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吃的很饱并不是很好。那五脏气有病的时候,就是讲气有病,气有病的时候,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欬。肝为语。脾为呑。肾为欠,为嚏,这个噫就是病人会讲“e,e,e——”,常常会发出这个声音。那咳嗽,都知道了。语就是会自言自语,就是重复讲话,那病人有吞的动作,吞口水,吞东西的动作。肾气有问题的时候,就是欠,有嚏。那腑呢?像胃为气逆,为哕,会打嗝,会恐惧,眼睛会瞪得很大。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你看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眼睛瞪得很大。大小肠气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下痢,拉肚子。下焦气,满溢的时候为水,因为三焦是水道,三焦就是气行的所在。我们的脏气跟腑气能够交接,就是靠三焦系统来交接,三焦系统里面都是蒸气、热气。如果是气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积水的现象。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这个不利就是堵住了,排不出来。所以,东西堵到了可能有结石,有石头在里面堵到了。还有呢?小便无法控制它,就是虚症了,就是寒症了,就会遗尿。胆气出现问题的时候,病人会发怒,是谓五病。这个是脏的气有病的时候。
那五精所并。所谓“五精所并,”呢,中医的观念认为说,如果你其中一个,这五个脏气,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有一个脏气虚,一虚的时候,其它的脏气就会过去,因为它正常是均衡的状态之下,很平衡的生存在这边。一个脏气一虚,其它的脏气就会并过去,叫做精气会并过去。所以,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如果心气虚,这个时候其它所有其它四个脏气都会并到心脏,就会出现过喜的现象。并于肺则悲,肺气虚的时候,其它的脏气并到肺气里面去的时候,就会产生悲的现象,并于肝则忧。这一段主要是跟诸位讲,一个脏气所虚,病人呈现的症状,我们就知道,这个病人有一个症状,就知道他是哪一个脏气虚了,我们就治好那个脏就好了。比如说肾气虚,其它的四个脏器都往肾上去集中,产生了集中就是恐惧的症状,这就是五并,因为虚而相并。
## 第二节 五脏喜恶
五脏所恶,刚刚五虚所病的时候,协助我们诊断,判断病在哪个地方。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像恶的时候,就是讨厌,你看那个字面就是讨厌。反正就是心很不喜欢热,很喜欢寒,所以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你给他加热,盖被子,用火去烤,会加速心脏的损坏,你应该寒一点比较好。所以,心恶热,反过来就喜寒。肺恶寒,反过来就是喜热了。肝恶风,所谓的燥热呢,所以,燥热可以胜风,有时候天气热的时候,你觉得一点风都没有。因为热可以胜风,脾恶思,燥甚思。脾本身就是思脏,所有身上肌肉里面的津液都是脾脏在管。如果太湿就不好,所以,他会说脾恶思。肾恶燥,那肾本身的津液也有很多在里面,肾是水,如果是太燥,对肾脏造成伤害,这个是五脏之所恶。所以,你到一个地方去发现,这个气侯太干燥了,哦!知道会伤害到肾脏,自己心里就知道了。你跑到一个地方,风很大,把人都可以吹倒。比如说在云南,大理它那边有风花雪月,你站在那个山口的地方风一吹就是伤肝。
那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我们身上的津液排出来的时候,可以代表五脏。心为汗,这是大致的说,普遍的说,有时流汗的时候因为惊恐,人家杀你,你跑的时候就出现了汗,这不是心脏,是肾脏的汗。一般来说,流汗出来,我们身上发汗,就是从心脏来的。所以我们的汗药,发表的药吃下去会流汗,大部分都是入心脏的药。肺为涕,眼泪呢?来自肝。所以说,你眼睛很干,眼泪都没有,那就治肝。脾为涎、肾为唾,涎跟唾不一样,唾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肾为唾。因为我们舌头下面的金津和玉液,就是肾。
