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攻略】对投资主动基金的反思(下)

0005.【攻略】对投资主动基金的反思(下)

00:00
04:38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稿件名字叫对投资主动基金的反思(下),来自riverfund


重新审视我持仓的几位基金经理,一部分继续持有,一部分减持,一部分卖出:

张坤:继续持有,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我觉得他选择的公司质地都非常好,换手率也很低,对规模要求不是那么高,某种程度上可以当作指数基金,只要不在高估时买入就好,目前我觉得互联网、白酒的估值不是那么高,也没必要赎回。

董承非:赎回,因为他离职了,所以我会全部赎回兴全趋势的持仓,虽然谢治宇能力也很强,但已经无法保持董承非的投资体系,如果换一个体系,这几百亿的资金调起来也是够折腾的。

谢治宇:减持,本来他是我的第一重仓基金,主要担心的还是他接手了董承非的兴全趋势,手头多了几百亿的管理压力,手上掌管上千亿资产,如果这几只基金都采用谢治宇的体系,均衡且换手率不低,我会觉得规模还是过大了,当然基金经理的能力可能也会进化,和其它基金经理共管可能也会分散他的压力,但是效果如何实在不好确定,我选择减持。

朱少醒:继续持有,连董承非都离职了,在坚守的持久度上,朱少醒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同时,最近七八年的业绩并不像之前那么出色,也许是受限于规模或者管理精力,只能说达到或超越平均水平还是可以的。

王崇:继续持有,他的几只基金的策略都是非常一致的,我只持有他的封闭基金交银瑞丰。

劳杰男:赎回,我觉得他有跟风或者风格漂移的嫌疑,因为他在半年报和季报中表示自己错过了某些热门赛道,后续要加强这些赛道的投研,以及他管理的几只基金策略都不同。

周应波:赎回,除了中欧时代先锋,其它几只基金都是和其它基金经理排列组合共管,策略和持仓也都不一样。感觉旗下很多基金是在带新人,可能带一段时间就放手了。

除了继续持有的基金,对于赎回的部分,我也没有太多精力挑选和观察更多的基金经理,并且放低预期,只是期待尽可能获得主动基金的平均收益,所以赎回的部分我选择投入到FOF基金中,比如兴全进取、中欧全明星,虽然我不好选择具体的基金经理,但我认为这两家基金公司整体在主动基金上的投研实力都很强,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其中我会更倾向于与兴全,因为兴全的文化对投资者更友好。

买主动基金就是挑基金经理,看过很多自媒体根据历史持仓和极少数的访谈对基金经理进行定性分析,一些看着觉得不错的基金,后来规模大了、风格漂移了、发新基金了、换人了,现在又有离职的了,那些看起来很专业的人都做不好,我觉得自己挑选基金经理其实是很难的,即使找到由于各种原因很大可能不适合长期持有。


我倾向于FOF的主理人(不管是机构的组合,或者各种靠谱的大V基金达人的组合)会做得比我更好,FOF相对一般的基金,受到的规模限制相对小很多,调仓十分灵活,机构FOF主理人对旗下的基金经理比我更熟悉,我相信FOF也很难做到与投资者利益共担,但这不会比基金本身差。投资一揽子基金,也减少了单个基金的风险。

为什么选择主动基金

选择主动基金是因为长期看好股票资产,相信专业的主动管理能超越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也承认自己投研能力不足,需要专业的管理人。


基于前面提到的公募基金这些问题,挑选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也不容易,我自己持有的基金经理也要调出,又没有太多精力和兴趣研究基金经理,所以在挑选基金经理这件事情上我也打算交给专业FOF主理人,我相信挑基金这件事情还是有人比我更专业。同时因为是买入一揽子基金,所以我认为最差也就是市场平均水平。

除了一部分主动基金,一部分FOF,出于个人兴趣,我也在研究股票,我觉得研究公司比研究基金经理有趣多了,只是能力还不够,所以我还是会继续持有基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