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疫情之下的人间炼狱

6、 疫情之下的人间炼狱

00:00
16:04

1. “斯坦福监狱实验”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勇,欢迎收听我主讲的《诺奖文学课》。


上一集我们讲到,《失明症漫记》描绘了人类在极致状态下可能会发生的罪恶,今天我们讲讲这些罪恶如何一步步发生的。


我在读《失明症漫记》的时候,联想到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我感觉《失明症漫记》就像是一场人类在受困状态下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也被改编为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它是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和同事们开展的一项实验,他们在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然后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的志愿者参与实验。24名志愿者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充当警察,另一组充当囚犯。这个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被强行中断,因为警察与囚犯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囚犯与囚犯之间也互相猜忌,局面无法收拾。


尽管“斯坦福监狱实验”中途流产,但令人震惊的是实验走势。为什么仅仅是角色扮演就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人的行为?如果是现实生活情境,那么人的行为是否会更加根深蒂固呢?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情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哪怕仅仅是虚拟的情境。真实的情境,比如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会深刻地改变人的行为。在《失明症漫记》中,那个由精神病院改造而成的隔离所可以看作是一座模拟监狱,推而广之,疫情中的整座城市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模拟监狱。


我们跟随小说看看,在一种极致状态下,人们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先是偷车贼,其实一开始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帮助第一个失明者回家后,他临时起意偷走了汽车。在隔离所,偷车贼又因为临时起意,一时欲望作祟,忍不住伸手摸了戴墨镜的姑娘的乳房。姑娘抬脚往后一踹,“尖尖的鞋后跟像一把匕首一样刺进偷车贼的粗大腿里”。因为隔离所缺医少药,偷车贼的伤势越来越严重,当戴墨镜的姑娘向他道歉时,他也承认了自己有错误,他说“生活中会有这种事,我也做了不该做的”。最后,偷车贼想离开隔离所,出去医治。当他偷偷爬到门口时,却被那里看守的士兵开枪打死了。我们看到,偷车贼本质上并不是坏人,他的悲剧缘于他无法控制自己临时产生的邪恶冲动。当然,情境给他的这些邪恶冲动提供了土壤,但是他的深刻悲剧就在于自己没有主宰情境,而是让情境支配了自己。


再看看其他人。这些人受到的最严峻的考验,是有个盲人歹徒宿舍控制了所有的配给食物。因为盲人歹徒头目有枪,这群盲人歹徒依靠强力,先是借机敛财,然后是玩弄女人,他们要求其他宿舍拿女人换食物。大多数女人为了有饭吃,愿意去卖身,包括戴墨镜的姑娘和医生妻子。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人们的行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女人们开始满足同宿舍的男人的需要。戴墨镜的姑娘主动爬到了戴黑眼罩的老人的床上,而医生有一次则爬到了戴墨镜的姑娘的床上。可以看出,在隔离所就像在斯坦福监狱一样,人的行为很难不受情境影响。


但是,《失明症漫记》比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要温暖一些。因为萨拉马戈写到情境改变人的行为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变恶,还有人变善。比如戴墨镜的姑娘,她本来是一个在性的方面很随意的人,被人看作是妓女。但她在隔离所反而收敛了,她主动亲近戴黑眼罩的老人,是很让人意外的举动。眼睛的失明让她爱上了一位老人,这时她听从的不是眼睛,而是内心的召唤。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大多数人都在失去道德,只有像戴墨镜的姑娘这样的少数人,反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感。



2.生命的尊严能对抗丛林法则吗?


萨拉马戈一直追问的是,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当人的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受到威胁时,人的道德和尊严还能否存在?我们经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道德和尊严还有什么意义呢?一旦人类失去道德和尊严,也就与动物一样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所有生物只服从一个法则,就是丛林法则,也就是生物生活于丛林之中所遵守的法则。丛林法则可以用8个字去概括,“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失明症漫记》中描写的生活就是人的道德感和尊严逐渐泯灭的过程。一进隔离所,人们就无法洗澡、男人无法刮胡子。由于看不见,人们在上厕所的时候也很困难,终于把厕所、住所都弄成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地方。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人们面对生存的窘迫环境,必须适应一切,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道德感、尊严也慢慢地被消磨。


后来,盲人歹徒要求其他宿舍的盲人拿女人去换食物。小说里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就是盲人歹徒们轮奸女人们的场景,绝对比得上但丁在《神曲》中所描绘的地狱景象。医生妻子还被迫给歹徒首领口交,有一个女人被歹徒轮奸完之后,出去后就死了。女人们第二次被强迫去出卖肉体时,医生的妻子带了一把剪刀,并趁机将剪刀刺进了歹徒首领的咽喉,杀死了歹徒首领。


这是暴力与生命尊严之间的角力赛:女人们被轮奸,除了身体被侵犯之外,人格也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直到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生命的尊严使得医生妻子一个弱女子勇敢地拿起武器,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惧,将杀害歹徒首领的念头付诸实践,这是弱者在弱肉强食世界中的最后反抗。


小说里写道:“盲人们一直处在战争之中,过去和现在都处于战争之中。”这种战争是丛林法则之下必然会发生的,丛林法则使得一切人与一切人为敌,一切人与一切人战争。医生妻子为了反抗暴力,也必须使用暴力,必须以暴制暴。医生妻子他们得以战胜盲人歹徒的武器,与其说是勇气和实力,不如说是尊严和道德感。