(舌诊:)一个舌头的剖面图给你看,一个舌头就是这个样子,舌面上舌苔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肺,舌头本身是心,舌的根在这边,舌根是脾,舌头的底下呢,肾经会落在底下分两条,一条进入金津,一条进入玉液,这两个都是肾脏,舌头下面左右两边各一个。那舌里面有筋,舌里面的筋就肝。所以,我们任何脏、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都有结构在里面,都有五脏互相平均来生成一个东西。那我们说心藏神,虽然心里面有脾、有肺、有肾、有肝,但是主力是心脏在控制它。那我们为什么说心主舌呢?因为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你的舌头就不能言语了,就讲话出问题,舌头翻转,我们就知道有问题了。
## 第三节 五味禁忌
五味所禁,这是治病的禁忌,我们在治病的时候有一些禁忌,药物的选择也会有禁忌。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辛,前面说过辛是发散,辛辣的它的功能是散。如果你是气有病的时候,气本来就是发散的,有病了,你再给他吃辛辣的。比如说你开辛辣的药,或者是给他吃辣牛肉面,吃大蒜,那就会让气走得更快。所以呢,气喘,我们说这是气病,不管它的症状是什么,西医可能说是肺气肿,或者是支气管炎,不管怎么样,气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少吃一点辛辣的。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血伤的时候,比如说你遇到一个人有意外撞伤,有瘀血或者是贫血的时候,咸的不可以吃太多。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味的呢?会伤到骨头。所以,我们治疗骨病的时候,苦味少吃。比如说第一个,我们有两种,一个是外科治症,外科的时候你可以看到骨折嘛,那个手断掉,你总看得到,骨折。第二个,关节脱臼,有的人喜欢打棒球,一直用他的右手在打,使用过度就脱臼。还有一种是骨病,那骨病的时候,按照中医的理论,骨病之初,任何病有它初始的地方,一定环跳痛。因为环跳是骨之始,所以骨有病的时候,比如说是骨癌。现在临床上看到,有骨癌的别人一开始就是在环跳痛,痛在骨之初。所以,你无缘无故突然环跳痛,这是骨有病了。骨病呢?不可以多吃太多苦味的东西。这个苦味不单单是......,我们的苦瓜比较苦,但是蔬菜里面的苦味是淡味,味道淡的会入气分,不会入血分。那心脏是血,我们讲苦味,中药里面有很苦的,你不相信我拿一个苦的,保证哑巴都会大叫起来那个才是,所以我们要禁忌。那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吃甜太多会走肉,走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吃甜的,吃,吃,吃太胖?还有一种呢?太瘦,肉消除掉了。凡是肉病,肌肉出现问题的时候,甜的少吃。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因为筋病了匆多食酸。老师,“我怎么知道他筋病了?”很简单脚不能伸屈,这个我前面讲过都在《黄帝内经》里面,我只是重复回头提醒你们一下,《黄帝内经》里面都有讲。脚不能伸屈,我的膝盖怎么不能伸屈?筋出现问题了,前堂课我们都讲了,筋会阳陵,阳陵就在膝盖的边上,筋的会穴,是谓五禁,这个是五种禁忌,无令多食。可以吃,但是不能多,没有说绝对不能吃,并没有。
五病所发,我们知道怎么他的病发在哪里呢?一看他的病发在哪里?所以,我们中医一定要懂阴阳。阴病发于骨,阴病呢?凡是发到骨上面都是阴病。阳病发于血,那发到血上面都是阳病,血症都是阳病。阴病发于肉。阴病发于肉,肌肉。为什么呢?阴阳,阴跟阳是交接的,骨头是血脉,就是阳,肌肉是阴,皮肤表面就是阳,这一层一层,阴阳、阴阳是相交接的,互相参差在一起的,互相相辅相成的。那阳病发于冬,为什么?你要懂这个理论后,中医的书很好念,它不会疑惑你。什么叫冬呢?因为冬天的定义就是阳要潜藏,当阳潜藏的时候,我们就说是冬。什么叫夏?就是阳发出来了嘛。阴在内,阳在外。所以,冬天发病的时候,阳跑出来了,阳不潜藏才是病态的。所以,冬天发病了,是属于阳病。夏天发病了,阳在外,阴在内。这个时候夏天发病的时候,阴在内,我们所谓的病就是从里面出来,就是阴。用阴阳来区分我们的夏天和冬天,我们可以看......,如何看表面上的病症,我们就可以知道是病在阴还是阳,一定要知道阴阳。所以,我们有一句话,阳要潜藏,这个阳不怕多,我们有很多阳药,起阳,壮阳的药很多,阳不怕多,阳要潜。如何让它潜?这个我们以后会教的,如何让它潜进去。
