业城市。成为众矢之的。

过程:公元前284年,在齐国灭宋两年后,秦、赵、魏、韩、燕五国,联合伐齐,由燕国主将乐毅亲率联军,在济西之战中击溃了齐国的军队。之后,其他诸侯在边境上攻城略地,乐毅则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攻破临淄,占领了齐国大片的城市。楚国以救援为名,派军队北上,把前来投靠的齐缗王给杀了,和燕国一同瓜分了从齐国搜刮来的大量物资。

后果:虽然齐国最终靠田单坚守孤城,得以复国。但一番搅扰之后,魏国、楚国瓜分了宋国的土地。齐国彻底失去了称霸的实力,再也无力引导局势的变化。

4、战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战争胜利,放弃基本的政治信用;利用间谍,侦测别国动向,甚至设计陷阱让别国卷入战争;大规模的杀戮敌国士兵,还有交战地区的平民。

战国时代最惨烈的战争:长平之战

缘起:上党郡的归属

公元前263年,秦国彻底切断了韩国都城新郑通往上党郡的路线。韩王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长官拒不投降秦国,而是选择向东边的赵国求救。

长平对峙:赵王任命廉颇为将,发兵接收韩国的上党郡。秦国派将军王龁前来拿下上党。两国不断添兵,补充物资运输物资到前线,三年内聚集了百万军力,秦赵的粮食补给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外交对峙:秦国给其他诸侯许诺一些好处,同时恐吓他们,只要站到赵国一边,打完邯郸就来打你。赵国则希望联合各国,孤立秦国,让秦国有后顾之忧。但是秦赵之外的这些国家,都给秦国打怕了,不敢得罪秦国,再加上他们担心赵国强大,自己头上又多一座大山,所以自始至终都不敢明确表态。

赵国试探和平: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将王龁在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中,一再击败赵军,赵军露出败相。赵王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尽快结束对峙。一番讨论后,赵国派使节向秦国求和。使者到达咸阳之后,秦国隆重招待了赵国的使节,放出两强联合的烟雾,让诸侯们对赵国崛起的顾虑加重。但只要赵国使者谈到撤兵,秦王则不正面回答。

秦国的间谍战:这个时候,秦国已经下了重注,准备一场豪赌,就赌赵国先于自己犯错。这时候,秦国的派间谍在邯郸散布消息,说秦国最怕的人,不是廉颇,而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括能够出阵长平,秦军看不到胜算,必然收手。

纸上谈兵与赵国败北:赵王临阵换下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上将军白起秘密来到长平,布置下最后的陷阱,诱使赵括主动出击。赵括年轻气盛,果然上当,被秦军射杀,秦军以死伤过半的代价,俘虏了几十万赵军,这些战俘大都被处决,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幼的被放回邯郸。长平之战后一个月,秦国乘胜追击,突破太行山口,进围赵都邯郸。

结局:三年后,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在邯郸城下击退秦军,暂时保全了赵国。但秦国无可争议,已经是战国世界的单极霸主,它蚕食诸侯,统一天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再有任何悬念了。

5、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缘起:战国时代连年征战,战场上落下的头颅何止百万。人们既有的生存根基被动摇了。当时,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想尽快找到办法结束战乱,把自己从死亡的恐惧里解放出来。终结乱世的各种思想应运而生。

三种大的倾向:

1、出世的,希望远离时代的纷扰。最有代表性的是道家,它们大都秉持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事物,它本来的面目是好的,之所以会出现不和谐音,因为人总想去可以改变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他们主张,一个人应该远离社会,尽量避免相互影响。在政治方面,它们则主张虚静无为,不要总想着改变什么,你越想把事情扭去好的方向,它可能就变得越糟糕。

2、走下层路线,积极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对抗外部世界的荒谬和绝望。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墨子的墨家。墨家希望突破固有的血缘关系、等级关系,建立一个人和人之间更亲密,机会更均等,做事讲求公正的社会。为此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小团体,用自己的苦行反对上层社会的奢侈;用公推出来的判罚制度,反对单方面压榨平民的政府法令;用精良的防御技术,来反对兼并战争和残酷的杀戮。

3、走上层路线,希望自上而下改变现状。这里边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孟子代表的儒家,还有以韩非子代表的法家。这两个学派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和规划大相径庭,最为后人熟悉。

人性论:

儒家:所谓性善,是说人天然具有同情心,羞耻心。能够明白是非,知道分辨善恶。但是这种本性,往往被人忽视。但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它在处处闪光。只要通过训练,就可以找回这个本心。性善是孟子最重要的主张。

法家:所谓性恶,是说人的本心,只顾及自己的生存,并无礼义廉耻,是一头未加驯化的野兽。如果不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习得一定的法则。那么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存,侵害他人,无所不为。虽然这套性恶的学说,出自另一位儒家思想家荀子,但是韩非子所在的法家,把这个性恶说发挥到了极致。

社会历史观: 

退化论:在儒家看来,战国时代已经是混乱到了极点,社会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不要说是和尧舜禹汤这些上古圣王当政的时代去比,就连旧秩序开始瓦解的春秋时代都要比战国时代好得多。

进化论:法家认为,历史是在进化的,上古的人要去钻木去火,到了战国如果还有人要这么做,那简直就是笑话。每个时代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解决自己时代的问题。韩非认为,上古时代,人口少,物资多,大家有余地顾及体面。但是到了战国时代,人口多了,资源少了,人和人之间的侵夺就成了必然。


政治理念:

孟子认为,战国的混乱,因为统治者失去了良心。要结束乱局,诸侯要行仁政,把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目标。仁政,就是国君把民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像上古的圣王那样行王道,爱民惜民,让民众不再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哪个诸侯能这么做,天下就会归心,战国乱世自然终结。

在韩非看来,战国的混乱,源自统治者的手段还不够严苛。要结束乱局,就要实行法制,加强管制,建立君主集权统治。君主只要颁布严苛的法令,让它成为所有人行为的准则,顺从者给予奖励,质疑和违反法令的人就严厉惩罚。这样,所有人只为君主服务,社会就不混乱了。一个国家的法令越严苛,就越有利于消灭人身上的贪婪、懒惰和无聊,往小里说,可以保一方富强。往大里说,就能一统江山,把全天下的纷扰都湮灭掉。


战国的终结:

长平之战结束后,列国的官员贵族,都知道自己的国家时日无多,于是纷纷接受秦国的收买,充当间谍。在内外夹攻之下,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国扫平了最后一个对手齐国,自此一统天下。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皇帝,战国时代成为历史,但这个时代的许多发明,在秦王朝还有之后两千年的决策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书           名:战国史

作           者:杨宽

主    讲   人:紫藤居士

主讲人简介:自由撰稿人

播           音:路琨

策 划  编 辑:李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88264shhz

    这评论都是什么东西啊?跟主题相符吗?

  • NHG大象无形

    真是好书精炼地把复杂的战国历史说清楚了,值得推荐!

  • 瑞雪润物生

    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孔子

  • 1399998fbry

  • Cliff_He

    两个字:通透

  • 瑞雪润物生

    ɦǟքքʏ ɛʋɛʀʏɖǟʏ🧸 平凡小事促成的美好日常🧺

  • 瑞雪润物生

    ◡̈ 放假ᵈᵃʸ💙 到处走走,拍拍照,哪里都是快乐 ✧

  • 瑞雪润物生

    每个女生都喜欢吃甜品,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甜品可以治愈坏心情

  • 瑞雪润物生

    祝老公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

  • 瑞雪润物生

    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朗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