有了尊严,生命才是高贵的,否则人与野兽也就没有了区别。人类为了尊严甚至可以付出生命,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要贵重。人类大概也是唯一会自杀的动物,求生是人类的最大本能,但人类却能够为一些事情宁愿主动放弃生命。我们上一讲中谈到的加缪,他在《西西弗神话》中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说的就是人为了什么可以放弃生命的问题。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读过的一则历史逸事。说古罗马有个地方,女人自杀成风,这可能与古罗马人崇尚自杀有很大关系。统治者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遏制住这种风气,后来有个智者出了个主意,他让统治者颁布一条法令,凡是自杀的女人,都要被裸体示众,很快就收到了奇效。自杀的人已经死了,为什么还害怕被裸体示众,害怕失去尊严呢?是的,人即使是死了,也会很注意自己的尊严。这 的本质所在,真正高贵的生命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也很好地回应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也是萨拉马戈追问的问题,人在生命都受到威胁时,能否还保留一丝尊严。如果说疫情之下的隔离所是一个人间炼狱,那么生命的尊严则是从地狱边缘露出的微光。



3. 觉醒者的痛苦与责任


我更愿意把隔离所或白色失明症笼罩之下的城市称为“炼狱”,而不是“地狱”,因为伟大的灵魂是可以在炼狱中重生的。刚才我们谈到了戴墨镜的姑娘和戴黑眼罩的老人,他们都算是经受住了炼狱的考验。戴墨镜的姑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了戴黑眼罩的老人的智慧和责任感,爱上了这位老人。


这里我们着重讲讲医生的妻子,她非常特别,是白色失明症疫情中整个城市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失明象征着盲目,没有失明则意味着清醒,医生妻子就是作家笔下的觉醒者。她起初假装失明,和丈夫一起进入隔离所,目的只是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但是,很快她就发现,作为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她负担的责任异常巨大。她意识到了自己对于人群的责任,所以当她目睹丈夫爬上戴墨镜的姑娘的床上时,她没有生气,而是做出了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举动。她走到两人的床边,“伸出胳膊抱住两个人的身子,仿佛要把他们搂在怀里”。这个举动中含有一种悲悯,包括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处境的悲悯。


这种责任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其他人可以选择短暂的或永恒的放纵,但她不行,她没有任何的借口。不过,医生妻子没有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正如医生妻子对戴墨镜的姑娘说的,“我们都有罪,也都无辜”。这正是她的悲悯情怀的来源:原谅他人,是一种理解;不放纵自己,则是一种坚守。


责任感、孤独感也让她非常痛苦。作品中写道:“看得见只是让她亲历了从来想象不到的可怕场面,只让她希望失明。”即使她带领6个人从隔离所逃出来,她仍然注定了要目睹更多的凄惨场面。比如,她先是在一家超市下面发现了一个地下仓库,里面储存了不少食品;当她第二次带着丈夫过去时,发现那里的地下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墓”。因为有人发现了里面有食品,大家一拥而上,全堵死在里面了。医生妻子立即想到了自己的罪责,她觉得是自己拿着食物出来时,食物的香味引导人们发现了那间地下室,所以自己是间接造成这起人间惨案的罪人。


医生妻子和丈夫从那里逃了出来,逃到了教堂里,却发现那里所有的神像都被白布蒙住了眼睛,连“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男人”,也就是耶稣的眼睛也“被一块白布捂住了”。医生妻子的这个经验是非常恐怖的,她发现人已经失去了神的庇佑,人彻底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正是这个发现给予了她决绝的勇气,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没有救世主,人只有奋起自救,抛弃所有的幻想。作家安排这个情节是有很深寓意的,医生妻子行进的这个过程恰恰是从地狱到教堂,但是人无法在神那里获得解救,人最终还是得依靠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妻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什么责任呢?就是“在别人失明的情况下尽有眼睛的人的责任”。她带领6个人住进了房子里,下了一场大雨,人们趁机洗了澡,晚上,医生妻子点起一盏小油灯,从书房找来一本书,读给大家听。文明和尊严一点一点地回到这些人身上。一天,医生的妻子挖坟埋葬了楼下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在疫情期间靠吃后院养的鸡、兔子的生肉维持生命。当医生妻子挖完坟后,“顿时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连想都没有想便对那些盲人和世界上所有盲人高喊了一声,一定会再生”。萨拉马戈强调说,医生妻子用的词是“再生”,而不是“复活”。“复活”是属于神的,而“再生”才属于人类。这也是一个象征性的时刻,意味着人类重新又从茹毛饮血回到了文明时代。不久,大家就陆续复明了。


《失明症漫记》描绘的就是人们突然从文明状态陷入到丛林法则中,然后又艰难地摆脱丛林法则重回文明状态的再生过程。我们沿着作家的思路会问,人类真的永远摆脱丛林法则了吗?有没有重新陷入丛林法则的危险?我们有多大的力量,可以在丛林社会里仍然保持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这就是这部小说试图让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还有陷入丛林社会的危险呢?下一集我们再来聊聊这个话题。欢迎大家继续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