205页,人有五邪,五邪所乱,造成的现象,症状是什么?如果是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本来阳就是亢奋的,再邪进入阳的时候则狂,我们头部是六阳之首,阴经只是到颈部。络会进去,但主要的大经是在颈部。所以,肾经,我们脸上没有肾经的穴道,那只到颈部呀。脾经,肝经,统统到身上,但都没有进入头。所以,头是六阳之首。所以邪再进入阳的时候,会产生阳亢,会发狂的现象。邪入于阴则痹。麻痹,阴就是在里面,身上出现麻痹。所以,我们从表面的症状,变成发狂,阳都是动的,你记得阳都是动的,阴都是静的。麻木不仁的,里面麻木就是阴病。在那边亢,在那边狂,那就是属于阳病。搏阳则为巅疾,阳亢,头是诸阳,本来就有阳气在上面,再加上病上的阳,两个阳碰到一起,阳亢就会癫疾。搏阴则为瘖,突然声音没有了,我们呢,以后讲药物的时候很好玩,我们所谓的岳母药,你跟岳母住在一起,结果岳母很唠叨,很快吵,你就在做菜的时候放一点生半夏,生半夏下去讲话就没了。不是说跟这个搏阴,不是啊,而是这个药本身会造成声音哑掉。很多人说生半夏是毒,不敢吃,因为造成喉咙声音没有,用生姜去解半夏的毒。那你跟岳母住了两个礼拜的时候,在离开之前,把菜里面多加一点生姜,她一吃,她的声音就回来了,这样就好了。所以,药控制得很好的话,可以控制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匪人勿传,匪人勿传。(笑)所以,我们从一个人讲话讲不出来,只要电话打给你说,“糟糕怎么办?我爸爸声音没有了。”我们就知道,搏阴就是阴相搏,阳相搏就是发狂,发癫嘛!阴相搏,声音没有了。阳入阴则静,这个是正常的,正常都是阳入阴,这个是正常的。阴出于阳则怒,这就是发病,发怒,这是五中乱相。我们可以看到的乱相。这都是教诸位望诊、闻诊,听知道了,没有讲脉。中医最标准的治诊,望、闻、问、切,当我们望闻问的时候,切脉到后来只是想确定我们的前面诊断有没有错。如果你望闻问都不看病人的气色,你不要看了,你伸个手进来,我们的诊所就是这样,你的手伸进来,眼睛都没看到,表现我很行呀!很多都是这种医师了,病人一进来,哇!你都知道我怎么样......,实际上一个病都治不好。你处方一开出来一服药,一张单子里面70-80味药,甚至是90味药都有,都治不好病的。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什么叫阴出于阳?阳入阴是正常,什么叫阴出于阳?就是春天的时候,你得到秋天的脉,因为春天是木。结果你得到秋天的脉,是金克木,阴出于阳了。夏天得到冬脉是水克火,长夏得到春脉,是因为木克土,长夏有长夏的脉,结果这个时候得到克时间的脉,这是木克土。秋天的时候是金,结果你得到夏天的脉,就是火来克金。一般出现相克之症脉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阴出于阳。病善怒不治,如果阴出于阳现象出现的时候,病人善怒,这个病不治,就没有办法治好。一般的话,病到后来,到厥阴经的时候为什么会善怒?因为肝气虚掉了,肝气虚掉了以后,g五经,所有的脏气都并到肝脏里面去了,爆发出来就是怒,那是最后的时候。所以,我们人很可怜,生下来的时候被打哭,我们是哭着出来,没有一个小孩子生下来是哈哈哈......笑的,笑的都是怪胎。(笑)那在走之前还要大怒一下,皆同命死不治。那你知道他是死不治,你也不能跟他说死不治,也不要说不要治了,我们还是要想尽办法救他。那当然,救他一定是要他相信我们的状态之下。岐伯说了,不信者,不要治,这是没有办法,谁都是一样,即使是你的亲人也救不回来,他们好像知道以后有西医,很奇怪。(笑)
## 第四节 五脏所藏、所主、所伤
206页,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我们为什么要知道五藏?我们就知道病从何来。正常的这五种情志应该是收藏在臓里面,臓是主藏嘛,是满而不实。现在不能藏在里面了,跑出来了,我们就知道这个病是来自这个脏。那神呢?正常的神是藏在心里面。神昏、情志不稳定或者是烦心,这种都是神不守。那魂不守,魂不守夜,前面讲过,人卧的时候血会归肝,魂是藏在血里面的。应该归到肝脏,那你晚上肝脏不守了,你魂跑出来了,就会有梦游这种现象。那肺藏魄,魄主静。现在这个人怎么好动,跑来跑去,好象过动儿一样跑来跑去,魄不守,诸如此类的。我们要知道他的意念,他的心态,所以中医呢,精神方面我们都会注意到。平常一个意念,比如说我们做事情的专一。还有志,除了记忆以外,我们的志向、野心,我要做总统,我要做台湾之子,什么......,野心,那就是脾脏很好。记忆很强的,肾脏。
