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聆听诺奖作品,理解我们的时代

发刊词.聆听诺奖作品,理解我们的时代

00:00
11:18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我叫张勇,很高兴在声波中与大家相遇。近些年,我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讲授《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研读》这门课程。这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一门通识课程,也入选了学校的“名课”,每次选课的学生都爆满。


我本人在读书期间就酷爱阅读诺奖文学作品,即使是在清华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那段繁忙的时间里,也未停止对诺奖文学作品的关注。后来,我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做了两年的中文教师,又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这期间还有幸现场聆听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相比于周游世界,走近诺奖文学大师、阅读诺奖文学作品是更为便捷、也更为深入的了解世界的方式,是带着我们自身的问题重新进入世界的方式。


1、站在诺奖文学大师的肩膀上,领略人生的风景

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世界最高的文学奖项。根据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诺贝尔奖奖励给那些“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文学奖?伟大的文学能为人类作出什么样伟大的贡献?


首先,诺贝尔文学奖与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一样,代表了世界上最为卓越的思想成果,代表了人类思想可以达到的深度和高度。诺奖文学大师也致力于“发现”这个世界。他们发现人类文明、历史、社会变迁之中所昭示的规律,发现人生的真谛,乃至不断叩问人性的本质,这些都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难度并不比发现自然、宇宙的奥秘容易。因为文学的对象是人,是人类社会,是人类行为,人才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生物;人会思想,不仅如此,人类还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思考和行动,这便是反思能力。


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反思让人成为人。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何其脆弱,但思想却赋予了人类以尊严和力量。


其次,诺贝尔文学奖与其他自然科学奖项又不一样,诺奖文学并不直接推动世界的发展,准确地说,它们是文明发展的“校正仪”。文学关注人如何发展,关注人最终可以成为什么?也就是说,文学关注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文学时常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偏离人类发展终极目标的航向。


我们去年因为疫情而居家隔离了几个月的时间,整个世界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大概都想过这样的问题:原来我们也可以过一种很不相同的慢生活,可以摆脱996,让书籍,音乐和美食成为生活的中心。眼下,我们又在热议内卷和躺平。躺平的确是反抗内卷的一种选择。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可以选择躺平,我们躺平之后又做些什么呢?我想,一定是不同于现在的忙碌生活,其中一定少不了阅读和思考。


阅读诺奖文学作品是启发我们思考和反思的最佳方式之一,接近这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们,就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领略人生的风景。


2、诺奖文学作品赋予我们毅然前行的力量

我们可以在诺奖文学中思考什么问题呢?首要的就是人和时代的关系。人是否只能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中随波逐流?还是可以有其他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不跟随时代一起疯狂,我们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思考自身,我们需要审视时代,我们都是时代的细胞。诺奖文学作品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视角。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诺奖文学刚好与20世纪同步。因此,在诺奖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关于20世纪以来的人类社会的最深刻的思考。


20世纪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世纪,人类在其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经济危机、冷战,也见证了革命、反抗和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解放浪潮。20世纪还是这样一个世纪——人类第一次掌握了毁灭自身的能力,原子弹和氢弹相继发明。自此之后,我们就注定要生活在核武器的巨大阴影之中。潘多拉的魔盒已然开启,未来会从其中飞出什么,我们无从知晓,这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个莫大的问号。


总的来看,这是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纪,人类既在其中展现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愈发显得很无助,更不用说渺小的个人了。人类似乎能主宰一切,却最终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主宰。我们正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之中,我们何其幸运,我们又何其不幸。


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么,就让我们从认清生活的真相、认清时代开始吧,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是否依然能够从生活的碎片中重拾激情,展现我们对于生活的刻骨铭心的热爱。在这一过程中,诺奖文学大师的作品就是我们毅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3、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眼下,21世纪已经走过了五分之一的历程。20世纪所遗留的那些命题却从未远去,我们仍然面对着那些熟悉的难题:新冠疫情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群体合作能力;日本福岛核泄漏重现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关于核废水排放的争议不断;消费文化无孔不入,“娱乐至死”正在成为新型“宗教”;#Me too运动(反性骚扰运动)渐成声势,但从女性觉醒到真正的“她世纪”还有漫长的距离;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但如何运用这些新兴技术,尤其是与人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技术伦理的问题,我们仍然裹足不前;未来世界尚未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常常逾越了我们想象力的边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所谓未来,就是我们当下正在创造和思考的东西,我们才是未来的掌舵者。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第一季的分享中,我打算选这五个主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诺奖文学大师关于这些问题都是怎么思考的。


让我们一起聆听加缪关于疫情之下个人选择和抗争的思考,聆听马尔克斯讲述霍乱时期的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长跑,聆听萨拉马戈想象的白色失明症之下的人类群体故事。


关于技术统治及其后果,我们会听到托马斯·曼在《魔山》中的沉思,听到大江健三郎走访原子弹爆炸十几年之后的广岛时发出的警示,听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那些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的悲恸心声。


对于消费文化,我们看看鲍勃·迪伦给出了怎样的答案,看看汉德克如何肆无忌惮地辱骂观众,并将其变成了一场戏剧表演,看看索尔·贝娄如何与他的人物一起逃避消费社会。


我们还想看看女性作家关于女性议题都作了哪些探索,从耶利内克关于迷狂性爱的书写,到多丽丝·莱辛笔下中年女性的危机,再到爱丽丝·门罗《逃离》中那些女性们试图从习惯生活中的“逃离”。


说到未来,让我们和托卡尔丘克一起释放想象力,想想未来世界的怪诞以及未来世界的限度,和石黑一雄一起思考“克隆”技术如何松动了人性的根基,思考未来人工智能社会,智能机器人是否比人类更有道德感?如果是这样,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也许,我们的思考注定是以问题开始,并以问题结束。但正是在这些思考中,我们既完成了人之为人的思想尊严,也在不经意中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在这里,我向朋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让我们接近这些诺奖文学大师,与诺奖文学大师一起,思考这些重要的当代问题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wssc

    专业评析,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