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00:00
10:43






周恩来十二岁那年,因为伯父周贻庚调职东北,他便随着伯父一起去了东北奉天。奉天,就是如今的辽宁省沈阳。到了奉天不久,周恩来便被伯父送到了东关模范学校学习,直至1913年毕业。


当时东关模范学校的校长叫魏福锡,我们称他为魏校长。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其他同学的回答是为亲人、为自己、为家庭读书,周恩来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使我们感受到了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我们先一起来理解一下,什么叫崛起。崛起,原意是指地势突起、隆起,也有“后发制胜”的意思。也就是说,崛起前的地势比较低,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指发展比较落后。但一旦兴起之后,民族的发展就会如山峰一样高耸,繁盛。


周恩来说这句话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1910年代的沈阳已进入晚清时期。随着清朝的衰败,沈阳城也日渐破败,一部分地区更已沦为沙俄的租界区,被外国人占据。课文中用了“占据”两个字,是与租界相对应的。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租界区实行的是殖民地制度,区里的事务都由外国人说了算,因而这块区域实际上变成了“国中之国”。所以,伯父嘱咐他“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两个反问句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想不明白。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急于想知道答案。


真正让他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四个字沉重分量的,是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他看到了租界区的样貌。“这一带果真和别处不大相同。”通过将租界区的舒适、富足与非租界区的冷清、萧条作对比,突出“中华不振”四个字。


二是他看到了可怜的中国妇女以及周围一圈人的反应:外国人是跋扈的,巡警是懦弱可恶的,中国人是敢怒不敢言的。“原本指望”、“不但不”、“反而”这些词语写出了中国巡警的可恶。“谁又敢怎么样呢?”这个反问句突出的是中国人敢怒不敢言。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二个带给周恩来的感受比第一个更加强烈。外国人、巡警和中国人的不同反应带给他生理和心理上的冲击,使得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中华不振”。这一刻激发了他为中华崛起不断学习奋斗的动力。他急切地想要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


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的反应是“听了为之一振!”,“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高兴地连声赞叹”,并评价说“有志者当效此生”。从他意外、吃惊、骄傲到佩服的心理变化,说明在魏校长的心里其实也默默地藏着这样一份抱负和胸怀。他虽然没能像战士一样冲上战场,但也是在用自己的知识教育下一代,在三尺讲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篇课文通过三件事,即周恩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志向;他初到奉天被伯父告知不要去租界区,引起了他的疑惑以及他亲眼看见中国妇女受到欺辱,说出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用了一种倒叙的写作手法,以“所以”一句总结,突出了少年周恩来的忧国忧民、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都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然而,由于近代中国国力衰弱,发展落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只能任人宰割。如今,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一辈辈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民族日益强大。虽然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我们仍然要心怀抱负,努力学习,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然老师讲语文”,我们下期再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