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为什么要五主?老师,我们为什么要知道五脏所主?我们就知道脾病了要去治肺嘛,如果血脉有问题了,这个人的静脉曲张,我们要知道去治心脏。如果这个人骨头有问题了,我们就要去治骨头,肌肉有问题了,我们要知道去治脾脏,这个主的意思就是在这里。所以,看一个人筋有病,他告诉你,“我的脚不能神曲,关节很紧,不能神曲”,筋有病,治肝。已经结束了,速度就这么快,脉都还没有摸。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些脏所主,五脏所藏,就是帮助大家以后辩证用的。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那五劳所伤,我们为什么知道五劳所伤?比如说久视伤血,没事出来店里面看电脑,就是每天在上网,网咖,上网喝咖啡,三天三夜都在那边打电动玩具,久视伤血。我们以前近视是因为看书,灯光不好,小时候家庭的环境不是很好。所以,看东西灯光不好,所以,就造成了眼睛不好。我们那个时候什么电脑都没有,电话都没有。现在有电脑,现在是看电脑伤到,眼睛是近视。人卧太久,伤气。意思反过来,一个人不能卧,就是肺有问题,气有问题。正常人如果是肺没有问题,可以卧的嘛。所以,读中医的书你一定要正反两面看,你不能说久卧伤气,久卧伤气已经讲完了,不行。气伤到了不能卧,所以肺主气,对不对!不能平躺的意思。坐太久了,又伤肉。所以,你不能坐在那边不动。坐太久不单单是伤肉了,还会长痔疮。所以,计程车司机有很多都有得痔疮的职业病,那要起来走走。现在的妇女呢,很多都会得痔疮,因为什么呢?因为西医生小孩的时候让你躺着,这是不对的。正常人应该是蹲着生,因为我们的大母指,我们的肝经到脚趾的大拇指,大拇指有两条经脉会上去,肝经跟脾经会上去,一个主肌肉,一个是主筋。第二个指的是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经,所以,脚蹲下去的力量是最大,所以应该是蹲下生是正常的。以前妇女是蹲到,产婆在下面接,先生在后面把太太的肩膀抬着。蹲到的时候,抬着出来。所以,你上大号应该是蹲着上,不要坐在马桶上,那个马桶当然是科技舒服了,但是不符合人体。所以,我们人体真正被设计成为是蹲姿。所以,你看我们蹲马步有没有,都是蹲姿,正常应该是这样子。所以久坐伤肉。久立伤骨,站太久了,骨头伤到了。中医的观念是这样的,有一个太太你看我这个静脉瘤就是我替你工作,每天站到那个柜台站一天8个小时,我要请求职业伤害,我要请健保局,申请国家伤害赔偿什么的!错,中医认为久立伤骨,不伤血,只有久视才会伤血。所以,你站久了,筋脉曲张跟他没有关系,伤了骨头的话,第一个地方就是什么?环跳痛。这样推理起来就很快,走太久了就伤筋,走太多了也不好,是谓五劳所伤。五种劳动的伤害。大家都知道了,眼睛是肝脏,诸有此类的。那肉呢?脾脏嘛,骨头是肾脏。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这个很简单,弦、洪、缓、浮、沉,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看下一章,叫做‘血气行志论’。
#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论
## 第一节 气血比值、十二经气
这个‘血气行志论就是最早在《黄帝内经》里面出现的六经辩证。所以,我们在读《黄帝内经》一定要针灸很强,要不然你不知道我讲什么,所以,我们先讲针灸的原因就在这里。人的常数,正常人是这样子的,你要不要去记,你看就好了,我们在教针灸的时候都教过了。你看中间呀,人体中气血正常的比值,太阳,你只要看到多气的,太阳经是多血少气的,少阳是少血多气,阳明是多气多血,所以,三条阳经的时候,只有少阳跟阳明是多气的,对不对!就是因为多气,所以我们三部九候,上面的三部,悬厘、角孙的地方,耳前是胆经,人迎是胃经,它有脉气在那边。太阳经本身是多血少气的,所以足太阳经上面找不到气脉,所以,我们三部九候就少了足太阳经的原因就在这里。这是你要知道的!那三个阴经呢?少阴经是多气的,太阴经是多气的。所以说,在少阴上面我们可以摸到太溪穴,神门旁边孕妇的脉,心脉。太阴呢?是肺经的气脉,大家都了解。寸、关、尺的寸脉,讲的就是太阴的脉。脚上的呢?厥阴经呢?因为厥阴是阴的极限,阳要回头的地方。所以,厥阴经上面会看到有太冲脉,这是我们的三部九候。阳明经的话,我们说阳明经有呀,合谷穴,足阳明的冲阳穴,这两个都是人的气脉,阳明还有一个头上三部之地部的脉,就是人迎穴嘛。所以,三部九候有气脉的来源,就是因为它该经的经络多气,才可以摸到脉。所以,我们去摸脉的时候是看气,那三部九候的大原则,就是你去摸他的脉气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他上下是一致的。你摸到上面的脉很小,下面的脉很大,或者是上面的脉很大,下面的脉很小都不对的。我们会去摸脉气,就要确定这一条经脉没有问题,气血很流畅没有问题。
