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通过思考和追问世间万物最初从何而来,从而提出了这一概念。这是彻底的形而上学路子,“道”的概念中就包括了本体论和宇宙论,还具有生成论的意义,是老子抽象出来的一个形而上学假设。
根据老子的描述,“道”是非常玄妙的,既具有物质的某些属性,又不是某种具体的物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化生万物、生生不息,又非他物所生。道无处不在,又没有具体形态。道是大公无私的,不偏不倚,以万物为刍狗。道相当于自然规律或必然性,可看作是某种情势,也相当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总之,“道”的概念十分丰富、深奥、复杂,用语言文字很难加以准确地表述。
《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意是:道是抽象的、超验的、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久的道,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久的名,除了“可以命名”的形而下的事物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形而上的事物。老子还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认为,语言并不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这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道家认为,语言只会歪曲真理,而不能代表真理,真正的“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语言描述不出真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西方哲学也有相似的主张。能看出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洞察。但是,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无法用语言表述,那么,对于道家思想和玄学,古人又是如何讨论和传播的?
要传播思想就要写书,即使不写书也得演讲和口授吧?那就离不开语言文字。如果老庄想要传播自己的主张,就不得不用文字写下来。无论他们如何排斥语言,都必须要这么做。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道德经》《庄子》这些著作。
既然真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么《道德经》和《庄子》中所写的文字就只能说是对真理的尽力接近,而并非真理本身。那么,大家在阅读老庄的著作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去领悟,能悟到多少是多少。
老庄对逻辑式的语言很是不屑,加之他们觉得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而导致他们的作品读起来都很古怪,让人很难读懂。庄子的著作相对来说还好点,有散文和诗的气质,也有许多比喻和寓言,可老子的著作就真的是“有话不好好说”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用逻辑语言,那就难以辩论。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讨论得越多,错得越多。老子主张人应该抛掉理性思维,才能更好地效仿自然。既然不用理性也不讲逻辑,那就只有靠“悟”了。道只能悟,用文字来解释说明是没啥用的。
假如完全依照原著的字面意思去学,那么根本学不到老庄思想的精髓。要想依照老庄的主张去生活,就不得不给老庄的字面意思打折扣,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其中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每个人的领悟和理解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眼里的道家思想都不太一样,这就好比一件艺术品,没有严格的、唯一的答案,而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老庄”。
道家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提倡君主不要管这么多事情,而要放手让百姓自己做事,也就是使百姓处在某种“自然状态”中,君主的这种“无为”反而可以使国家得到“大治”。
世事多纷繁,世人多烦恼。之所以会这样,老子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事情做得太多了,而不是太少。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控制一切,总希望秩序井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就是一种过度的强求,失去了自然的状态。因此,国君应该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百姓各凭本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庄子强烈反对政府运用国家机器实行统治,因为一切体制、政府、法律,实际上都要求压制差异,强求一律,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通常都会适得其反,所以要让大众享受自由,率性自然。
尽管老子和庄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他们的依据却是不一样的。老子强调“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越是想要加强统治,就越不能得偿所愿,反而会适得其反。庄子却着重于人为与天然的不同,认为统治者越是想要人为地进行统治,就会有越多的苦难。可见,道家的政治主张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自由主义、小政府大社会体制。
老子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回归原始社会。在他看来,万物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再强盛的国家,最终也会迎来天下大乱,所谓盛极必衰,迟早有一天会回归原始社会。与其这样,一开始就回归原始社会,岂不是更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原始社会真的不如后来的社会好吗?狩猎采集时代的人们,每天工作时间很短,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也不愁吃,生活还是蛮富足的。他们的幸福感难道比农业社会的人差吗?对远古时代怀有玫瑰色幻想和好感的不只是老子一人,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是这么觉得的。在卢梭看来,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因为人心和社会被农业文明污染了。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当谦逊、谨慎、温和、知足。做事为人要顺乎自然、不强求,矫揉造作和轻率放肆恰恰是与顺其自然相对立的。人顺德,就是顺着事物的本性来做事,也就是顺着道来做事。在《道德经》中,“道”与“德”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的。人如果顺着道或德来生活,就能超越世俗的是非善恶,因为道是中立和无私的。人失去了原有的德,是由于欲望太多,知识太多,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不顺着德来做事。俗话说得好,不作就不会“死”。
人们以为,只要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就能获得快乐,因而竭尽全力追求欲望的满足。然而欲壑难填,适得其反,人们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反而陷入一种无尽的焦虑和烦恼之中。所以,老子强调要清心寡欲。此外,人还要绝圣弃智。其实,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人们总希望自己懂得很多,当一个聪明人,而往往懂得越多,知识越多,就越不满足,越渴求更多的知识。俗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
道家注重人性的自由,提倡人们用谦、柔、弱、坐忘、心斋、化蝶等生活方式来面对世界,主张“齐物”“逍遥”,对待世间万物要“无所待”。在《逍遥游》中,庄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世间万物皆“有所待”,需要依赖一定的外界因素才可以活动。然而,“无所待”才是世间万物和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才是名副其实的逍遥游。
庄子是通过故事和寓言的方式来说理的。《逍遥游》中描述的许多故事都很有意思,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是:人们所说的快乐其实有着不同的层次,人的本性获得自由发展,就能得到相对的快乐,但要想获得“至乐”,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事物的本性。
庄子描述了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至乐境界,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完美的圣人,内心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这样的人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他超越了“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可以不需要依赖他物,单凭自身就能获得纯然的快乐。
“清静无为、返璞归真”是庄子认为的理想状态。他渴望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在他看来,只有放弃世间的所有纷争,不被世俗拖累,才能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庄子十分重视自由和快乐的问题,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的话,庄子就是东方的伊壁鸠鲁或第欧根尼。
你是不是读了物演通论?
大吕说书 回复 @青铜一宝_cv: 感谢支持哦
主播播得很好!谢谢你!但为什么加背景音?听着很烦人!能去掉吗?
大吕说书 回复 @jh888: 感谢对主播老师的喜欢,背景音乐暂时还无法关闭
感觉道理论有点类似弦理论啊
大吕说书 回复 @风飞花jocerlyn: 感谢收听哦
反者道之动 的 反应该是通返 循环往复的意思吧
作者没有真正去读过《道德经》吧?!
语言并不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 其实不止语言,我们通过五官获得了这个世界的信息都不能完全反映本质。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很专业多谢
大吕说书 回复 @苗喵宝贝: 感谢对主播老师的夸奖
讲的好
大吕说书 回复 @盏茶浅抿1: 谢谢夸奖,请继续支持我们,新年快乐哦
读的不错,但背景音乐选的不好,尖锐刺耳
大吕说书 回复 @听友95888515: 感谢反馈