209页,这一段你看前面就可以了,所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我过去推荐给大家看的唐容川,我受唐容川的影响很大很大,他写了一本《血证论》。我们治病先去瘀血,一定要把瘀血去掉,去血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针灸有讲过,这个是立竿见影。然后写有余补不足,我们所谓的泻有余补不足,读医书的时候千万不能误解。过去呢,我们针灸有针灸家,针灸就是懂针灸而已。那开处方的就是开处方的,这是两家的。开处方又分经方跟温病两派。所以,开处方的不懂针灸,开温病的不懂开伤寒,开伤寒的不管温病,两派在吵。然后针灸家说你们都不行,我这里行,都是各门各派就这样子出来了。所以,你们要有一个概念,我们在治经脉的时候,在做十二经气的时候,我们就有实则泻其子。所以,这里讲的是实症出现的时候,我们扎当经的、该经的子穴,所以,是讲经脉的气。虚则补其母,当我讲五脏气的时候,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才有,补南泻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不要误解了。人生病了,就是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五脏六腑就是这个样子。那你十二经脉也病了,腑也病了,脏也病了,那就死掉了。那下面呢,我们已经不用了,还要取两个乳的中间,还好拿根稻草去量,两边折起来量什么什么些......,以前可以,现在女孩子怎么量?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还有上下。那你怎么量?所以,我们不要量那个,所以按照我们针灸的丈量法找穴位的方法,一定是正确的。
## 第二节 易经概述
210页,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剌,一个表和里。今天我先给各位一点点概念,因为我后面会开始讲很多。先给你一个概念,诸位呢,不用去读《易经》,我告诉你《易经》。‘易’很简单嘛,‘易’是不是教你简单呀?噢!‘禅’指示我们简单,概念给你。行、表,我们如果说是三个阳连在一起,如果是我们讲一个乾,乾是三个阳,连在一起。那如果讲一个是坎,坎是水。因为以前像水在流嘛,所以是坎为水。阳呢?存在阴里面,所以水才有生气,水里面有气,如果这个水里面没有阳气,鱼放下去,鱼就死掉了。鱼在水里面游,因为水里面有阳气。那我们如果用两个字来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就是刚健的意思,坎呢?危险,很危险,因为行水,那个水灾来,全部都毁掉了,水是险的意思。如果有一个人形乐志苦,就是这个人行,就是外嘛,外面很健,就是刚健,里面是很危险的。那你把外面,乾放在上面,里面呢?水是很危险的,天水讼,就得出讼。所以一个人会有诉讼,将来会有诉讼是非的时候,之前就是......,外面说,这个不是我偷的,心里很怕,外面是很刚健,里面很心虚。外健内险,就是行形志苦嘛!病生于脉,血脉会出现问题。治之以灸剌。我们用灸啊,针呀,都可以。如果一个形乐志乐,外健、内建都是很刚健,从头到外,外面里面都很乐,那就太过了,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这个针石就是我们过去最早的针灸是石头,不是拿石头砸进去,而是将石头烤热,烤热之后拿石头去熨,去烫,在上面摩搓。你不能烤太烫呀,不能说在石头上烤东西,温就好了。那即使没有温,你用手把石头长时间握着,你把石头加温摩搓也可以。
谢谢主播的分享!
蚩萸山人 回复 @粪逗人生: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蚩萸山人 回复 @binzfx710021: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您是倪师的弟子吗?
蚩萸山人 回复 @岁月静好挺好: 窗外听讲的算吗
谢谢!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443750347: 感恩倪师大爱大能,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上回听到是甜对脾胰有利,今天说甜利肝
我学习好几年了,觉得自己掌握的不够还是喜欢听
蚩萸山人 回复 @葛显英: 人非生而知之者,感恩您的学习支持
感谢🙏分享这个珍贵的课程
蚩萸山人 回复 @52仰望星空: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